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的思想
(俄)高尔基著,余中一、董晓译,作家出版社,1998
这是由林贤治先生主编的《曼陀罗译丛》之一种,作者是曾经在国内大名鼎鼎的高尔基,那个在暴风雨中呼喊的“海燕”。这本书颠覆了高尔基在我心目中固有的形象,原来一直为正统所尊崇的高大全的高尔基,竟然有这么多“政治不正确”的文字!非常感谢译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别样的窗子,更加真实的了解高尔基,更加真实的了解影响世界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此时,“革命”已经成了革命的对象,“告别革命”早已成为众声喧哗的话题。比照高尔基所处的时代,思想在此反而显得有些弱小,远远比不过权力和金钱。
主编林贤治先生在总序中说:“对于知识分子作家来说,只有当他因广泛的社会关怀而获致多方面的刺激,其自主的开放的思想意识,才需要有相应的多样的体裁、技法和风格。任何创造都是一种抗争。在这里,与激情相伴随的不驯的思想永远居于首位,因为只有它,才可以使作家的知识分子角色得以保持而不致丧失。在此之前,我们简直没有权利奢言艺术的纯洁性。”(p3)高尔基先生的45篇文字,完美的体现了这种不驯的思想,追求正义和自由,对于暴力、权力毫不妥协的抗争,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深刻的解剖与批判。
在文字里,高尔基先生用一种和鲁迅同样严肃的目光锐利的审视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用毫不留情的文字去斗争和抗议,维护自由和正义。在那些充满激情的文字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民族、国家深切的爱和深深的忧虑。他也如同鲁迅描绘国人的劣根性一样用直接的笔触写出俄罗斯人的劣根性:“这是地球上罪孽最为深重的,最肮脏的人民,他们分不清善恶,被伏特加灌得晕晕乎乎,被***的暴力变得非常丑陋,既残酷得不像话,同时又令人不可思议的善良宽厚,说到底,这还是天才的人民。”(p118)甚至由此发出“俄国无依无靠到了何等地步!”(p155)的呼喊。对于执政者,高尔基也用怀疑的目光长久的凝视,深刻的揭露“这不久前的奴隶一旦获得了充任别人的主宰的可能性,就变成了最肆无忌惮的专制者”,多么直接而令人警醒的文字!
关于高尔基的这些文字,一度是苏联文学史上失踪的文字,其原因就在于他极力揭露和批判的权力,那腐朽而扮身正义的权力***的举起了检查的剪刀,将高尔基裁剪成了权力所需要的文学家的典范。古今中外,***下文学家和艺术家的遭遇是何其相似啊。中国的鲁迅先生,“其精神遗产依其固有的价值,已然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本。这样的资本,同样可以垄断,可以流通,可以随机利用。”(林贤治,《午夜的幽光》,p25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还有一长串的世界各地的流亡者,莫不如此。
忽然想起储安平,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失踪者,他也在类似的政治和历史格局里主编过《观察》,同样的具有不合时宜的思想,结局却远远不如高尔基幸运。这是中国的悲哀吧。
2008年6月10日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4:34:1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