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爱情笔记《关于“爱情”这门课程的总复习笔记》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5:30:51
  • 72

我相信很多人对于“规律”这个东西的观点很矛盾,一方面依赖之,希望从中找出可实施的途径,如同哲学家们所做的努力;另一方面又总在试图摆脱它枯燥乏味乃至于霸道的一面,并竭力以超越的姿势来永葆人类长久以来以一贯之的独特性。于是看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便使得这矛盾在我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我几乎无法接受爱情(恋爱)的各类规律法则,却又无法否定德波顿哲学上的思考是证据确凿的。

在爱情这一命题上,他巧妙地参见了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戏谑地指出人类在爱情面前越是竭力避免便越是重复犯错的种种行为。比如他说:我们最容易爱上的人,是那些除了从他们脸上看到的、言谈中听来的之外再很少袒露自己的人。基于他的判断,几乎没有人能逃过这种结论性的论调,理性也只能起到总结判断的作用,而无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再一次发生。整个的恋爱过程,对于当事人而言或许是翻山越岭,但对于拥有充分理性的旁观者而言则可能只是一次行为艺术。人类在爱的迷途中迷失、痛苦、自怜、辗转反侧、甚至举起枪来对准太阳穴,但最终这一切都会结束,就像皮肤的新陈代谢功能,完美如初。

那么这样的书究竟要给人带来什么?理性?理性对爱来说无异于半路杀出的陈咬金,没有实际功效又碍手碍脚,如果你正在恋爱中,那么看这本书只会让你迷惘而不知所措,它或许还没有《浪漫指南》或《恋人们的生活》之类的书来得实际好用。德波顿自己也说:如果心灵一贯受到谴责,那是因为它拒绝退出非理智的领域。理性或许可以使得恋爱的过程中避免很多麻烦,但没有任何麻烦的爱情还是爱情吗?

我愿意相信德波顿并不是在写一本具有实效意义的书,因为我们都知道在爱情中有哪些东西是不能避免的,痛苦、猜忌、埋怨、乃至歇斯底里、穷凶极恶,彻底绝望,然后又置之死地而后生。甚至说,我们完全没有反其道而行之的能力,我们不能违背书中所说的大部分现象,尽管我们一千一百个不愿意。在本质上,人和人没有任何区别,这一点从我们身体的构造分布上就能了解通透。当种种现象的命中率都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相信,是人的共同属性在作怪,我们要背负的并不是自己性格上的缺陷,而是作为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罪恶。如果我们要遭受惩罚的话,那么爱情就是上帝下达给我们的最大惩罚,它有如塞任的歌声,同时又具有***烟的某种特质。

唯一的方法也许就是,不要追究。不要追究爱的本质,不要追究人的本质,不要追究一切一切的本质问题,当局者就应该保有迷惘迷惑而迷离的状态,这是让我们的身心保持原始属性的唯一方法。无论人是在按照神,或是世俗的旨意生活,都不要对我们无法把握的东西有寻根问底的精神,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且这样的事情德波顿已经为我们做了。那么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放轻松,然后闭上眼睛,按照应有的轨道走每一步。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轨道是让人安心的,比如你在暗恋的时候,会预测到你们终有热恋的一天,在热恋的时候又能冷静地判断出吵架的可能性多大,然后是何时分手,何时痛不欲生,又在一觉醒来之后莫名其妙地重拾信心再一次fall in love。你只需要在应有的剧情中扮演应有的角色,痛苦或快乐都没什么大不了,哪怕是寻死觅活,言情剧中处处泛滥的低俗情节,如果也是轨道中的一部分,那有什么好不能接受的呢?

骄傲是上帝最大的惩罚,不要高估自己,我们需要的永远是低调而不是出众。作家,如阿兰•德波顿,其实都是些不合时宜的人,我们应该冷静地对待并善于利用他们创造出来的价值。实用主义的大多数们,面对一切我们应该保有心安理得的沉着态度,包括爱情,听之任之是对付它的最佳方法。请不要妄想自己可以跳出规则的圈子,或者利用小聪明来擅自串改些什么,因为这样只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徒劳,而不是期盼成功所可能带来的喜悦。只有小部分执迷不悔的人,如果你确实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坚持相信自己将比轨道中的人们更幸运或不幸,那么你只能冒着一切努力化为泡影的危险冲风险阵生死未卜。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古到今总有人犯着一些重复的错误,而爱情小说的情节也总是雷同率极高,那是因为上帝总没有办法消灭这小部分的人,而他们的不合时宜又恰巧把他们塑造成了作家或其他需要类似气质的身份。

说《爱情笔记》是揭示爱情轨道或规则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著作,倒不如说这是阿兰•德波顿在不信命却无法不被其统治的情况下所出产的悲愤不甘型产物。如果你可以心平气和地看完并为作者睿智的洞察力而深深折腰,那么恭喜你,你将是本书的直接受益者及完美实践者,虽然这也许并不是作者的本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