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初大学的时光是在北大度过的,我想我会有更多关于文学的记忆。可是僧多粥少的现实让我停止在一个仰望的姿态。但在今天,可以说:文学不是在大学里掌握的,而是在对其他作家的作品的阅读、再阅读中掌握的。再加上有吴晓东先生写的这类书籍,让我们即使不在北大,也可以享受课程的精彩。
我非常喜欢三联讲坛的这批书,精选了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让课堂走出大学的围墙。
吴晓东老师选了九部现代作品,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中心就是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他讲的不是小说鉴赏,而是更多的从诗学的角度去研究小说,因而理论度更高。但他绝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主义者,在书中他有结合具体作品进行理论验证,读起来并不枯燥。他的论点给了我很多启示。
这本书的基点在于谈论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他选取的是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海明威、福克纳、博尔赫斯、罗伯·格里耶、马尔克斯和米兰·昆德拉这九个人。前三个人,也就是卡夫卡、普鲁斯特和乔伊斯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从第四位开始就没有公认的结果。像是伍尔夫、加缪、毛姆、托马斯·曼、黑塞等都可能入选。正像吴老师自己说的,每个人选的都会不一样,不会有共同认可的选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公认的标准。什么是经典?怎样判断一部作品是经典?这涉及对经典如何界定的问题,涉及了经典的定义问题。他的选择带有的仍然是具有私人性质的选择,但这些作家已被认为是“经典”。
纵观整个80年代的中国文坛,先后经历了萨特热、卡夫卡热、马尔克斯热、博尔赫斯热,最后是昆德拉热。吴老师认为这种对现代主义小说的阅读热情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真正阅读的人其实并不多。
最大的原因是现代主义小说形式上的复杂晦涩,使得很多小说是难以读下去的。我赞同他的观点。现代主义小说使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经成为严肃的甚至是痛苦的仪式,是一件吃力的活儿,远不如读金庸、古龙、亦舒那么轻松有趣。
吴老师解释了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小说的转变与世界和小说家有着必然的联系。
首先世界在变得复杂。“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叶芝的这句诗真正概括了现代世界的境况。破碎、复杂、无中心,日渐复杂的现代小说传达的正是20世纪的这种困境。
此外小说家世界观的变化也导致了现代小说的复杂。
19世纪的现实主义或是自然主义作家认为小说可以如实地反应生活真实,乃至本质真实。因而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始终是真实世界波澜壮阔的图景。比如从高中开始,我们的语文老师就会教导我们,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反映了什么,揭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之类的。
而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家大都认为生活是无序的,没有本质的,没有什么中心思想的,甚至是荒诞的。小说不再是对生活、现实或是历史的某种反应。小说,只是小说家的想象和虚构。比如昆德拉的那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小说人物就是由几个关键词衍生的,从某一种情境诞生的。
现代主义小说观把小说看成是一种虚构,一种人工制作,是小说家人为的想象和叙述的产物。评论家也不再关注小说是否真实反映了生活,而更关心叙事本身。小说几乎就意味着虚构。
此外,现代小说的个人性也增强到了极致。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就像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纹一样,别人无法冒充,风格绝对是个人化的。小说越来越成为小说家个人精神的漫游与形式的历险。
这些原因都促成了了20世纪现代小说复杂的境况。
那么,当面临这些那些破碎的小说时,我们仍然要去辨认经典。只是,“经典”的含义要从新的意义来界定。前人的观点显然不能照搬。在吴老师看来,现代小说经典一方面是最能反映20世纪人类生存普遍境遇和重大精神命题的小说,是那些最能反映20世纪人类的困扰与绝望、焦虑与梦想的小说,是了解这个世纪最应该阅读的小说;另一方面则是那些在形式上最具创新性和实验性的小说,是那些保持了对小说形式可能性的开放性和探索性的小说。
他的定义虽是一家之言,但却是正确的方向。文学离不开人,没有了人的文学不过是虚空无价值的。
正在精读这本书。他教导我们去严肃地对待现代文学,我赞同这种态度。
http://www.bulaoge.com/topic.blg?tuid=919&tid=776830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4:21:4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