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流氓的归来《永生的故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5:14:24
  • 89

回家,回到那个普通的南方小城。普通、偏僻,以至于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应该离开它的。

的确是不喜欢它的。不喜欢那些在大街上叫嚣的年轻男人;不喜欢遍布大街小巷的麻将声音;不喜欢举止粗俗的中年妇女;不喜欢这个城市中每一个人得过且过的平淡日子。

可是,唯有在这个城市,能够用我最熟悉的语言,完完全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每一个细微的心情,都有它对应的语句;每一个微小的差别,都有它不同的表达;每一个情绪起伏,都有它契合的音调。

或许只有在这个城市,在这个语言构建的思维逻辑中,我才是那个无所畏惧、永不言弃的远远。

或许,我的故乡,并不在某个城市,而是在某种语言。无法割舍的乡愁,或许,只是无法放下依托这种语言来认知的自己。

父亲说起出国的事情。并非不希望看到更远的天空,并非不渴望生活在更自由的国度,并非不愿意受到更有尊严的教育。只是,依靠文字生存的人,如何能放弃自己的语言?

文字,并不只是谋生的工具,更是此生的所爱。始终希冀某天自己的笔下能流淌出满盈着智慧的词句,始终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触动一些人的内心,始终梦想着自己的文字能成为一个更加民主平等的社会的构建中的一块石子。

如果放弃这个古老的语言和文字,我还剩下些什么?

1986年的罗马尼亚,共产主义政权控制了国家的一切。媒体的众口一辞、言论与思想的严格控制,让整个罗马尼亚的空气中嗅不到一丝自由的气味。“法外治权者”犹太作家诺曼·马内阿被迫离乡背井,在德国辗转两年后移民美国。

定居在那个自由国度的诺曼,在故国的政治的把戏中狼狈不堪的作家,为故国的执政者欲除之而后快的反对者,终于认清自己真正的家园,不在东欧,不在德国,而在自己的本土语言之中。流浪的犹太人,因着守住了自己的语言而内心安定。没有放弃故土的文字,便不曾真正放逐。

在2006年出版的回忆录《流氓的归来》中,他向世界宣告,他是罗马尼亚文的公民。语言与文字,是永生不离的故土,是毕生无法放弃的内在自我,是安身立命于这个世界最安心的根基。

人若放弃了自己的文字与语言,在这个地球上的根基便随即消失殆尽,成为真正的流放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