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Les Bienveillantes - Prix Goncourt et Prix du roman de l'Académie f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27:50
  • 65

《复仇女神》是一本很奇怪的书,作者乔纳森•利特尔(Jonathan Littel)是个美国人,1967年生于纽约,以前没有发表过文学作品。但是这部小说2006年刚在法国的伽利马出版社出版,就在巴黎引起轰动,销售势头极好,一时间里,大家似乎都在谈论这部厚达900页的“砖头”书。几个月之后,又有奇迹再现,这部由外国人写的小说,居然一举夺得了2006年的龚古尔奖和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这两项大奖,确实令人大跌眼镜。

不过,如此之厚的小说,一般读者可能都没有勇气把它读完。因此,我作为有意志力把他翻译完的人,有必要在此对小说的情节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小说情节并不太复杂,主要讲述“我”马克西米连•奥尔(简称马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些行为以及思考。1941年,入侵苏联的战争打响后,他作为一个党卫军军官,首先随同节节胜利的德国国防军来到乌克兰,在党卫军的各个先遣队里工作,参与所谓解决犹太人问题(实际上就是灭绝犹太人)的特别行动,在那里,他违心地执行元首希特勒下达的灭绝令,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屠杀行动,尤其是令人震撼的基辅大屠杀。

后来,随着德军在苏联南方战线的一路挺进,马克在1942年先后进入了克里米亚和高加索地区,转而从事情报收集工作,由于在鉴别高加索山区某些民族是否属于犹太人种族的问题上,他的意见跟上级的屠杀意志格格不入,被“报复性”地调到死亡之城斯大林格勒。

在严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马克负责收集关于德军官兵精神状态的情报,也经历了殊死的巷战,最后中了俄国狙击手的冷枪,负了重伤,终于得以在1943年1月底德军即将全军覆没的最后时刻,撤离斯大林格勒。

在德国养伤期间,马克四处活动,想调动到法国去,但最后却留在了党卫军帝国领袖的私人参谋部,负责“集中营中外国犹太人囚徒劳动力资源”的问题。为此,他先是去了波兰,视察了奥斯威辛等著名的集中营,而集中营触目惊心的黑暗的内幕,更是促使了他进一步反思战争的实质。1944年春,马克被派往了匈牙利,去那里解决帝国最需要的犹太劳动力问题。无论在匈牙利、德国、波兰,他都处理不好与高层之间微妙的矛盾,跟当局弄得很僵。最后,他在苏军攻到奥斯威辛前的最后一刻,即1945年1月从波兰返回柏林。

在英国军队对柏林的一次空袭中,他头部受伤,便趁机休假,离开是非之地,去他姐姐位于波美拉尼亚的乡下屋子静养。在姐姐空荡荡的家里度过充满性幻想的多天之后,好友托马斯找到他,他们夜行晓宿,历经艰辛,突破了苏联军队的封锁,返回了柏林。在柏林即将陷落的时候,元首希特勒亲自向他以及其他一些党卫军军官授勋,他在授勋仪式上咬了希特勒的鼻子一口,结果被抓起来,等待枪毙。但他趁着敌军的炮火逃了出来,最后,杀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托马斯,换了后者的假证件,逃过了敌军的检查,去法国生活了。

《复仇女神》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党卫队中高级军官的自白,是主人公对罪恶的战争,对卑劣的人性的深刻反思:这也正是小说的主题意义所在。

第一,它直接揭露了纳粹德国犯下的一系列罪行,尤其是战争中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罪行。主人公在几次突击灭绝行动中的行为,还有他在几个集中营中的活动,尤其是在奥斯威辛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思所言,使读者得以从众多的细节上了解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真实内幕。

第二,主人公作为党卫军中的高层军官,跟独裁元首希特勒以及一些铁杆纳粹分子是有所区别的,他一方面要执行上级的命令,另一方面也有独立思考,对战争,对人性,对纳粹理论,对德国在欧洲的地位都有自己的想法。主人公因为多年里一直忠诚地为他所信仰的国家社会主义效劳,所以连连晋升,从二级突击中队长升到一级突击大队长,相当于从中尉升到中校,而且还得到了很多勋章,铁十字,金十字,等等。而且,他在斯大林格勒受了重伤。就连这样一个“帝国英雄”也对战争进行了反思,更说明希特勒发动的战争是一种滔天大罪。

第三,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详细活动经历,通过建立在详实历史资料基础上的虚构故事,为读者提供了党卫军的组织机构的内幕,尤其是通过党卫军帝国领袖希姆莱以及其他纳粹高官的言行,让读者十分形象地了解纳粹党内上层人物在大战中各个关键时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

小说中最精彩也即最惨烈的部分,是对纳粹在东方战场(尤其是在乌克兰的基辅),还有波兰境内的集中营中屠杀犹太人行动的描述,其屠杀场面的血腥,不但令读者难以忍受,连主人公自己也从生理本能上忍受不了。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在基辅屠杀几万犹太人的那次“大行动”。一开始,马克不愿意参加枪决行动的,能不去就赖着不去,后来实在无奈,才不得不奉命出场。但是,当他被上级喝令下到“万人坑”里,给那些没死的犹太人补上致命的一枪时,他也被众人集体的疯狂举动给传染了。其中写道:

我拔出手枪,走向一队人:一个很年轻的男子正痛苦地哼哼着,我把手枪对准他的脑袋,扣下了扳机,但是没有打响,原来我忘记了打开保险盖,我拉开保险,对着他的脑门放了一枪,他惊跳了一下,立即就闭嘴了。……我的目光遇上了一个漂亮的年轻姑娘,她几乎赤身裸体,却举止优雅,神色平静,她的眼睛里充满了一种巨大的忧伤。我赶紧走开。当我返回时,她仰面躺着,依然还没死,一颗子弹穿透了她的胸膛,她已经奄奄一息,漂亮的嘴唇在颤动,似乎想说出一个词,那双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我,那么吃惊,那么疑虑,受伤鸟儿的眼睛,那道目光射中了我的心,剖开了我的肚子,让一股木屑之浪涌出,我是一个平庸的玩具娃娃,什么都没有感觉到,同时,我真心实意想俯下身来,为她擦去额头上的土和汗,抚摩她的脸,对她说,一切都过去了,一切将变得更好,但是,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痉挛地朝她的脑袋开了一枪,无论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总之,不管是对她,还是对我,全都一样,因为,一想到这一片毫无理性的人肉之浆,我的心中就充满了一种无边无际的疯狂,我继续朝她开着枪,她的脑瓜像一只水果那样裂开了,这时,我的胳膊似乎脱离了我的身体,自己跑到了沟壑里,到处乱打枪,我跟在自己的胳膊后面追,让它等一等我,还有另一条胳膊,但是它不愿意等,它在蔑视我,把我甩在后面,独自朝着受伤者开枪,最后,筋疲力尽的我终于停下手来,放声痛哭。现在,我想,完了,我的胳膊再也回不来了,但是,让我大为惊诧的是,它又重新在那里了,在它原来的位置上,结结实实地连在我的肩膀上。

确实,是战争改变了人,是集体暴行让“天使”变成了“魔鬼”。

马克和他姐姐乌娜的一段对话,很清楚地说明了他对杀人的想法:

“你朝那些人开枪时,有什么感觉?”我毫不迟疑地回答:“跟看别人开枪时一样。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刻,谁来做已经不重要了。更何况,我认为,无论是看着别人做,还是自己做,同样都需要我责任心的介入。”——“但是,我们必须这样做吗?”——“是的,假如我们想打赢这场战争,那就必须这样做。”

可见,尽管作者对纳粹的暴行有保留和批评,但在整个荒诞的体系下,在疯狂的专制统治中,他无能为力,只能助纣为虐。

当然,作者如此深刻的反思,也促使了作为译者的我对纳粹的历史作了一种系统而又认真的思考,我希望,也会促使读者做类似的思考。

另外,在小说中,主要的虚构情节则关系到主人公的家庭生活,他与双胞胎姐姐的***关系,他的同性恋倾向,还有他可能犯下的杀害母亲的罪行,这些内容都写得很凶残,很直露,很野蛮,很有些豁出去之后不管不顾的劲头。

马克年轻时,父亲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失踪,很可能是战死了,母亲爱上了一个法国人莫罗,并嫁给了他。马克对母亲的行为很反感,认为她是背叛了丈夫。青少年时期,马克与姐姐乌娜有***行为,被母亲发现后,强行拆散,姐弟分别进入了寄宿学校。马克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党卫军,拒绝回家。姐弟之间一别八年没见面,只是在战争中的德国有过一次会面,那时她已经跟一个残疾的贵族作曲家结婚了,姐弟俩对生活的态度已经很有些不同。马克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负伤后,于1944年4月回了一趟在法国南方的母亲家,但就在他回家期间,他的母亲和继父莫名其妙地被人残杀。

主人公到底杀了还是没有杀自己的母亲,这一点在小说中始终是团疑云,从情节描写上来看,回忆很模糊,场面是断裂的,因为关键的细节被小说作者抹掉了。但是从逻辑上判断,从整篇小说中的种种影射,从小说题目的暗示,还有从两个如复仇女神一般的刑事警察的执意追捕来看,主人公应该是犯了罪了。早在被围困的斯大林格勒,马克已经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就几次回忆起中学时演出希腊悲剧《厄勒克特拉》,还有对复仇女神的想象:“阿特里得斯宫殿中的一场屠杀,恰如我自己家里血流成河。”不过,如果说他只不过把自己想象成希腊神话中的厄勒克特拉,那么,实际上的凶手也未必是他,他只是从自己的内心意愿上杀了母亲报了父仇而已。

在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马克曾经几次亲手杀了人:他曾在基辅的万人坑里执行过枪决犹太人的命令;他在行军途中亲自打死过一个在教堂中演奏音乐的老者;后来在柏林某高级旅馆的一个厕所里杀死了一个外国外交官;最后,甚至杀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托马斯,为的只是夺取后者的假证件,以便蒙混过关,在战后侥幸生存,不受国际法庭的惩罚。

从结构和语言上来看,小说的主要文学价值,一是以细节的真实提供了党卫军的黑暗内幕,二是以对希腊神话中“复仇女神”的影射,来构建一段个人的历史。而这一充满了奇特经历(死里逃生、千里归队、咬希特勒的鼻子)、异常性情(姐弟***、同性恋情、弑母案件)的个人历史,与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巨型的战争画卷,而在这画卷中,人性的刻画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小说写作在虚构情节方面,还有一个特点,即复调性格,双重身份。马克家有双胞胎历史,他与姐姐是双胞胎,姐姐(跟马克***后?)所生的是双胞胎,马克结婚后妻子又生了双胞胎。小说主题所影射的“复仇女神”,也可以被看成属于双胞胎(多胞胎)范畴,而小说中两个穷追不舍的刑事警察克莱门斯和魏塞尔,马克的保护人曼德尔布罗德博士和勒朗先生,一样可以被看作是同一个人物的两重性格。

另外,小说作者通过一些长篇对话,展开了虚构人物对当时社会现实中的各大政治问题、军事事件、战争局势、哲学思想、社会思潮的争论,有的段落(例如关于高加索各民族的语言特点和语系从属关系,还有关于某些山区少数民族的人种学划分和鉴别)颇有些卖弄学问的味道,给小说的历史背景补充了一些厚度,提供了一些文献资料。

小说的段落大多庞大繁杂,作者把各类对话都一块挤在一大段落中,对话之间只有一短横分隔,长篇的段落几乎不给页面留什么空白,让读者在阅读时望而生畏。

[美]乔纳森•利特尔著:《复仇女神》,余中先译,译林出版社,将于2008年12月出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