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小树林边《幻境里的一抹温馨》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29:30
  • 85

对于法国戏剧,我们并不陌生,尤其对法国戏剧最昌盛的古典主义时期时候的法国戏剧,更是耳熟能详,诸如高乃依的《熙德》、拉辛的《安德罗玛克》、莫里哀的《吝啬鬼》《唐璜》、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等等。然而,对于20世纪以来的法国戏剧,除了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外,知之甚少。

在当今法国戏剧界,著名的剧作家、演员兼作导演,并担任法国著名剧院圆点剧院(Theatre du Rond-Point)院长的让-米歇尔·里博便是一位知名戏剧家,其著名代表作《小树林边》和《无动物戏剧》,其中《小树林边》是比较早的作品了,1976年在雷卡米尔剧院上演的,获得了全法U赛大奖和戏剧娱乐奖。

《小树林边》是个完整的剧本,只有四个人物,母亲、油漆匠、女仆和母亲死去的情人的灵魂。这个剧本并没有很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矛盾,没有场景变化和时间的变化,是在同一地点(房屋里),且在同一天内(实际上就是一个下午,只有五六个小时),几乎可以说是严格按照了“三一律”的标准啦。(当然剧作者肯定不会那么死板地遵守古典主义的那一套啦,这可能只是个巧合而已吧。)

剧本讲述的是母亲布琳卡一直在焦躁不安地等待儿子的到来,在等待的过程中和油漆匠絮絮叨叨讲述她的儿子的一丝情况,这中间她死去的情人,儿子的父亲的灵魂出现了,和她探讨儿子的问题,然而到故事结尾处才发现事实上她儿子五岁时就已溺水死亡了。在这闲聊期间油漆匠一直在粉刷房间,把白色的墙涂成了灰黑色,直到最后母亲去世,房间正好涂完。

故事看上去似乎有些平淡和荒谬,但整个剧作却充满忧伤、悲观、空虚、无聊、压抑的色彩,具有深刻的哲理,让人深思。油漆匠在剧中起着一个象征的作用,他把白色的墙壁涂成沉重的灰黑色,象征着死亡的来临,一点点,直到最后全部涂完,母亲也死亡。

布琳卡她始终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忘记了儿子和情人的死亡,忘记了过去的一切。她只是一直生活在自己对过去的记忆和幻想里。当看到剧本将结束的时候得知,她们一直在讨论的中心话题——汤姆,在他五岁溺水身亡时(虽然感到震惊,但作者把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让正深受其害的母亲说出口,却使我感到有一丝不满,看后倒觉得如果是让这个事实从辛妲口中说出,使这个一直沉浸在幻想和记忆中的母亲被迫拉回到现实中来,那样产生的震惊和悲剧感可能更为强烈),突然产生一种被骗的感觉,随后心里又升起一种莫名的悲哀,同时也让我想起了素有“悬疑大师”之称的希枢柯克的一部力作《精神病患者》,在这部影片中,当观众一直在猜测母亲到底是个什么人时,导演却最终告诉我们她其实早已不在人世。而之前关于那人人的一切评说只不过是主人公的一种幻觉和记忆而已,是主人公幻境意识里的一抹温馨。

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过士行评价让-米歇尔·里博的戏剧是“纯粹的、荒诞的,而其悲剧性是恻隐的、含而不露的、极其内在的……”让-米歇尔·里博非常推崇达达主义的思想,无论是他的剧本写作还是导演手法,都深深体现了后现代派达达主义的风格,这也使的其作品深受法国年轻人的喜爱。法国最大的权威报纸《世界报》曾在经济版这样评价《无动物戏剧》“当今世界糟糕透顶、疯狂不堪,那么就去看看里博的《无动物戏剧》吧……”。

下面把让 - 米歇尔·里博的一些生平和创作资料分享如下:

剧作、演员兼导演,让 - 米歇尔·里博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艺术家庭,自幼从事戏剧艺术,青年时期便结识画家热拉尔·加鲁斯特,并与后者共同创立帕利乌姆剧团公司。年轻的剧团经常在巴黎的蒙巴纳斯的一家剧院演出。他枪在印刷成书之前,早已把阿拉巴尔的《芭拉巴斯的抒情小诗》搬上舞台。

他的第一部剧作《强壮的草莓》,创作于1970年,在布吕耶尔剧院上演,获得连续八年的票房佳绩。以他为核心聚集起一批年轻演员,靠着这些年轻人他排演了两部剧作《无花果应该瓜熟蒂落了》和《我是一块牛排》。自此以后,他便开始兼做演员和导演。应让·梅居尔的邀请,他在巴黎城市剧院排演了《为了一杯茶的奥德赛》(1973年)和《雅克·帕拉迪》(1977年)。剧作《小树林边》,1976年在雷卡米尔剧院上演,获得全法U赛大奖和戏剧娱乐奖;在艾菲尔铁塔对面的夏乐宫剧院上演的《翁法罗斯酒店》荣获法国剧作家协会SACD最年轻演员奖。

1974年,他的公司和米歇尔·贝尔托的合并。在10年中,他们创作颇为成功,尤其是塞姆·舍帕尔的《西方真实》、与罗兰·图鲍尔合写的《争吵》。他和罗兰·图鲍尔的师徒合作关系一直持续到后者去世。从1984起,他改编并导演了几部作品,其中奥芬巴赫的《叹息桥》于1987年在巴黎剧院上演,《柜台短闻》于1994年在特里斯丹·贝尔纳剧院上演,该剧在1995年获得黑色幽默大奖,并获莫里哀戏剧奖的两项提名。

1997年至2000年,他一直担任法国剧作家协会SACD剧院的董事会主管。1998年,他在圆点剧院推演让克劳德·格鲁姆堡的《做梦也未尝不可》,并在法兰西喜剧院导演过拉比什的《聚宝箱》;后又于罗兰·布朗什合作排演了让路易·布尔东的《泰蒂》(1999),同年还导演了让玛丽·古里奥的《柜台新短闻》。他的公司还联合制作了不同的演出,其中有科皮的《不速的拜访》(1995)、恩宙·科尔曼的《姐妹灵魂》(1996)、《卓绝的安德鲁》(1997)。在电视领域,在80年代初,他和图鲍尔、古里奥、罗林、吉贝在法国文化电视台C***+ 台共同创办了两个标新立异的节目:《谢谢贝尔纳》和《帕拉斯》。在电影行业,他导演了三部长片,其中《每个人都为你服务》是与阿尔贝·杜邦戴尔、让·雅尼合作而成。

2000年,他在法兰西喜剧院排演了让-克劳德的《奥唐伯格的慵懒》,在枫丹剧院演出了凯斯·沃特豪斯的《杰弗瑞很受罪》。同年秋天,被推选为法国戏剧家协会主席。2001年,他编写《无动物戏剧》,并在特里斯丹·贝尔纳剧院上演,该剧获得三项莫里哀戏剧大奖:最佳创作、最佳喜剧、最佳配角喜剧演员。2002年,凭借他一生的创作和贡献,荣获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作为戏剧导演及剧作家,他更加推崇当代作品,他运用的诗体和幽默近乎荒唐,甚至将人引向绝望。他重视剧本和演员的互动关系,潜心挖掘戏剧语言的想象空间。2003年,里博又推出了他的戏剧新作《高低博物馆》, 一经出版则被译成多种文字; 由剧作家本人执导的舞台剧在2004、2005年及2006年度在巴黎原点剧院常演不衰。

里博先生在《无动物戏剧》一书的首页引用了斯莱特曼的一句名言:“我喜欢蹩脚可笑的故事,其精彩的结局是从头就开始的。” 这些独幕剧虽然篇幅短小,然而题材广泛,生动地反映了当代法国普通人生活的各个侧面; 笑料无处不有,但是在滑嵇、荒诞的背后,人们不难觉察出一些隐隐的悲哀。这一点无疑是作者里博的喜剧写作风格特点。另外在这种惨淡悲哀的喜剧形式下,难免总有一些耐人寻味的哲理。由此可知,里博对法国当代荒诞派戏剧大师尤涅斯库,贝克特等等的钟爱,他的作品无疑体现了目前法国当代荒诞派戏剧的创作,而他的喜剧创作功力也得益于法国19世纪末的喜剧大师乔治·费都(George Feydeau 1862-1921);他对费都的钟爱不亚于他对法国悲剧大师 让·拉辛 (Jean Racine 1639-1699) 的尊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