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隐之书《隐之书?悔之书?》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5:05:05
  • 68

终于来到Ending,终于用冒着细微汗珠的手指翻过最后一页,终于可以如释重负的吐出一口气,我在凌晨5点的时分从噩梦中惊醒,继而再也无法重回寻梦的轨道,只好坐在沙发上默默读完这本折磨了我一个假期的小说。

如果不了解十九世纪西方古典文学和维多利亚时期历史的话,读《隐之书》简直就是患上重病后梦魇般的折磨。仁义礼教的束缚,神经质诗人的自恋自虐、古典神话与民间传说的交织、充满邪恶元素的招灵聚会、脆弱贪婪的人性、不容于尘世阳光下的孽恋……这一切,都隐藏在晦涩的文字之中。它不是丹-布朗笔下充满探险元素的达芬奇迷宫,也不是东野圭吾充满时代感匪夷所思的推理密码,更加不是百年孤独中摄人心魄的魔幻梦境,它更像是一本孤绝于尘世的奇葩,冷艳不可方物,赞叹观赏的人多,真正慢慢咀嚼的人少,它繁琐的细节,它庞大的身躯,它渗入维多利亚时期最敏感文人内心的文字,描绘出的那个世界,令赏识者迷恋,却让普通的读者望而生畏。

坦白而言,我并不喜欢这个百转千回、隐藏了刻骨铭心情感的故事,无论是艾许那刻意弥漫着阴冷迷雾、在世人面前闪烁其词的爱,还是罗兰和莫德间充满学者古肃、更倾向于精神结合的情,抑或隐藏了数十年、连当事人都毫不知晓的身世之谜,都无法产生让人亢奋的高潮感。拜雅特营造的这个感官世界有着过多的疏离感与晦涩低沉的色调,艾许的不伦之恋,欠缺了那种突然爆发的激情,似乎一切情节都在小心翼翼的猜心偷情游戏中时而缓慢、时而跳跃的进行,对妻子的欺骗、背叛、乃至对所有陷入迷恋他而无法自拔爱人的伤害,真的难以让我产生过多的同情或感叹。

另一个让我厌恶这部作品的原因,就是后人那种打着学术研究旗号、实质上宛若狗仔队锲而不舍挖掘前人细节的行径,似乎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无法彻底消除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的痕迹,嗅觉灵敏的狗仔队不放过任何的线索,无论是远房亲戚、一面之缘的友人、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同时代的陌生人,他们从挖掘出前人带入坟墓里企图随着肉身一起腐烂的秘密,他们揭露出前人所有的隐私、秘密、人性的阴暗面,然后***裸的钉在十字架上,供后人瞻仰膜拜或是唾弃。他们得意洋洋的认为自己到达了理想的彼岸,或许有欺世盗名的骗徒,或许有罗兰般痴迷的学者,但无可否认的是前人在死后的数百年间依旧饱受摧残的事实。罗兰和莫德探寻真相的完美结局,便是在找到爱情的同时,保护了艾许的秘密,在满足人类猎奇人的同事维护了道德的标尺,可惜这些作者力图掩饰的烟雾,并无法改变那些不停伤害毁灭的事实。

既然是秘密,就应该永远沉入大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