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台湾的未来《台湾的未来--深入台湾专访革新派》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36:42
  • 100

最近还在图书馆发现几本港台版的旧书,八十年代出版,分别探讨香港和台湾的前途问题,从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所思所想,很多内容可以作为研究港台问题现状的参考。一本是主要探讨香港回归后香港前途问题的文章汇集,主要选取发表在广角镜、镜报等杂志上的文章;另外一本是一位记者对台湾党外人士以及国民党改革派人士的专访,以及相关的文章,所涉人员包括很多现在台湾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这位记者是日本《读卖新闻》驻香港特派员户张东夫。不管是香港问题,还是台湾问题,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通过看这些书可以看到过去人们的想法,特别是“一国两制”刚刚提出而未被港台广泛接受之时人们对之的误解以及对其未来前途的不同意见(直到现在台湾相当多的人也不赞同一国两制,可见这个问题还需进一步澄清)。

第一本书出版于1982年,此时人们对“一国两制”显然了解有限,对香港前途更感迷茫,正处在国家对香港知名人士进行宣传解释的阶段,香港的评论人士根据有限的信息对香港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理解各异、立场又有很大不同,所以他们的观点也就有许多相异之处。有人对“一国两制”理解相当到位,对香港前途的意见与以后的发展十分相像,比如曾澍基谈及过渡时期香港政治制度安排时说:“中国收回主权,英国推出,但管理权仍在港人手中,成立市议会,议席可民选和委任参杂,现存的国家机器(行政、警察、社会服务等等)可在改良之后继续运用,经济方面香港应‘自负盈亏’,储备及货币独立,并加深民主化的介入,一般公共企业应更严格监管,部分可收作公营,金融地产投机必须压抑,***重新扶助工业,使之提高技术水平和扩大就业机会,改革税制和实施较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必要时可运用弹性较大的‘所得政策’,使社会财富更加平均。一句话,在过渡时期内,香港应实行半民主党改良了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些意见与香港的现实状况十分相近,可见当时很多人的见解十分精辟,也可看出中央***的确很大程度上听取了香港的民意。但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香港回归会带来资本流失等弊端,甚至提出中英签署协议,九七之后由英国继续统治,这被讥讽为殖民地中唯一一个不想脱离殖民统治的地方,显然这些意见不可能被接受。另外一些人则从技术角度探讨未来的政治架构,提出了建立城邦式政体,或者与大陆建立联邦共和国之类。这些意见和其他人的意见存在一个共同点,即认为未来中国会在香港实行社会主义,并且实行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这是他们的一个基本判断,因而有些人就从这个判断出发,为了保护香港的现状,就提出了这种标新立异的方式,而前面提到的比较到位的意见,其实也同样认为很快香港也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只是希望中间有个过渡而已,可见港人当时并没有完全领会“一国两制”的所有内涵。

第二本书出版于1987年,前一年台湾政局获得了一个很大改变,即一党独大局面的结束,标志事件即是民进党的突然成立。在这一年里,台湾还举行了地方性的选举,该书作者赴台湾采访这些事件的时候采访了这些党外人士和国民党革新派。这个时候,国民党刚刚得到“小败”,得票率首次低于70%,而新成立的民进党则获得了30%多一点的票,立法院议席上涨了一倍,达到12个。而国民党虽然拥有300多个议席,但由于很多是代表大陆的不可重新选举的立委,他们年纪已经很大无法出席会议,实际上能发挥作用的只有100余人,因此民进党的小胜在国民党很大的震动。通过对这些人物的采访可以看见当时党外人士和革新人士对台湾民主进程的一些看法,基本上都肯定国民党正在改革,并逐步放宽政治参与的限制,但由于立场的不同会被这一变化持或批评、或欢迎的态度。对两岸统一的问题,很多人有一个模糊的共识,即两岸会统一,也认同中国,但不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在涉及现在是否需要统一的问题上,就出现了分歧,有人主张不必现在谈或者说是不具备条件,有人则非常希望统一,前者一般体现在党外人士身上,他们在要求“自决”的同时,已经开始往独立的道路上走;后者则在统一问题上立场鲜明,但有的是出于对大陆的感情,有的则是对国民党纲领的遵守。

通过看这两本小册子,可以总结出当时港台人士的一些特点。比如说本位主义,很多人看到港台与内地经济政治条件上的不同,特别是看到大陆的落后,认为回归中国或者与大陆统一,会导致不协调,影响自己的发展,因此生发出一种优越感,并要求内地实行改革,按照港台模式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他们的自大倾向,他们认为自己代表了先进的发展模式,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大陆,香港人就认为通过回归可以为大陆的政治改革提供范例,台湾党外人士则认为自己的民主运动也可以推动大陆的民主化,可历史并没有照他们的路线走,因为大陆有自己的改革路线,尽管其中也存在一些障碍,但毕竟还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但是这种想法却根植在港台一些人的内心深处,包括领导人在内,比如马英九的所谓大陆民主化后才可谈统一之类,认为自己的政治制度优越,两岸存在制度上、经济条件上的鸿沟,因而统一暂时不具备条件,等等。这些都是运用现实的眼光看到回归或统一问题,但却忽视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历史传统,特别是中国人十分强烈的大一统观念,看不到这一点,就理解不了大陆为何如此积极的追求统一,而那些长期经受“欧风美雨”洗礼的港台人士恐怕对此领会的不是很深刻。当然,政治是现实的,总有很多利益诉求在里面,并且不会摆在台面上,他们到底有什么真实想法,恐怕还得继续观察,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认识上他们确实与大陆有所不同。还需提到的就是,当时港台对中央***提出的“一国两制”普遍没有深刻认识,港人觉得这是马上实行社会主义的意思,因而感到恐惧,台湾人则认为根本不可能在台湾实行,因为这会带来大陆对台湾的统治,就像国民党迁台时那样。显然这些并不符合事实,虽然一国两制会对现状有一些改变,但应该看到,总体来说改变并不大,或许这里面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去发掘,但良好的沟通肯定是必要的,当时大陆对港台也很难说非常了解,其制定的政策也并非全都完全正确。不过很值得高兴的是,这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大陆对港台的研究日趋深入,对台政策也日趋灵活,两岸的互动也渐渐走上正轨,或许误解会在将来渐渐消失。

《五星旗下的香港--香港前途问题探讨》

作者:曾澍基 等 编者:香港前途研究小组

目录:

编者的话

改造现状的考虑

曾澍基谈香港前途

回归与挑战

乱世出枭雄

“九七”评论

资本的恫吓

地球不是绕着香港转的

论一九九七

香港市民大可放心

有关香港前途问题的几点讨论

香港城邦刍议

特别行政区

“九七”思索

曙光图书公司1982年9月

《台湾的未来--深入台湾专访革新派》

作者:[日]户张东夫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专访革新派

国民党应该想一想了!--康宁祥谈台湾前途

两岸谈判还不是时候--谢长廷谈台峡统一

国家前途应有百姓决定--林正杰谈海峡两岸问题

党外组党乃大势所趋--党外人士谈台湾政情

民主进步党算是成功了--彭怀恩谈台湾选举

国民党必须大幅度改革--赵少康谈国民党改革派

台湾定要突破政治瓶颈--简又新谈国民党改革

国民党难道是合法的吗?--江鹏坚谈新党未来

被访人物简介

第二部分:台湾政局的转变(1985年底至1986年底)

剖析台湾地方选举

党外面临重大选择

国民党容许新党存在吗?

改革会继续下去吗?

突破政治僵局--台湾政局变化大事记

后记

广角镜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12月再版(1987年6月初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