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思想史。启蒙。新青年》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25:58
  • 79

《新青年》杂志与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演进探解

——读张宝明《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

褚金勇

在五四研究领域近年来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对《新青年》杂志的研究。《新青年》杂志作为激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元典和重要思想文本,为20世纪初中国现代性的发生、演进展现了最原始、最真实、最生动的面貌。思想论争的短兵交接,思想谱系的渐趋生成,思想群体的结合分化等都曾在这里倾情演绎。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启蒙思想文本在20世纪留下了经久不息的历史回响。因此,研究《新青年》对今天我们百年历史的反思和现代性之路的探索也不无现实意义。

该杂志的研究成果现在已有相当的积累如何超越前人独辟新径是研究者面临的难题。最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宝明的《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敢于面对这一学术难题,以《新青年》杂志为个案,从多维视野对该杂志同仁思想演进之逶迤曲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翻新解读,为我们深入研究这一新文化元典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考。

该书是在多维视野下对《新青年》杂志进行的全方位的立体交叉研究。作者以福柯知识考古学的理论为基础,“围绕《新青年》上发生的启蒙的演变以及与现代性的关系展开论述,从而解释现代性在20世纪中国多副面孔的实际流程,或说现代性在这里发生的原委曲折。”(4页)作者撇开抽象、笼统的叙述,从知识经济学、文化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多角度对《新青年》所发生的具体思想现象进行新的考察和深入剖析,以期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把握《新青年》杂志这一思想文本。

读完全书,给人的强烈感觉是这本书的思想厚重之感。张著在充分掌握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不仅表现出学术眼光的敏锐也显示出思想的精密深邃在当今日渐浮嚣的学界可谓少有的沉潜之作。该书重点是思想谱系的梳理研究,它立足于对《新青年》文本的细读,着眼于还原历史、解读历史,所有论断都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勾陈之上。然而书中文字并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史料堆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作者对历史及历史人物的深情。而且颇为幸运的是,作者学术履历熔铸文史,对中西思想哲学也有深透把握,因此该论著文本分析与理论阐释能够彼此补充、相得益彰,既有史料考辨的扎实工夫,又有思想提升的理论意义,读来颇有意趣。

全书大量运用《新青年》杂志等原始资料表现了作者对原典文本的重视和掌握材料的功夫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独到的解读与自觉的问题意识。在自觉的问题意识引导下那些纷繁芜杂的史料在作者调兵遣将中呈现出微妙的变化,显示出别有洞天的深刻意义。比如第一章《从知识经济学视角看〈新青年〉启蒙情怀的生成》,作者从《新青年》杂志创刊前陈独秀写给《甲寅》杂志的信中挖掘被遮蔽的历史真实,原来当时的陈独秀生活处境艰难他创办《新青年》隐含着亟待解决的生存需要。又由于当时报刊杂志都受市场因素的制约,杂志出版合作人难以寻觅,所以陈独秀才夸下海口:“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改观。”值得称味的是作者对汪孟邹回忆当年事时“竟”字说法的分析,更见其问题意识的敏锐自觉: “汪孟邹后来‘介绍他(陈独秀――引者注)给群益书社陈子沛、子寿兄弟。他们竟同意接受,议定每月的编辑费和稿费二百元,月出一本。’当事人在回忆中一个‘竟’字可以说大有深意。它不但流露出出版者的风险意识,也道出了陈独秀费尽口舌、信誓旦旦的背后的隐情。要知道,在出版业如此萧条的年代,主撰者不与出版商精诚合作、捆绑经营、出谋划策,商家是不会免费提供‘旗帜鲜明地宣传自己的主张’的平台的。”(8页)由此线索追踪下去,作者梳理分析了《新青年》的分化以及南下与北上之争等事件,运用充分信实的史料考察出“新青年”派知识群体原来有一种割舍不断“金字招牌”情结在作祟。如此种种都触及了学术研究界尚未为人注意到的问题,可谓大大超越和刷新了以往对《新青年》杂志政治说的研究结论。

张宝明先生是近年来继李泽厚、姜义华之后思想启蒙研究的又一领军人物,他长期触摸《新青年》思想文本,曾主编《回眸〈新青年〉》三卷,十余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一直孜孜不倦地耕耘在这块园地上。因为其论著以思想性、当代性、前瞻性见长,海内外学者已把他列为具有代表性和自我研究定位的新锐人物。前几年他出版的《自由神话的终结》( 上海三联书店2003)一书主要梳理探讨20世纪启蒙思想的阙失虽然篇幅不大不过是百十页的小册子,但见解独到、精彩纷呈,曾风靡学术思想界,很多学者论著把它列为参考书目。经过数年的积累《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可以说是作者对20世纪启蒙思想史研究纵深而有机的延伸,正像作者在“前言”所说“对《新青年》的思想演绎进行深度梳理,以期寻找到现代性演进的思想路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20世纪思想史的一次源头和深度的挖掘和梳理。”(4页)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拘泥于《新青年》杂志对各种思想谱系进行成败的分析和优劣的判断,而是从20世纪中国现代性演进的进程来论述新青年派同仁的思想事件和历史意义的。比如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分析,作者的立意并没有停留在孰胜孰负的判别上。他认为“两争”“作为启蒙思想史的一桩公案,它没有孰胜孰负的结论,也不可能有孰对孰错的判断。其中没有任何一方自愿放弃自我立场,他们呵护思想独立阵地的争鸣表明,‘先知’在走着一条‘见异不迁’、‘见贤思齐’、‘认识自己’(苏格拉底语)的学术路径。”从此意义上说,“‘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思想史上一次双赢的典型论争个案。”(185页)作者挖掘历史上“两争”“学说争鸣、思想互补、真诚理解、宽容对方”的真相,用意在于为今天学界公平地进行学理论争、学术争鸣提供一个历史参照。(166页)由此我们也会明白作者在文章中常说的“再现过去不为过去而过去,我的立意在于关照现在,映照未来”的良苦用意。

纵观全书,张著从《新青年》这一经典文本出发考察启蒙思想萌动的环境、姿态、演绎与流变,意在探索该杂志与20世纪中国现代性演进成败得失的关系。诚如作者所言:“现代性,是隐含在《新青年》文本中的历史真实……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有点‘小题大做’了。不过,就我个人理解《新青年》上映照出的“现代性”,无非也是与传统相对的价值和心理。现代、现代的、现代性都是在统一意义上运作的。民主、科学、个性自由、思想解放、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等也无不彰显着现代性的内涵。”(3-4页)此言非虚,《新青年》杂志提出的种种命题,是一代启蒙先驱熟读中国之后而凝结出的思想火化,也是中国现代性演进历程中必须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当然作者也没有把《新青年》时代简单浪漫化,他在书中多次指出,《新青年》同仁在现代性的焦虑下表现得深刻而又激进、理性而又情绪、进步而又偏执,因此在启蒙携带着现代性降生的一刹那就夹杂着残缺、偏至的病灶。由此作者提醒我们在共享现代性的同时,要对其招致的致命的“自负”与“偏至”予以充分的提防,毕竟现代性的两副面孔潜存于时间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深入剖析梳理《新青年》所展现的思想谱系的分和斗争,挖掘蕴藏于杂志之中的现代性思想资源,检讨现代性的焦虑下带来的启蒙偏失,诸此种种都是为了给中国现代性文明演进提供一个可自借鉴的意义注脚。

承上所论,从20世纪中国思想界经历的梦幻与沧桑来看《新青年》杂志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从《新青年》杂志来审视20世纪中国现代性演进问题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这也正彰显出《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想这部著作的出版一定会有力地推动《新青年》杂志研究和启蒙思想研究走向更加深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张先生独辟的多维研究方式来看这其实是一个可以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有些问题读来也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似乎还有进一步展开的余地。由此我们也期待着张先生在《新青年》和启蒙思想领域的研究上有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出现。

2007-10-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