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傅雷家书《读家书,想父亲》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46:54
  • 68

五年前写的一篇旧文,如今拿来一读,文笔显得稚嫩,而有些情愫真的是不会因时间而改变的。恰逢父亲节,作为献给爸爸的礼物吧。

读家书,想父亲

从来都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的,这次独自出门,不免多了点孤独和恐惧,周围的一切都如此陌生,让人不禁开始想家,想父亲在身边的感觉。幸而临行前父亲塞了本《傅雷家书》在我包里,这个时候不妨拿来一读,只当旅途中的一点精神寄托。

翻开扉页,我开始进入三十年前父与子之间的心灵对话。单是读序言和遗书,便要落泪,及至家书,更是情不能自已。其间洋溢的仿佛尽是生命爱的乐章。家书中虽没有母子通信时的嘘寒问暖,但却可以感受到一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关切,舔犊情深,“你会贴近那颗蓄满着大爱的心。”

傅雷教子是以严厉著称的,楼适夷先生在家书代序中说道:“孩子在父亲面前总是小心翼翼。”而我以为,作为父亲,傅雷在孩子面前又何尝不是“小心翼翼”。“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不至于惹你厌烦。” 这是父亲对孩子理智的爱,作为儿女,我们应该读到是为人父母的辛苦,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父母是理解我们的,“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望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正是因为这样,父母才会更无奈,而这时我们所能给予的应该是理解。想到我的父亲每次对我欲言又止,想到我每每留给他的厌烦的眼神,脸一阵阵发烫。对于父亲,我留给他的竟是如此多的痛苦。傅雷在家书中说:“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而作为儿女,难道我们就没有罪过吗?如今,父亲不在身边,我却无时不刻的想念他的种种,正像傅雷父子,做父亲的在儿子离别后翻然想起曾经的许多遗憾,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在别离后才更深的理解父亲的爱。 人世无奈莫过于此,失去才知其美好,所以小别才显得弥足珍贵。感谢《傅雷家书》,让我在这孤独的时候,更深的理解了父亲的爱。

家书中还有很多笔墨是傅雷同其子傅聪谈论古诗,音乐,艺术,讨论人生领悟,宛如一个忘念老友,娓娓道来岁月的感受。傅雷对艺术的造诣之高我们暂且不论,最让我折服的是他同儿子朋友般的关系。“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正是将儿子看作朋友,傅雷才真正把这位“朋友”看成“讨论艺术的对手”。父亲以一种朋友间讨论的方式传输给儿子艺术、人生的养料,激发儿子的感悟,也训练了儿子的思想,这的确是一种极为妥当的方式。同时,这也正是傅雷长篇累牍的家书作用所在。幸运的是,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父亲平日称我为“陈兄”,旁人看来,似乎有些不成规矩。但无疑,这绝对是一种毫无隔阂的关系。茶余饭后,父亲便与我讲文学,讲时事。早些年,只是他讲我听,在我看来父亲总是那么知识渊博,作父亲的听众对我是极有用的,那段日子,我的进步也很快。这些年,我们的谈话已经升级到“讨论”。我发现我的思想竟是极受他影响的,当然很多东西我还是远不及他的。他也常鼓励我“可以寻求一些自己的东西”。然而我们也有分歧,有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父亲亦会摆摆手,很不愉快地结束讨论;抑或是我一扭头,捧起书,不再继续争执。但我不得不承认,在这些“争吵”中,我想到许多,也学到了许多,这往往都是有益的。傅雷在家书中说过:“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想,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这一点我是赞同的。

合上《傅雷家书》,脑中翻腾的尽是与父亲在一起的画面,是对父亲更理解更热烈的爱。记得在家书序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知天下有多少子女受到了这位父亲的言传身教呢?”就算我一个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