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都有看余华的书,《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是不错的作品
于是在书店了看见《兄弟》的时候,和《美国往事》一起买了下来
之前不得不承认,余华的作品的用词用句相当写实直接(粗暴),(“他妈的”,以及男女私处所用名词“阴Y”“阴X”在书中也频繁出现)
但是就是喜欢书中6,70年代,乱世之下玩世不恭的主角,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喜欢余华用完全局外人的冷酷和令人欲笑还哭余氏幽默来安静阐述我所不能去经历的那个时代的苦难。
《兄弟(上)》还是继承了余华那种笑着哭的风格,书中所描写的凄惨景象总是在主角玩味儿重的性子上呼啸着过去了,什么事情都发生了,过去了,人也老了,死了。没有惊喜,但是也不失望。
《兄弟(下)》是断断续续看完的,书比上册厚一半,但是就算是断断续续着看完了,用的时间还是比上册少啊,为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余华为了某种原因犯了词语叠加的错了。好些个段落完全都是在重复了一个,或者两个词。其中的一个段落,“王八蛋”这个词竟然重复了28次。令我忍不住去想,这某种原因,是不是需要多写些字,换多些钱...
余华在上册中描写的30年前的境况或许因为本人的无知被视为绝对贴切直白的历史再现,然后下册中30年后所发生的事情,完全变成了不知所云,不可思议的笑话资本了!或许余华对30年前的事情比对今天的事情更了解。
故事所要描写的人性,也令我不敢恭维...
软弱愚笨的宋钢竟是书中描写到的世上最善良的男子,奸诈狡猾的李光头也成了最富裕的,路相对走的比较好的人,我一向很BS暴发户,若要是换到以前对余华的期望,那么就算主角是我最BS的暴发户,讨厌的态度也将在余华这里改观。(这里要恭喜余华把李暴发户的“巨搞”行径写的相当贴切:为无知感动)于是失望了...
当然,好坏优劣也不完全区分开寄存于不同的两个躯体,(若要真成了如此,那就成了韩剧了)书中描写的主角李光头虽然是暴发户,但是头脑聪明命中有才,发财享福的时候还能记起自己已经分家结怨的兄弟。证明铜臭味在起初并没有完全吞噬掉人的善性。然而宋钢在起初给我营造的善良温和的形象到最后变成了愚笨无知的猪,完全消失了自我的爱情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
忍不住发问,难道善良的人都得笨死了?(原谅鄙人本为一真粗人)。但是看到最后,人物的塑造还是不够深刻啊!《活着》的福贵,《卖血记》的许三观的成功塑造早已经将读者对余华的人物塑造功力寄予很高的期望!然而《兄弟》中李光头,宋钢...
所幸写到最后人老了,看开了的,笑着死了的,甚至还有本性大变的人(林红):从刚开始的坚贞不渝到最后卖淫不渝...令我大跌眼镜...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余华也落入熟套,想以千奇百怪离奇起伏的情节来换读者心了,那还不如去写了脑残偶像剧剧本剧本算了...
《兄弟》,是我尝试余华小说,最后一本。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4:47:1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20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