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中國武將列傳(上)[转]田中芳树《中国武将列传》之批判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36:05
  • 65

转贴的:田中芳树之批判

风信子2003 2004-11-21 19:57

http://forum.lnnu.edu.cn/printthread.php?t=62970

在人类社会发展到“网络普及”这个阶段的时候,伴随出现的除了“论坛”“免费下载”外,还有名为“网络文学”的衍生物。“所谓网络文学不过是YY的产物”可以说几乎成为了一种共识,而“YY”这玩意无外乎腰部以下与脖子以上两种,这方面大陆乃至整个两岸三地的网络写手们都深深的打上了两个人的烙印,那便是国产的黄易与倭产的田中芳树。

黄易几乎被公认为是现代“玄幻”这一流派的开山始祖,“赌场”“妓院”“男女双修”“强者对战”等黄易商标一般的经典桥段通过无数网络写手的键盘在无数网络YY小说中以更换主角名词的形式不断再现。不仅仅是玄幻,即使是网络奇幻文学也开始了黄易玄幻武侠化的风格。

如果说黄易的影响是战术层面,那么田中的影响则更多的是在战略层面上。随着田中芳树这个倭产非国民的《银河英雄传说》通过盗版、网络等各种非正式手段登陆大陆,其风格迅速拥有了大量的拥护者。在扣除与其他倭产作家的雷同之处后,田中芳树的特征大致还有如下数种:剃刀一般的辛辣毒舌、莫名其妙的比喻、大惊小怪的感叹与貌似恢弘凝重的历史感。

前面3条模仿起来相对困难,而“恢弘凝重的历史感”则相对容易仿制的多,只要套用那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作到“看上去很壮观”了……怎么说呢,大概就是那种“西元某年某月某日,红茶魔术师的9号马甲被处以永久关押的制裁,虽然当事人对此缺乏必要的觉悟,但该事件却对以后历史洪流的走向产生了些须的影响,那是距离光棍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所发生的事情”的风格。总之,就如同鱼雷艇配备了51CM舰炮一般,“后世历史学家”们如同雨后的蘑菇一般在低成本的网络架空文学中长了出来。

啊,真是不好意思,似乎快写成文学评论了,那么赶紧把话题转一下……作为一个狂热的中国历史爱好者,史记三国中的英雄们不但于架空小说隐隐发亮,田中芳树也写过大量的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中国历史小说,如《凤翔万里》《红尘》《奔流》《海啸》等。就某种程度而言,也正是由于田中的努力,如陈庆之这样的人物才成了可与冉闵相提并论的网络超人气英雄。

虽然本人对中国历史的爱好以倭人的视角而言可以说是狂热,但田中芳树说到底也不过仅仅是个半瓶醋的中国历史的爱好者,距“中国历史学者”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其一系列著作虽然有的也达到了“真的是日本写的书吗?对中国历史的了解简直比我还多啊”那样的地步,但是说到底也还是小说家言,其文学价值远远的超过了史学的价值~毋宁说只能作为文学书而非史学普及的教材加以使用。而田中的准历史研究文《中国武将列传》可以说就是这点的具像化。

《中国武将列传》的前身是《中国名将之条件》,乃是将田中与陈舜臣的对谈整理而成。打个比方,如同两人在QQ上进行kuso对谈,临下线前其中某人说“啊,这真是人品而厚道的对谈啊,如果不在论坛上发表真是可惜啊”,于是QQ记录就公布了那样。而后田中芳树又以该对谈中总结的“名将之条件”为基础,从中国历代武将中选出百人加以列表,这便是《中国武将列传》的策划了。

正如田中成名的《银河英雄传说》所表现的那样,田中本质上是个带有相当隐蔽性的主观主义英雄史观论者。田中本人在《中国武将列传》的《结语》部分也通过“大多会将民众心中,希望能够见到英雄出现的心情忽视,因此我认为左翼的历史观一定很难获得多数人的认同”的发言对此予以承认。主观主义英雄史观论~或者说YY~毕竟是网络或网络文学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倒也没什么好特别加以批判的。

总之,无论是否为“出了人性的弱点”的“悲剧性的角色”,至少在《中国武将列传》“我这回所举的全部都是英雄”这点上大致不错……不过田中是否真的做到了自己在逻辑上的完备呢?田中所列举的“中国名将之条件”包括如下数点:

将登上帝位的人物除外;将身为文官,在政治上的实绩较军事上的业绩来得更大的人除外;将清朝灭亡之后,近代的人亦除外; 避免特别执着于某些特定的时代。此外,田中还给出了中国古代武将的最高标准:“抵抗北方强大的异民族侵略,守护中国人的自尊和独立性的人”与“在现实上成功地统一天下,以及重新让和平恢复的人”。以此为标准,田中制作出了如下的中国名将列表:

春秋时代(四名)

一、孙武

二、伍子胥(名员)

三、范蠡

四、赵襄子(名无恤)

战国时代(八名)

五、吴起

六、孙膑

七、乐毅

八、田单

九、廉颇

十、赵奢

十一、信陵君(姓名为魏无忌)

十二、李牧

秦时代(三名)

十三、白起

十四、王翦

十五、蒙恬

楚汉争霸时代(三名)

十六、项羽

十七、张良

十八、韩信

前汉时代(七名)

十九、周亚夫(父为周勃)

二十、李广

二十一、卫青

二十二、霍去病

二十三、赵充国

二十四、郑吉

二十五、陈汤

后汉时代(八名)

二十六、邓禹

二十七、冯异

二十八、岑彭

二十九、马援

三十、班超

三十一、曹操

三十二、关羽

三十三、周瑜

三国时代(三名)

三十四、司马懿

三十五、陆逊

三十六、邓艾

东西两晋时代(五名)

三十七、杜预

三十八、王濬

三十九、陶侃

四十、祖逖

四十一、谢玄

南北朝时代(六名)

四十二、檀道济

四十三、韦睿

四十四、杨大眼

四十五、斛律光

四十六、兰陵王(姓名为高长恭)

四十七、萧摩诃

隋时代(三名)

四十八、韩擒虎

四十九、刘方

五十、张须陀

唐时代(十二名)

五十一、李靖

五十二、李勋

五十三、秦叔宝(名琼)

五十四、尉迟敬德(名恭)

五十五、苏定方(名烈)

五十六、薛仁贵(名礼)

五十七、王玄策

五十八、裴行俭

五十九、高仙芝

六十、郭子仪

六十一、李朔(父为李晟)

六十二、李克用

五代十国时代(二名)

六十三、王彦章

六十四、周德威

宋、辽、金时代(十三名)

六十五、曹彬

六十六、杨业(小说中称为杨继业)

六十七、耶律休哥

六十八、穆桂英(女性)

六十九、狄青

七十、宗泽

七十一、岳飞

七十二、韩世忠(妻为梁红玉)

七十三、宗弼(女真名为兀术)

七十四、虞允文

七十五、孟珙

七十六、完颜陈和尚(名彝)

七十七、张世杰

元时代(三名)

七十八、伯颜(八怜氏族)

七十九、郭侃

八十、扩廓帖木儿

明时代(十名)

八十一、徐达

八十二、常遇春

八十三、姚广孝(法名为道衍)

八十四、郑和

八十五、于谦

八十六、王守仁(号阳明)

八十七、戚继光

八十八、袁崇焕

八十九、秦良玉(女性)

九十、郑成功

清时代(九名)

九十一、多尔衮

九十二、明亮

九十三、杨周春

九十四、李长庾

九十五、关天培

九十六、僧格林沁

九十七、李秀成(太平天国)

九十八、石达开(太平天国)

九十九、刘永福

就如同田中本人一样,该列表也充满了半吊子、二把刀、自相矛盾与莫名其妙。

八十三位的姚广孝、十七位的张良与第三位的范蠡等人之所以留名于历史,主要是以“有能力的名丞相”而非“有能力的名将军”,他们的出现本身便与“将身为文官,在政治上的实绩较军事上的业绩来得更大的人除外”的“名将之条件”存在着极大的矛盾。

至于“避免特别执着于某些特定的时代”这一标准,田中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倭人读者~事实上大陆从没发行过他的正版书~能够接触到三国、史记以外的中国历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那些“归属于神话传说领域的要素实在太强”的春秋以前的人物舍弃,于是有名的太公望吕尚就被砍掉了。虽然号称是因为“他在史实上无法判明的事情还不少,因此也只好将其舍去了”,但却把第六十八位的穆桂英这个正史上几乎没有记载的名小说人物放了进来,实在是很莫名其妙而自相矛盾的事情。

如果说是因为穆桂英是“虚构世界中的超级女英雄”,那还不如把第七十二位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正式的收录进来更为合适,而加入了“虚构世界中的”英雄穆桂英而没有真实历史中的杨延昭,也是一件令人感到困惑的事情。

“抵抗北方强大的异民族侵略,守护中国人的自尊和独立性的人”与“在现实上成功地统一天下,以及重新让和平恢复的人”这两条最高标准,根据田中自己的发言,是至少要满足其中的一条,而如果认真考察起来,他的百人列表几乎大部分都不符合该标准:混战的军阀、异族的武将、汉奸们……为了彻底的让读者们昏头,他又于《光荣与寂寥 前汉时代》追加了新的标准:

“这个C呢,我认为是对部下及兵士仁慈,并受到兵士们的爱慕,获得他们深厚的信赖,甚至愿意为这个人而死。再接下来的D,我认为是不犯秋毫。在读了中国的历史书后,我发现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情呢?其实就是掠夺以及虐杀等有害民众的行为。我认为中国的军队其实并不限于中国,只要是军队,就可能会出现掠夺物资,以及虐杀非战斗人员的行为,而D的条件就是不做这些行为。如此一来自然能够得到民众的信望,因此C和D两个条件也是不可分的。”

条件C与D被田中认为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他在《结语》部分更是通过“应该都能够满足“不危害民众”,以及“爱惜士兵”这两个条件的人,因此以后大概也只能把范围定义于此了”而把其作为评价名将的唯一标准。但这带来的更多的逻辑问题。

首先,如果仅仅是满足“不危害民众”以及“爱惜士兵”这两条就可以成为名将,那实在是很本末倒置的说法,毋宁说是“在创造出一个个华丽魔术般军事奇迹的同时,还能作到不危害民众与爱惜士兵,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名将”。

其次,田中真的是贯彻了“爱惜士兵”标准吗?“由于他对部下并不优厚,因此也就只好让他落选了”,田中因此而砍掉了三国时代的人气武将张飞,而第二十二位的霍去病虽然能力相当的出众,但却远远算不上“爱惜士兵”,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再次,田中真的是贯彻了“不危害民众”的标准吗?总的来说,田中在“掠夺物资,以及虐杀非战斗人员”方面是个很严厉的道德家,甚至还说出了“危害民众者即为恶”那样的台词,可在他的名将列表中,这样的“恶人”的确出现了很多。比如第13位的白起一口气屠杀了40万的赵国战俘,明显是“虐杀非战斗人员”;而第55的苏定方、第59的高仙芝、第62的李克用、第73的完颜宗弼、第78的伯颜、第91的多尔衮、第96的僧格林沁等也绝对不是那种“不危害民众”的模范人物。

最后,田中芳树在其他标准方面又如何呢?

在对第84位的郑和,他的评价是“他是在西元一四○○年时率领着二万数千余人来到非洲的,光是这样的统率力,就足以称为名将了”,类似的评价也存在于第59的高仙芝。也就是说,田中很大程度上把名将的标准降低到了“带领部队进行大远征所体现的统率力”那样的程度,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于倭露战争期间,在一路上所有港口几乎都被英国封闭的情况下,带领着士气涣散危机重重的大舰队,完成了从波罗地海到对马的大远航的露西亚海军提督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中将,不也成了“统率力的名将”了吗?

田中还多次因为“这个人又不曾指挥统率过大军”而把很多人物从名将列表中清洗掉,仅仅他本人提到的就有沈光、赵云等,而如第44位的杨大眼第63位的王彦章等人物也不过是那种武艺高强的先锋猛将而已,算不上什么统帅大军的全局名将。

不仅仅是在名将标准上暧昧不清,在一些细节上田中芳树也充分展现出自己半吊子历史爱好者的一面。

田中在《中国武将列传》中最出名的那个漏洞是对汉武帝的评价,把“黩武”写做了“渎武”,还分析说“所谓‘渎武’的说法,指的就是亵渎了武这个字的君主”;在对郑和的介绍中,也犯下了“所谓的三宝本来是宦官的通称,但后来几乎要成了郑和的别名”那样的常识性错误。明明是无来由的发言,还能如此振振有辞的婉婉道来,这实在是很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在《结语》部分,田中还特意的提到了“有身为宦官而以武勇驰名的人”,那就是作为名将候补的宋的秦翰与前秦的张驰。

田中对秦翰的记录是“根据中国所出版的宦官传里所记载,秦翰……在他的生涯中,一共征战四十九回,曾二度大破契丹的军队,立下相当的功名,还曾有七十多次未着甲胄而与敌人作战的经历。”不过在与《宋史》《资治通鉴》等史料加以核对后,我发现所谓“七十多次未着甲胄而与敌人作战”实际是“翰不解甲胄七十馀日”,而“一共征战四十九回”则是“前后战斗,身被四十九创”,因此我很怀疑田中是否真的核对过二十四史等原文,亦或只是根据《中国宦官大传》什么的三、四手资料来进行研究的。

而张驰这个人就更是无名的小人物了。无论是名声或功绩或实际能力,唐的杨思勖、杨良瑶与宋的窦神宝、王继恩、张崇贵、张继能、全彬、韩守英等宦官武将们都远在张驰之上,为什么单单只提出一个张驰实在是很让人奇怪。

前面也说过,田中芳树本质上是个爱好历史的小说家而非喜欢写小说的历史学者,因此他在所有作品中都有那种华丽的风格。当然了,这也对读者们的YY胃口,出版后也会比较好卖,这是个简单的经济互动关系。

《中国武将列传》也不例外,为了追求那种华丽而富有戏剧性的历史片段,田中收录了大量的为一般国人所不知晓的武将,如 “借用了七千尼泊尔骑兵,再度带兵回到玛卡达国向篡夺者阿尔裘那挑战”的第57位王玄策;“中国的武将与十字军的骑士展开了作战”的79位的郭侃等。了解这些武将的事迹的国人据我所知不是很多,我也不知道田中芳树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这些人物的……不过能了解到这些隐藏在历史角落里的武将的事迹,也应该是很有趣的事情。

在这部分,田中出色的发挥了自己被“华丽”“幽雅”“热血”等混合气涨得满满的煽情小说家的功力,例如对王玄策的描绘:

“ 背靠着万年冰雪的喜玛拉雅山、立于尼泊尔骑兵先头、在辛都斯坦平原上奔驰的中国武将之姿,我等可以想像。只是归国之后的他,并没有再度出世,而是在宫廷的一个房间里默默地写作《中天竺行记》一书。冬日长安,停笔望向窗外,铅色的天空粉雪无声无息地飘落,一面哈着热气的王玄策心中在想此在么呢?而到了老年,他是否又会对着孙子们道往昔,说说那永不会落雪的遥远南国的故事呢?”

这段文字可以说是田中风煽情的经典桥段,即使如笔者读完后的一瞬间也产生了“实在令人神往啊!”那样的感慨。顺便提一句,听说田中还真的以这段历史于2004年10月21日刚发售了新作《天竺热风录》,实在是很期待其中文版的放送。

不过就另一方面而言,为了追求这种华丽的效果,田中也经常的使用些并非严谨的史料。例如对第25名的陈汤的介绍,“在接连下来的战斗中,陈汤曾有与奇妙的敌人作战的经验,那就是以密集队形作战、带有红或金色毛发、青蓝眼睛的重装步兵团。”陈汤遭遇的那“鱼鳞阵”的敌人不是罗马流亡军团已经基本得到证实,而即使那真的是传说中的罗马人,那么亚平宁半岛的罗马人也是以黑头发为主,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有红或金色毛发”那么华丽的场面。类似的状况还有很多。

既然《中国武将列传》如此半吊子而二把刀,那么其是否还有值得内参的意义呢?我的答复是肯定的。首先,从中多少可以了解到一些原先比较陌生的人物,如陈庆之王玄策郭侃等;其次,通过别人的视角来返过头审视自己本国的历史,就如同《外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是如何看待我国近代史》那样的书,看看倭人将我国历史与他们自己历史加以比对,也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最后,作为一名小说家,田中虽然算不上“伟大”,但至少也能达到“优秀”的地步,即使不作为史料而仅仅当作小说,《中国武将列传》也是那种可以让人一口气看完而不感到疲惫的精彩读物,无论怎么说都是值回票价了。如果读者们还能进而对历史产生兴趣,那就真的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