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一把雨伞给这天用《也许,就是那把红色的伞》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41:02
  • 96

今天写关于《一把雨伞给这天用》的读后感,同样的,我仍旧不愿意参照或借鉴任何人关于这本书的评价 ,我很单纯地认为,这多少会影响到我自己对它的判断和感觉。旁插一句,我越来越不能否认,网络这个世界充塞了太多的讯息,你想知道的,你不想知道的,你知道或不知道的,铺天盖地。这本书曾在豆瓣首页挂了好久,但我对这个被广告主宰着消费与审美走向的社会实在相当反感,越是被推到畅销排行榜的东西我越是不屑一顾。那我为什么后来又会买下这本书并用了几天的时间把它阅读完毕呢?这个问题真是相当讽刺,当然这个讽刺的 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引向了颇为讽刺的答案——我始终无法摆脱网络讯息的洗脑。根据最近三只表的论断, 我属于中度脑残人群。

威廉·格纳齐诺这个名字对我来说相当陌生,而事实是,几乎那些不经常被挂在嘴边的外国 人名对我来说都是天外陌客。或许我现在可以随口扯出一堆外国人名,但是我不一定知道他们是干嘛的, 他们写了唱了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比如说,柴可夫斯基,多震耳欲聋的名字啊,可他到底做了什么了 得的曲子,那曲子又是如何个旋律,我是一点都不知道的,或者听过,但是绝对不会将那质感跟表征符号 联系在一起。当然,也可能有侥幸凑巧的机会发生。关于《一把雨伞给这天用》的作者,我当然也同样陌 生,甚至他得到的那个备受推崇的“毕希纳奖”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当然,我相信许多读者,特别是那些冲着畅销书而去看这本书的读者们,同样根本不了解这个作家的背景。

那么,我们在不了解一本书背后的种种的情况下来阅读,所取得的读后感又该怎样来定位呢?客观么?深刻么?切合实际么?……在我看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因为至少你不会抱 着做学问的、搞研究的、或学以致用的功利目的,去完成某些人自以为是的“伟大的盛举”。你阅读,你 或觉得愉悦,或觉得悲伤,或觉得消沉,借此阅读完成一系列心理上的变化,并迅速将其纳入你人生旅程 的景点。有心人(比如说在下)或许还会将其标上标签,放在记忆库的某个按照时间顺序排放的架子上, 按需索取。

我用了三个段落的文字讲了一堆貌似跟这本书毫无相关的东西,其实,我只是在为这篇所谓的评论凑字。当我打下这句话的时候,真不幸,有人肯定信以为真。好吧,那我就把我对这本书的某些想法,或者 感触,用最简单的概括写下来吧。为什么是最简单的概括,那是因为周末我跟一位有个七岁男孩的很有修养的妈妈聊天时,获取了这样一个讯息——她说,细细,你的评论可以忽悠消费者,可以赚点小钱。那句 话在瞬间让我为之振奋,原来我还能靠这个赚点小钱。所以,我多想对我现在想要写的东西作些保留,以 防将来人穷志短之时以文谋生,就像现在多数文人墨客之所为那般,去赚点蝇头小利。可是,简单概括却 不是我的风格,也非我所长,我所擅长的事情是,把最简单的事情搞成最复杂的事情,把本可以简短的句 子,搞成各种句式并存的繁复句子。

这本书(刘兴华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第1版)没有序,没有前言,没有 后记,书的开始只有一句“献给芭芭拉”。芭芭拉是谁?作者没有交代,没有谁来告诉我,这本书的创作 起源、经过和目的,也没有谁来告诉我,它产生的背景。我捧着书,从第一页开始翻阅,像看侦探悬疑小说那样看起来。

不管我对这种未知多么诚惶诚恐,对于这本书,我有一种心情还是一定一定要描述出来,那就是—— 我很感激它。真的,我感激它,不管是书中的“我”看似毫无意义的絮叨,还是“我”对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其他人的絮叨,对我来说都像是一面镜子。不,更适当的字眼应当是,幻灯片,时髦的说法,PPT。

书中的“我”就像讲台上讲师,台下是半关了灯光线略显暗淡的听众席,我就坐在听众席下,听他手握鼠标,一个幻灯片一个幻灯片那样点过去,伴以低沉的、充满焦躁的、或没有感***彩的解说。我从屏幕上看起来有点刺眼的幻灯片里,看到了许多人,这些人虽然长着西方的面孔,但是我仍能辨认得出来, 藏在西方面孔下的、在我身边打转过的东方人的面孔,我当然也发现了我自己,俨然跃于屏幕之上,正睁着一双时而空洞茫然、时而苦思烦恼、时而虚弱微笑的眼睛望着我自己。这种感觉就像是,“我”在书中所写的那样,“被我自己亲切地打量”。

这种打量的方式有点糟糕,毕竟是德国人写的东西,被某个叫做刘兴华的我不认识的中国人翻译成我 能看得懂却并不一定是准确的文字,我总是在不同文化的思维和文字的相互转换,及其转换意图中犯迷糊 。这一次也不例外。然而我说我感激它,是因为我不仅在这本书里无意中邂逅了一群人,以及一群人的生 活状态,这种意外的邂逅让我的阅读旅程和关于“活着”这个事情,突发神秘而新奇起来。而且,我在阅 读完这本书以后,有种迫切的心情想要赶紧去读另外一个德国人写的书。这种情绪沉缓无声,但相当镇定 ,我没被吓着。

这“另外一个德国人”,相信他的名字大多读者都很熟悉,他就是瓦尔特·本雅名。我不知道我这种 急迫的心情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本雅名跟这本书有什么关系,但是它就潜藏在我近日的阅读中,到阅读 接近尾声时霍然现行,并表现得极其亢奋。于是我在合上《一把雨伞给这天用》的同时,拿起了《单行道 》。我相信这本我拿起来数次都无法看完的书,会在几天之内通过一种沉稳却明亮的阅读状态进入我的记 忆库,并上架标签。

这就是关于《一把雨伞给这天用》之于我的种种触动,我无意于去窥探他人的生活状态,我也并不怎 么希望自己从阅读别人关于生活的种种思考之中,去窥视自己的生活,去过滤筛抖出来生活的某些不堪。 “活着”以及“为什么活着”其实是很终极的问题,某人说过一句我特别感激的话,他说,“许多事情一 涉及到终极这个问题,就变得复杂了”。所以我宁愿避开不去探讨它,但怎样活着,却是相当有趣并值得 为之探讨和分享的问题,它就像是肯德基的红莓激情,只要你用一根肯德基配套的细长柄勺子轻轻地搅动 ,那杯本来沉淀着数颗红莓的透明液体就会从淡红慢慢变成紫红色,而喝起来很是香腻怡人。

作为一个不想有所为的阅读者,我所愿意做的只是让阅读成为我“如何活着”这个节目单上的其中一个节目,愉悦于我,向我邀宠,而不是我向它邀宠。我最近喜欢在读完某本书以后写点什么,实在是因为 有种感激之请。我不想搞一大堆的条条框框之乎者也,套用这本书中絮叨即将结束的一句:“天哪,强迫自己要看出什么意味深远的东西,真让我受不了。”是的,阅读而已,在非学术的领域之内,别搞些让人受不了的举动,你受得了,我还受不了呢!

写到最后,我也不想再去挖掘,这位叫做威廉·格纳齐诺的德国作家,在书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书皮上关于他的思想深刻和幽默的褒奖。我宁愿不去怀疑这褒奖的现实可能,我更愿意将这种未发现,归结到中德不同文化思维在翻译置换中出了点差错。我很愿意将书中那句“人生只不过是个长长的雨天,而身体是一把给这天用的雨伞”改为“每本书如果是个雨天,而阅读是其中一把给这天用的雨伞”。这把雨伞,就像刚看过的岩井俊二的《四月物语》里,榆野卯月撑着的那把红色的伞,也许,将带出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