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图像证史《以图证史,人人都可以成为图像的解读者和叙事者》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45:34
  • 53

以图证史,人人都可以成为图像的解读者和叙事者

那天,在四川大学校百年史展上,我的书友,四川大学校史设计人之一雷文景先生指着一幅照片告诉说:路德•那爱德(Luther•Knight),是四川大学前身四川省城高等学堂美国教习,34岁时,即1913年4月14日,带学生到彭县(今四川彭州)白水河铜矿冶厂参观实习时,不幸染病,5天后,这位青年才俊在成都去世了。其实那爱德当年只是一位一般的外籍教师而已,本来寂寂无闻,今天之所在百年校史上占一席之地,原因是那爱德作为青年业余摄影艺术家,来到中国四川后,在大约一千多天的日子里,正好经历了中国社会的从死水微澜,到暴风骤雨的宣统二年至民国二年的世纪巨变,广泛记录了当时四川的各地各阶层的,从风俗、风景,到政治事件等数百幅图像。要知道那是多么了不起的记录,当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照像机的雏型柯达一号才诞生约五年时间。

图像证史,那天我就想到了这四个字。其实《图像证史》是一本社会文化史译丛之一,最早告诉我这本书的,是我有另一位书友冯至诚先生。

昨天我买了这本书,今天读了这本书,不错是一本讲方法论的书。

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图文时代,为了让我们看清楚图像反映出来历史,而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写著的这本《图像证史》正好是一本指南。

阅读历史的图像,需用“纯真的眼睛”,“一幅画所话的何止千言万语。”

著者彼得•伯克(Peter Burke)在导论•图像的证词中开篇明义的说: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将图像(images)当作历史证据来使用。写作本书的目的有二,一是鼓励此种证据的使用,二是向此种证据的潜在使用者告知某此可能存在的陷阱。

关于图像(images),按照作者的界定,它不仅包括各种画像(素描、写生、水彩画、油画、版画、广告画、宣传画和漫画等),还包括雕塑、浮雕、摄影照片,电影和电视画面、时装玩偶等工艺品、奖章和纪念章,甚至包括地图和建筑在内。

在翻阅《图像证史》三分之一“可视的叙事史”时,就想到了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果然,其后没有翻上几页,著作者就举例说,有学者将画中仅见轿中妇人当作“宋代妇女史”的记录资料。

真神了,刚好,读到“他者的套式•东方主义”一节时,又联想到绘图本《山海经》是否可以作为证史时?书中即刻便引用了吴任臣《山海经广注》上的“刑天舞戚”的插画,并指出这是一种“广泛的东方主义的现象——异族怪物。”

《图像证史》不仅介绍传统的图像研究的思想,如瓦尔堡学派、例证法;也介绍“心理分析学的研究方法”和“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

《图像证史》阅读后,忽然还认为这本书也可被看作是一本让人如何成为叙事历史的图像制作者,因为进入相机数码时代的当今,摄影技术已经不再是主要困绕了。

以图证史,人人都可以成为时代大事件历史的叙事者。

当然,还是先学做一个图像历史的解读者吧,重新翻开近百年前美国青年摄家路德•那爱德(Luther•Knight)拍摄的中国辛亥革命前夜巨变那一瞬间的四川图像来看,肯定会有发现,通红崭新的。

2008-6-14于成都北门天开居

《图像证史》,[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一版,33•00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