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读《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有感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37:56
  • 66

从校图书馆借来美籍学者孙隆基的上下两本《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残缺不全的封皮,泛黄发脆的书页,仿佛风一吹就会散成碎片——即使这样,它的内容还是让我震颤不已,感慨颇多。

总结起来,作者立论的基调是,中国人从自身到社会结构都强调由“心”出发,而且这是一个“二人”结构——每个人都从与别人的关系中定义自己的存在方式。这个由“心”结构的社会,不像拉丁民族的热情,因为中国人“身”实在是个为发展的“身”。在中国,合法的官能享受似乎就只有“吃”,中国人对美食的热情自不消说,而对“性”,中国人就未曾坦荡对之,在少年时期拼命压制,在成年之时又极有使命感地结婚生子。

全书围绕着这个立论的基调,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像,中国人的“良知系统”、人际关系、中国人的“个体”、国家与社会、对待世界的态度和“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规则等。虽然感觉一些论述是重复冗余的,但是几个精辟的观点还是令人十分难忘。

我认为,这本书指出的、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中国人的“自我”是由“二人”构成的。一切为人处事之道都是围绕“二人”关系产生的。在“二人”的世界里,中国人认为必须“和为贵”,为了别人的需求,有必要处处委屈自己。这一点,即使对于当今社会来讲,也是广泛成立的:很多人在一起,表面上总是一团和气,大家处处很客气、很用心地关注着别人的感受以及需求,慷慨大方,极具牺牲精神。但是,这是否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意愿呢?扪心自问,我不觉得我自己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不是。有一个无形的枷锁套在我的脖子上,逼迫我。这无形的枷锁是父母从小的教育,是长大过程中人们给我的示范与软胁迫,以及,最重要的——我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全感。孙先生说得没错,中国人的“个体”发展不完全,这导致了每一个人的单薄。正是由于自身的单薄,让我们没有坚定的自我判断力,严重缺乏安全感,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圈子才能安心。而为了维持这个圈子,我们就必须得处处以他人需求为重,以换得心灵的港湾。家族、朋友以及爱人,从这个角度来说,都只不过是一个个给我们温暖依靠的“二人”世界。

这个“二人”关系,像世间所有的事物一样,都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它给每一个人格发育不完全的中国人以温暖,让每个人在小圈子里得以相安无事,在正常情况下,整个社会不致出现大的动乱——因为每个人的重心与主要精力都放在内部关系上了;但另一方面,这种严重压抑以及贬低自己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加重个人的单薄以及个性丧失,导致很多人千篇一律、流于平庸。我们不敢表露真的感情,更遑论激情。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满脑子考虑的是社会、别人对其的看法,如果与“常规”相违,大多数人是不敢去做的。于是,整个社会变得单调、缺乏力量与生命的奔放,灰暗与平静成了普天之下的主旋律。多少创造力就这样被扼杀,多少本该激情动人的故事没激起一个水花就散于水底……

一直以为旧社会的劳苦大众们是受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毒害,但仔细想想,应该是不敢越伦理雷池一步的国民性害了我们。伦理永远不可能尽善尽美,不敢挑战质疑,只一味被其缚住手脚,则自由与进步是永远不会到来的。

孙先生还讨论了中国文化的其他一些现象,比如说中国人的“非性化”、“口腔化”等等,想一想,大抵都可以用人格发展不完全作为根源解释。他简直就是自创了一个分析看待中国文化的体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但是,我对这本书还是有一定的质疑:作者一味批判中国文化,却没有指出该如何克服这些国民劣根性;再有,不管有多少问题,一个发展进化了几千年、并且成功的维持了如此泱泱大国的社会稳定的文化,一定有其独特的合理性与优势,并且是短期内不可能被代替的。就像一个生态系统一样,每个物种的存在都是有其必要性的——不管它看起来多么多余、多么丑恶。批判当然必不可少,但批判过后更要思考如何改善,以及,更重要的,审慎地进行对待与取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