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只要在一起《只要在一起》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26:05
  • 65

在新书《大块文章中》,提到作协时,王蒙说,别的国家都没作协,要有,也是二三流作家们,为了保障作家的权宜而成立的,算是弱势作家的一个自我保护组织,有点像工会……不像咱中国,作协是个说不清的组织,和作家的权宜,似乎没多大关系,倒和别的,关系大一点。王蒙还说,其实,所有这些二三流作家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一流作家有影响力。所以啊,外国的一流作家,是不参加作协组织的。他不需要。(当然,这是他的大意。)

看完了法国作家安娜·卡瓦尔答写的《只要在一起》后,不妨套用王蒙上面那个句式,再演绎一句:所有中国70后80后作家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法国的一个安娜·卡瓦尔答!(当然这是我说的。)人家那才叫作品,那样的作品才感染人,打动人,让人真心敬佩!人家也是70年的,1999年第一本书出来(短篇小说集《但愿有个地方有个人在等着我》),就上了法国畅销书排行榜,直到2006年,此书还在榜上出没;2004年,长篇小说《只要在一起》一问世,法国再度掀起了卡瓦尔答热,有人甚至开始讨论,是否可以将该书列入“经典”……反观我们中国,现如今哪个70后80后作家有这等福气?没有。我们的作品炒作得很大,很响,但,又有哪一部作品,让人看了能如醉如痴、热泪盈眶?没有。

这之前,我有一阵子已经不太喜欢看大东西了。没有好小说。好多作品翻了翻,就搁在一边,不想看,也不愿看。费那么多神干吗呢,还不如看一部大片来劲。所以,曾经是文学发烧友的我,在看过很多现当代小说后,对中国的很多作家,失去了信心。我已经不太喜欢文学了。太费神,太没劲。任书本在床头堆积如山,也懒得翻它一下。我们的年轻作家中,聪明人很多,文字翻新的能力也很强,唯独有一点:这些文字堆积在一起,觉其聪明却不感人!

《只要在一起》,是我女儿在《看电影》杂志上瞄到的,这部小说已拍成电影即将上映,主角是她最喜欢的一个演员,看了介绍,她心一动,便把小说买回来了。她是80后的,却很少看中国的现当代小说(除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她说中国小说太烂,所以她现在买的多半是国外的书。上图书排行榜的。她的鉴赏力并不低,凡她在网上淘来的书,的确比我所见的国内小说要好过不知多少。也因此,我对她买来的小说总是充满期待。

《只要在一起》中译本是浙江文艺社出的。译者陈曦琳是卡瓦尔答的粉丝,五年前,她住在巴黎东郊一间小房子里,有幸读到了卡瓦尔答的第一本书,短篇小说集《但愿有个地方有个人在等着我》,立刻就被她简约、俏皮、轻灵的叙事风格迷住了,从此她就开始强烈关注起这个和她同属70后的法国女作家。没想到,五年后,她竟成了卡瓦尔答新书的中文译者。陈曦琳的译笔让人很喜欢,又机智又风趣,所有流行元素她都通晓,看了过瘾极了。

小说中的四位主角:嘉米烨,超瘦,27岁,学美术的,爱画中国画,自闭,厌食,自称为夜间空间规划人员,其实只是个勤杂工,打扫卫生的,和母亲关系很糟;弗兰克,34岁,天才的厨师,摩托车迷。热爱速度,胜过世上的一切;菲力伯赫,36岁,贵族出身,口吃症患者,历史痴迷者,是个动辄出错生活不能有一点变化的人物,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在博物馆边上卖明信片;波莱特,83岁,弗兰克的祖母。她交谈的对象是园子里的花朵,花朵边的青菜,飞飞停停的雀子,和她自己的影子。唯一的希望是外孙每周一次的探望。就是这样的四个人,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背景,看似完全绝缘的人,因为不同的契机,住在了一起,于是,故事就开始出现了。

1970年12月出生的卡瓦尔答,和我们的很多年轻作家一样,也有着大学文学系这样的专业出身,也和大多数70后作家一样,长时间靠打零工生活,做过招待、收银员、法语学习班教师、女性刊物专栏作者,还是一位单身母亲。她的这些经历,让她对底层生活了如指掌,她笔下的人物,都是融入不了主流社会的人物,或者说他们是卑微的小人物,每天为生存而活得苦不堪言,而且他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有着惨痛的过去:成长背景不佳,家庭关系僵硬,社会能力很差……可他们天性又都善良聪慧。住着住着,由绝缘变成有缘,由格格不入变成容忍默契,由反感变成欣赏,由欣赏变成爱恋……他们互相取暖,只要在一起,他们就感到了幸福。

小说起承转合极其自然,语言风趣俏皮,有人评价它“又嘲讽又悲悯,又温暖又辣口”,让人不能不叹奇。她笔下的那些有着严重“生活不适感”的人物,也很像是我们自己。不是吗?我们很多时候也会患自闭症、口吃症、厌食症、抑郁症、焦虑症、社交障碍症……我们时不时也会有“生活不适感”,小说中人物的言行,也照见了我们自己的影子。这样的小说读起来,让我们的心灵万分熨贴。说它是心灵鸡汤,也不为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