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CCTV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第一部)《无真英雄,遂“三足鼎立”成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50:03
  • 99

非常感谢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他让我们从历史、文学、民间三者之中,观赏、评析三国这段史事,较完整、客观地再现了当时环境、事件、人物,启迪我们清晰地认识自己祖先及历史足迹。尤其难忘记的是易先生的幽默、诙谐,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多次把那难懂的词汇解释的妙趣横生,通俗易懂,久久不能忘怀。虽然,易先生一再地强调历史形象并不等于历史真相,但是,在他的麾下依然又是一个鲜活的三国。

当然,我这幅篇章不仅只是为了夸赞易先生而来的,主要的还有我对三国的评论。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又历经两汉皇朝,中国的封建王朝制度已经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可是为什么却又在东汉末年形成三国鼎足的现象?使之中国又再次分裂呢?难道是封建文化的差异,还是另有缘由呢?

人说三国是个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年代,一代奸雄曹操,“仁义”之君刘备,少年英雄孙权,雄姿英发的周郎,鞠躬尽瘁的诸葛等,《三国演义》把这些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然而,叹惜的是,众多英雄之中没有一位真英雄,因此,才出现了分庭抗衡的现象。也有人会说,一国不容二主,一世不容二龙,因为他们都是条龙,必须要各自为王,其实不然,占山为王虎威风,仅是三只土霸王而已。

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这是造成三国鼎足的根本原因。我们都知道宋太祖即将攻下南唐后主派人求饶宋太祖说了这句话:“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而南唐李煜我们知道的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这样一个儿女情长,毫无政治理想抱负的一个纯情词人,最终也未能逃脱赵匡胤的毒手。而曹、刘、孙假设一方有此雄霸中原的野心与壮志,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可见,三人之中没有一人有此心胸意境,遂“三足”成矣。

三位的人生定位

曹操的《述志令》可窥一二:“举为孝廉时,一心只想当好一个郡的太守;征召都尉时,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后来担任兖州刺吏,击败黄巾军,讨伐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平定刘表,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周文王三分天下有二,依旧尊奉殷王朝,而现今,我也没有夺取帝位之心,要说野心,我也只是想当个齐桓公、晋文公而已。就这还是一步一步,一点点慢慢滋长起来的。”这就是曹操,生平一世也没有立下要做皇帝的决心,也有人会说,《述志令》正是他的奸诈之举,看似让出了皇帝赐奉的三县两万户,而实则他的三个儿子一人一个州,且都是战略要地,每人五千户。曹操占了大便宜,这不也说明曹操无雄心,无力挽狂澜的真本事吗?他在拿着这些功德与汉献帝交涉,要求加官进爵、荣华丰禄,如其有真英雄本色,怎奈在意这些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建安风骨”之称的曹氏文学的代表者曹操,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现在却和一个傀儡皇帝讨价还价,这正说明了他不是自立门户,是在利用大汉王朝政权谋取自我私立而已。

曹操晚期被封魏公,所有的政治实力、待遇实质与皇帝相当,他辅助下的汉献帝只是一个摆设,此时独断专行的他仅只是无皇帝之名而已,当时,曹方就有人劝进其自立为帝,然而曹操却引孟子语:施于有政,是益为政,若天命在我,吾为周文王。可见曹操并没有称帝、称霸的野心,而的确曹操在世之年,至始至终都没有称帝。他仅是独揽大权、霸占荣耀富贵的一个飞扬跋扈权臣而已。

千古名言:“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即出之曹操之口。这个“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狂傲不逊的奸雄也有满足之时。

刘备戎马一生,东奔西征至43岁,没有争得一块根据地,五易其主、四失妻子,可见一生的坎坷,然而始终不愿寄人篱下,此气固然令人敬佩,现今看来,也是仿效的好榜样。然而,仅凭英雄气概,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曹丕逼汉献帝禅位以后,刘备便急不可待地建国称号,即蜀汉王朝,这完全是 “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的一种表现,且看东吴的孙权政治实力如此的雄厚,基业如此的稳固,却迟迟犹豫再三不肯称帝。你刘备在汉中仅得益州一块根据地,且刚夺权与刘璋,关羽失荆州战死、张飞亡,政治、军事都处于不稳固状态,却安然自得地过着帝王的生活,不得不让人怀疑其“匡扶汉室、誓杀曹贼”仅是招揽人心的口号,喊喊而已。

在得知关羽阵亡的消息以后,竟然集结兵力兴兵伐吴,什么“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完全呈鲁莽之勇、意气用事,哪有雄心壮志一统天下的豪迈与气魄,殊不知“主不可以怒而兴师 将不可以愠而攻战。”的道理。项羽不是因为有妇人之仁会自勿于乌江吗?所以,后来刘备彝陵战败,遂病亡矣,可料之事,不足惜矣。如果刘备真英雄,此时就应该屯兵于汉中,养精蓄锐,待天下有变时而侍机图谋中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至于孙权就更加没有鸿志之心啦,且看鲁肃当年曾对孙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年仅十八岁的孙权政治老道地“哈哈”而过。臣子已为其谋划帝王之业,而做君者无心,岂能统一大业乎?其实相比着曹操的篡权,刘备的假仁假义,孙权是最坦荡的一位,孙权没有发表过豪言壮志,没有宣称过争霸争王,他更像一个准备好的待嫁闺秀,等待着一统天下的“白马王子”下凡。北方称帝,西方建国,而我方军事实力又可抗衡与两国之间,甚或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为什么不称帝呢,因此,孙权最终的称帝是时世助推,无心插柳柳成荫,可谓是碰巧,撞了六合彩。

看其战略规划

曹操起兵初期采纳的是谋士毛阶的政治谋略:“奉天子、修耕植、畜军资。”可见,曹操一开始就是以尊奉天子而兴兵,这就为其以后的人生目标以及身份定位的轨迹铺下了伏笔。再后来有又荀彧的“奉主人、秉至公、扶弘义”的理想做纲令,这一策略是完完全全地把曹操推到了君臣从属的关系上。

毛阶的谋略有“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含义,有等天下打完以后撤了他的意思在里面,也就是说现今的“奉天子”是进攻的策略,曹操可进可退。然而,荀彧是以自身的宏远志向向曹操提出的这一纲令,他有一种寄托在里面,他寄希望予曹操是治世能臣,是有能力而且是有着对汉室王朝同等忠义之心可信赖的志友。这一点可以在荀彧阻止曹操封魏公时对董昭说的一番话窥之:“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可惜的是,曹操权势膨胀的私欲之心达到了极点,怎一个荀彧阻止得了?

有此不难看出,这两项政治策略好似为曹操服务,而实际上都没有为曹操定出或者是提出逐鹿中原,建国定乾坤的社稷之道,荀彧更是在借用曹操,借曹操的身躯抵挡四方割据,换取汉室江山的复兴。而曹操呢,一方面打着旗号是平定判乱,维护汉室江山,领正义之军,另一方面自己从中鱼翁得利,而这个利有多大,能得多少,这是曹操也未能估计到的,是在随着战争的兴败,局势的转变,能捞多少就捞多少。

刘备是在三者之中最没有策略纲令、莽莽撞撞的一位,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何来战略规划与雄心大略呢,终其半生都是在瞎忙碌,桃园结义得关羽、张飞,然两位都是猛将,能协助其逃生,能拼死以殊战,然而无谋臣制定政治纲令,所以说刘备大小战争历经无数,战胜者也不少,但是却始终找不稳自己的根据地,得手的又滑落了下去,引易先生语“无英雄之地,无英雄之路”,正所谓“群雁高飞靠头雁”,刘备亦是无头的苍蝇----乱飞,况手下部将乎?今天看来,这也是刘备的悲哀。

也有人置疑,不是有诸葛亮吗?诸葛亮的“隆中对”的确是正确地分析了天下形势,为刘备制定了所谓的统筹规划、战略方针目标。但是,这实际和荀彧给曹操制定政治纲令颇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个“隆中对”是诸葛亮的宏志,他不是刘备的。并且“隆中对”又是建立在先三分,后还都中原,这一计策我认为本身就是缓兵之计,也就是在说目前的形势是统一不了天下的,你刘备是打不过曹操、孙权的,占山为王吧。此时寻求安定之所是刘备急需的,“隆中对”恰好可以协助他夺得荆州,至于后面的步骤,那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幸运的是,诸葛亮遇到了刘禅,“政有葛氏,祭则寡人”这道意旨使得诸葛一展才华而不像荀彧当自己的政治理想破灭之时也是自我生命终结之时。

曹操、刘备占据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拼了命地战场撕杀换回来的,而唯有孙权独享父兄基业,三国之中也唯有鲁肃是在孙权继位之初就已经为其制定了战略国策,力助孙权称帝,等待时机,图谋中原。只因孙权是守业者,而非创业者,虽然有此策划,但却不能实施。然而我们还是看到了孙权联刘抗曹决心,大获全胜保江东基业的正确决策。

东吴这边实质是三易其主,两代治业,到孙权这时是以“人不范我,我不范人;人若范我,我必范人”的态度与外界势力对持,引易先生语:自孙策去死以后,选孙权继位,就已经是为江东地区做了既定方针:“保江东、观成败”。也就是说孙策非常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是打江山,而以他江东集团的力量,能打下的江山也就是这么大了,下一步要调整政策,变进攻为保守。因此,孙权这边是不会再主动攻击别人的,只有当别人打他的时候,他出于自保会打反击战。况且在其内部又有两股力量,一股为投降派,一股为抗曹派,内部的不统一,又怎能齐心夺天下呢?

时代的不允许

三国形成于东汉末年,当时天下大乱,各方诸侯雄霸一方,虎视眈眈地盯着汉王朝。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正式地认为汉王朝灭亡,或者是揭竿而起取代汉王朝,就连野蛮之师董卓也还是供奉了一个汉帝,特别是那些官臣志士,更是不承认汉朝的灭亡,根本就不认为是该改朝换代的时候,在他们的心中当下依旧是汉朝的,谁匡扶汉室,我就与他并肩作战,谁另立山头,我就站在对立面,讨伐之。因此,袁氏兄弟的下场也就不难解释。三国之中,刘备、曹操可是借此发了横财。

刘备,自诩为“刘皇叔”,“匡扶汉室”的口号走到哪里,喊到哪里。其实我们可以想一下,假设刘备打了天下,灭了曹操,降了孙吴,他会恭奉当下的汉室之子为汉帝吗?恐怕刘备不会有如此高的民主觉悟吧。他的目的也不过在假借口号为自己拉拢人马,但是他又不能宣称是自己称王,因此一副假惺惺的面孔,打着汉朝的旗号,骨子里做着判逆的事情。如果说曹操是汉贼,是篡权那刘备是虚伪,正面称大王,背后骂娘。先不论其他,曹操还扶起了汉室,还位于汉献帝而你刘备做了什么呢,一生的口号,结果在汉献帝被废以后,立即做起逍遥王来。

而曹操其性格决定做事的方式,他是三国之中唯一一位敢说真话,勇于说真话的人,他不喊什么口号,举什么旗帜,直接就立一个傀儡皇帝,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大权独揽。他也成功了,一批批奇志多谋的人才投靠与他,先不说是为曹操还是为汉皇朝,至少这些人都认可了这个皇权,他们认可这个汉朝。甚至曹操到最后无法分清手下谁是在帮汉朝,谁是在帮自己,也难怪死在他手下的奇才无数,留下这千古骂名。如果曹操没有这个举动,但凭自身的才智,是不会有如此成就的,虽可独霸一方,但想遗留千古做三国的争议奸雄,恐怕难矣。

孙权,前面写到他并没有图谋的野心,也没有制定图谋的政策,至始至终是在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是唯一的没有假借汉朝之名“偷、窃”名、权、利者。他也认可汉皇朝,甚至于始终处于迎奉的姿态,等待着汉皇朝的聘书。无奈的是“将军迎曹,欲安所归”?假设曹操有当年刘邦打项羽时的气度,“未得天下,先分诸侯”。孙权绝不会联刘。

所以,当时的天下,曹、刘、孙都无统一天下之心,无吞并独霸之心,无坐到芸芸众生之上,宇宙之巅之心,曹操是谋利、刘备喊口号、孙权守业。同时汉朝又并不是真的名存实亡,它有着深远的影响力,是三国之中成功的人都在举着它的旗号做自己的事,拿着这张挡箭牌,从中捞油水。

最后,我认为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性格也是造成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一。曹操没有豁出去的肚量,没有置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刘邦当年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他手下的各路人马都是坐山观虎斗,作壁上观的态度,然刘邦就能承受得起,当真项羽不划楚河汉界,我就逼死你刘邦怎么办呢?因此,刘邦非常豁的出去,所谓“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刘邦就是这种人。曹操不能,曹操牵肠挂肚,在曹操的攻打战争之中,易先生曾提到他有三个半途而废,且都是在节节胜利之时,如果在此刻环境下振奋英姿、一鼓作气,历史真的就要重写,但是,没有,遂令全军撤退。后,易先生引法正曰:“内有忧逼”,而实际上曹操确实回去处理自身的政治地位,可见曹操谋其小利。

刘备虽有仁义,但是他适用于和平年代。东汉末年四方割据、群雄逐鹿,谁能平定天下,谁能统一,谁就是对的,没有任何错误之分。所谓历史就是人来书写的,特别在当时的君主专政制度下。仁义,在当时就是婆婆妈妈,在某种程度刘备是一个凭着一股仪气闯江湖的“老大”,关羽、张飞如有韩信之才,岂会跟随刘备。

孙权一生充满着矛盾,就像自身内部集团的势力一样具有着双重性,猛虎犹豫,还不如蜜蜂一蜇,也就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才造就了他的成功,曹操忙着平定北方,忙着自己的晋升权利,刘备忙着找自己的根据地,没有人来跟孙权闹,因此,孙权的时间都用在了徘徊、犹豫之上。也有人会说,他不是做了联刘抗曹的决定吗?那是曹操没有给他吃定心丸,他是在保命。他忙着稳固自家的政权统治,他忙着拉拢任一方抗衡另一方,他知道自己打不过任何一方,因此,他守着中立,牵制着另外两方,不让任何一方势力强大,而在这种夹缝中生存,如果自己不想被其吞掉,这是最智慧的体现。然而,如果从统一天下划分,那么它的这种性格体现注定三分天下。

三国形成的原因或许还有很多,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我也仅是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而已。那段历史是无法抹灭的,忠、勇、义、智只要我们用心的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