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傅佩荣解读论语第一次读《论语》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27:55
  • 67

这是我第一次读《论语》。我不喜欢孔子,因为他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我听于丹讲过一点,觉得太矫情,也不喜欢,就象现在不看励志的书。但我还是花了两个礼拜,每天一小时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傅佩荣解读论语》,就象平时也会读些晦涩的专业书和英文书。

这是第一次相对完整地了解孔子中庸之道的价值体系。我发现,无论了解还是不了解,喜欢还是不喜欢,自觉还是不自觉,这个体系中的大部分,或者说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构建了我的价值观,这是几十年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结果,即使我没有选择过。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温,良,恭,俭,让”,要温和,善良,谦恭,俭朴和礼让;不要无所事事,“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学习要追求效果“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财富固然重要,取之有道更重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其实我是不知道如何以“不道”的方式获得,就象说不犯错其实是因为没机会,呵呵);实际行动比夸夸其谈重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等等。现在我明白为什么会觉得于丹矫情,明明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一部分,被她粉饰成啥样了。当然里面也有厌恶的,礼和政这两部分,我通通略去。“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我将其定义为愚民政策,但是,工作时我用类似的逻辑教育别人,心里却想着真虚伪。

孔子没什么个性,挺啰嗦的,同样的意思总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表达。“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除了音乐还算喜欢,没看到其他的爱好,或许那个年代娱乐比较匮乏。在他的体系中,“乐”的地位挺高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算是生活目标之一。这一块好像不怎么被推崇,否则现在国民的整体欣赏水平会大大提高。虽然“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也赞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他乐啥呢?圣人的生活挺无趣的,那么多认同或者必须认同,有形或者无形的框框,考虑这考虑那,除了在各国间云游辅政,教育学生,还要不停地回答问题,没多少自己的时间,难怪要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办法,这就是所谓的“在其位,谋其政”。

看自己,中庸之道根深蒂固,很难改变了。我还是不喜欢孔子,希望能再开阔些,更自由些,有时我也觉得自己挺无趣,是什么样和想什么样总是存在着差异。有时有种想象,如果有特殊的才能,有种特别奇怪的个性,有些怪异的问题,生活会是什么样?如果可以定制不同的生活,不喜欢再回来,又会是什么样呢?可惜生活不是游戏,过去了就过去了。

啰嗦了一堆,必须承认2500年前,孔子开发的这套系统,渊远流传至今还焕发着勃勃生机,不是一般的伟大。

再说说《傅佩荣解读论语》这本书,只有古文注释和直白的翻译,不够有趣,如果对《论语》感兴趣,建议读其他版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