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中国哲学小史《很棒》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43:50
  • 58

笔记:

从个人的角度看来,墨家和荀子的理念更加科学。然而中国人重享受、重内心,墨家和荀子不懂得人情世故,只知道孜孜不倦于外物,所以自秦朝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冯友兰先生认为这是中国的悲哀,但他也想到,也许很多年以后,世界也开始注重内心了呢?到那个时候,中国的哲学就能大兴于天下了吧,这也未尝不可。当然他没有想到,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也早已经无力去做这些事情了,只剩下一位流亡的先生在海外作秀。但从他的作秀还能应之者众这一点看来,冯友兰先生当年的预言是灵验了的。

这是一本小书,但解答了我许多的疑问。要回答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也并不是没有趣味。

孔子很快乐,因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不时用一些理由来满足自己,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他要乐乐,温故而知新,他也要乐乐。总之他很能自我满足,所以他很快乐。

他傻乎乎地要复古,但却比当代的儒生要可爱得多,因为他在道德哲学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些最终成为儒家学说之基础。他的主要学说,是对于仁的见解。总而言之,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即本着同情心而推己及人。这就很棒。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讲究真情流露,别那么虚伪。而真情的流露又要合乎礼仪。就是要给别人空间,别激动起来就无可无不可的。对人要有同情心,就是要将心比心,这样就能容人。

这说得多棒啊。以这样的人生态度,能不快乐吗?

孔子很快乐,而墨子很苦。他有点共产主义作风,比较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眼界很宽。他做什么事情,都要先问问,这个有意义吗?所以他很舍不得,连听听音乐他都会觉得浪费了时间。

他论证了人们互相相爱,其实是有益于所有人的,而好武,最后只会自取灭亡。这其实就是双赢的概念,虽然逻辑上合理,但用博弈论一解释,就被证伪了。当然中国人凭自己的直觉就知道他的这一说法太理想化了,还是狼图腾好。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要实现起来不可能,所以他希望向大家说明恶有恶报,通过政治、宗教的制裁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正像共产主义理想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一样,墨子也得不到普遍的认同。电影《墨攻》里最后墨者寂寞地离去的背影,正是墨子以及墨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结局的写照。想想,还是不忍。

孟子很理想化。他建议大家采用禅让制,别老想着把位子留给自己的孩子。他提出的井田制将土地收归国有,然后人民耕种,交纳公粮,其实是一种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制度。他觉得“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稍微扩充一下,人就可以有仁义礼智的德行,非常理想。

他的一些话,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以孟子从来没有失去过对人类的信心,因为他相信人性是本善的。

孟子相信人,而老子信“道”。老子试图探索天地间永恒的道理,气魄确实很大。

他觉得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于其中都可发现通则。真不知道他当年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真是有想象力。

他还发现物极必反,发现正反能相互转换。这看来匪夷所思的道理,他都能总结出来。

然后他得到更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就是“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我们觉得这哥们太黑了,但人家谈论的确实是他发现的宇宙之间永恒的道理,而这是我们做梦都想不到的。

他得出结论说,做人,别做得太过。要“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要大智若愚。

如果你又认为,这哥们太虚伪了,那就又错了。他这么说,是因为他觉得,小孩子的人格是最理想的人格。别学那么多东西,别搞那么多理论,别动不动一二三四五,把一切都搞得那么复杂,好吗?大智若愚吧。最高的智慧,就是好像什么也不懂,就象小孩子一样,做一张白纸。

总之,老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之高,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简直就是远古的东方的爱因斯坦。这也许是他愚的结果。因为他能象小孩子一样没有成见地去思考一个问题,这样往往有很奇异的结果。所谓创造力,不就是思维没有筐子、没有定势、什么都要问个究竟的能力吗?而这不正是小孩子所最擅长的吗?

这样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要大智若愚啊。

惠施、公孙龙爱好辩论。惠施说:这个东西,你说它大,它就大,说它小,它就小。这都是相对的。所以,“同”和“异”实际上是合在一起的。公孙龙说:你看到的白是你的感觉,而不是那个真正存在在那里的白,所以,这两个东西在同一件事物中是能够分开的。

对他们这种不合常理的说法,《墨经》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了反对。这种反对只是站在常识的角度对新事物进行批评,又有什么意义呢?

然后是庄子。这可是一个被现代人崇拜的人物啊。一听到庄子这一名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逍遥。然而世事繁杂,要逍遥可不是随便就能达到的。庄子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提供了完整的一套理论让大家学习。

首先,庄子说:万物都各有各的性格。只要随着万物的本性让万物自然发展,幸福立马就可得。因此,任何外界设定的规矩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规矩总是唯一的,而万物的性情却是各种各样的,那么,唯一的规矩怎么能适用于所有的事物呢?当然没有办法,所有,还不如“不治”。

这种绝对的自由,基于大家都有各自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不能比较的,所以大家也都是绝对的平等了。

既然任何事情都很不错,即使是去“死”,也挺好,那么,就无所谓得失了。得到一个东西,只不过是你恰逢其时;而失去一个东西,也只不过是天意。有了这种认识,还有什么哀乐可言,因此达到逍遥。

然后,庄子更进一步,显得更哲学一点:就像人如果郁闷,抬头看看蓝天,心里就会好过一点,庄子也常常这样宽慰自己。他说:宇宙这么永恒,让我与宇宙化为一体吧。这样,还有令人烦扰的“我”的存在吗?当然没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样就能“无己”,达到绝对的逍遥。

庄子的理论看起来天衣无缝,但实现起来怕大家都还是做不到。至少,当你因为要摆脱尘世的烦恼,投身庄子的怀抱,最后却要变成失去自己,恐怕大多数人还是会回过头宁愿享受那由失去和得到带来的喜怒哀乐。:)

然后是荀子。先秦的最后一个哲学家。荀子此人,极不简单。他的一个学生-韩非子-创建的法家,直接建立了中国流转至今的国家管理的理念。而他的另一个学生-李斯-更是直接帮助秦始皇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亲手建立了一个延续至今的国家管理形态。

首先,荀子是儒家,但他可不像孔子那么可爱,也不像孟子那么理想化。他看多了人民之间的争夺,所以提出来“人性本恶”,而人需要外力的教化。

这和基督教的原罪还不一样。基督教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亚当夏娃这两位同志不听上帝的话乱来导致的结果,所以人有“原罪”。而耶稣为了为全人类赎罪,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他都好啊,所以大家都要尊崇他。而荀子只是认为,人天生就是自私好利的,所以要用儒教之学,也就是用“礼仪文理”之学来教化人民,使人民达到懂礼节,有感情一点,也就是达到圣人的高度。

荀子强调用外界的力量来改造人的本性。虽然他的本意是通过教化使普通人变为圣人,都知礼节欲、知文重感情,但在实际的生活中不免被他的弟子们和世人世俗化了,而变成法治,变成“治人”之术,变成中国数千年来都方兴未艾的帝王之学。而荀子本人就做过官方教育机构的司祭。

然后是五行、八卦、阴阳家。他们的这一套东西,有用数学认识世界的一点感觉。这是很神奇的。用现在的话说,他们想通过五行、八卦、阴阳,这些简单的基础数学元素,建立起世界的数学模型,从而研究世界万物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是怎样的一种野心,又是怎样的一种想象力?至少,在对世界充满好奇这一点上来说也是值得赞赏的。

但他们的目标实在是太高,以至根本无法实现。即使是现在,有那个科学家敢试图去做这样一件事情(好像爱因斯坦喜欢这么干,不过他已经走了)。此外,他们还采用了很主观、很不靠谱的研究方法。他们试图象先秦的哲学家们探讨事物那样用简单的类比、推演来研究自己的命题,最后只能流于神秘主义。这也不能怪他们。即使在西方,也是在希腊之后的很多很多年以后,才由培根确定实验主义的原则,开始了现代的科学历程。

佛教,道教,道学

佛教强调“空”,即外界的事物,只是心里的一种感觉,是虚妄的,是“空”的。而佛的最高境界,是涅槃寂静,是不为任何事物所动。而要达到这一最高境界,佛教强调要累生地修行。

在佛教的启发下,道学家们发现,用中国自己的产出《老子》,也能进行这种修行啊。所以由韩愈开始,道学家们他们从《老子》中提取出养心、寡欲,明德、正心、诚意这些东西,试图让人们以儒家的方式成佛。

而前面的阴阳家,在佛学和道学的启发下,给大家来了一个修心养性的现实奋斗目标:“长生不老”。这当然比修行成佛要现实得多,从而在现世中获得流行。他们并提供自己的产品,比如金丹。而从目前依旧流行来自道教的太极中,就依旧能看到五行八卦这些阴阳家的影子。

早先的道学家们都各有路数,想象力极为丰富。比如张横渠想出来说:气为万物之本体。真让人想知道他是不是气功的创始人。程明道觉得要从自己的内心做起。他说:只要认识了“仁义礼智信”,然后顺着自己的内心去做,不要自私,不要耍小聪明,久而久之,就能够“心空虚如明镜”,即:不管照什么东西,当这个东西离去,自己就恢复如常。而他兄弟程伊川却觉得应该从认识事物后面的道理做起。他说:你要不断地“格物”,今天格这个,明天格那个,总有一天你能融会贯通,认识事物后面的道理,然后你只要尊重这个道理,就能做到有涵养了。

朱熹吸收了这些前人的路数,形成一个道学的系统。他首先抽象出一个“理”字。理,是抽象的一种概念。事物有自己特别的理,但也蕴含了世界共同的理。理,是存在于由“气”形成的万物中的。“气”,就是现在意义上的“材料”。“气”在形成物体的过程中组织得好,事物就清,否则,事物就浊。等等等等。而在具体的修养方式上,他是认同伊川要“格物”的方法。

而陆象山、王阳明则认同程明道的方法。他们继承孟子的人有恻隐之心的提法说:人的初念是圣贤、转念是禽兽。比如汶川地震,你想也没想就去掏钱了,去做志愿者了,那你是圣贤,而如果你想了半天,最后才去,或者在央视的晚会上才掏钱,或者掏了钱还拼了老命地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那就不知道你到底是想要干什么了,所以你可能是禽兽。:)。这次地震中,大家对自己恻隐之心的发现,我觉得是孟子这一观念的一种证明。

他们因为相信人性本善说,所以提出;人,只要按初念去做,就好了。而具体的修养方式,是“致良知”,就是发现自己的良知。但他们的这种做法站做起来还是听难的。每天都自省自己的良知,搞多了也显得无聊,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还是格物好玩一点。

总之,道学家们总的宗旨都是要通过个人修养,达到破除自我的束缚,回归大自然,与万物复为一体的最高境界。只是各有各的方法。

当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孝为先,这才是中国的正道。这一点我还是第一次知道,以前只知道当战士即将离去,拜别父母的时候常说:“老爸、老妈,忠孝不能两全,我走了。”还以为应该忠为先呢。

孝为先的观念,来自孟子。有人问孟子:舜做天子的时候,他老爸杀了人,要判刑,舜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偷偷地背着他的老爸,潜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边,在那里和他的老爸颐养天年。

至今,当亲人犯了事,即使是罪不可赦,家里人也千方百计地要救;而“大义灭亲”,从来都只是一个理想,很少人这么做。这种行为,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哎。

对中国哲学的探寻,只是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我的心灵,从何而来。

无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都或多或少地混合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些东西。当回顾从孔子以来的中国古代哲学的思路历程时,却不觉得陌生,只觉得这些主张、看法,都似曾相识,只是从来没有系统地总结过。我们与西方人气质上的差异,正来自于此。

“道家主张自然,墨家主张人为,儒家主张自我实现”。这简单的总结却不能概括全部。然而概括全部真的重要吗?不。它们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中。就象上面的那个例子,你以为你是按照本能在做一件事情,而实际上,你只是在实行数千年前就确定下来的一个传统而已。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自己的气质(其实是蕴含在我们身体上的中国古老的传统)可能决定了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命中注定,无法完全效法西方开展我们未来的生活,无法完全按照他们曾经走过的那条路走下去。而西方的那条道路,也并不能使我们得到幸福。因为,幸福在我们这里的概念,和在他们那里的概念,完全不同。

以上的这些探讨,因为中国哲学囿于自己内心的缘故,大多关于人生、关于人心、关于社会、关于政治。至于科学又是另外一码事了。既然事实已经证明,我们古代哲学囿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这一缺陷,导致了我们曾经根本不知道科学。那么,将西方科学中求“确定性”和实验主义等方法,应用到我们曾经失败的对自然的追溯中,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了。

西方科学根据他们理性主义和实验主义的传统,甚至提出了比如博弈论这样的框架,对人心进行建模和分析,这又是一个有意思的进展。从这点看来,找到自己的起源固然重要,但即立足自己的传统又不囿于自己的传统,即不妄自菲薄又努力虚心学习,努力向前,才是真正重要的。

就此打住。是的,科学的奥秘,比探寻自己内心的奥秘,更吸引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