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心是孤独的猎手《无处可寻》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20:21
  • 106

被开头所吸引,看完这本书后也长久地记得。“沉思般的宁静造访了这张脸,如此安宁的脸你往往能在最悲伤或最智慧的脸上瞥见。”辛格与同伴安东尼帕罗斯在小镇生活了十年,“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是在一起。”这便是全书的第一句话。仿佛与哑巴的沉默一同明了的还有之后伴随沉默而来的巨大的孤独。

故事共有五条线路共同行进,爱做梦的米克,咖啡馆老板比夫,疯狂的醉鬼布朗特,黑人医生考普兰德,而哑巴辛格无疑是所有支路的汇合。因为他不会说话,总是礼貌而专注,从容不迫、慷慨、守信、严谨且优雅、洁整,这种“浑然天性”使他成为所有人上帝一样的存在,每个人都愿意向他倾诉,认为他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每个人基本上只对哑巴说话。他们的想法在他身上交汇就像轮辐指向轴心。”也许这便是故事的悲剧所在,也是卡森小姐想让我们思考的人的悲剧性。

所有人无一不是孤独的,这是人的终极属性,像无可救药的顽症自生往死永恒存在。作者平静的书写每个人的孤独,没有世界末日没有翻天覆地,清醒与平静却无法阻止阅读之人感到不可遏制地沉向海底。

把辛格视为知己视为完美之人的人们都忘记了,上帝是倾听而非被倾听,所以他才是最孤独之人。辛格的上帝是他的同伴安东尼帕罗斯,只有面对他时辛格才有排山倒海的倾诉欲。他为了去见呆在疯人院的同伴做大量的准备,“用玻璃纸包装的奢华的水果篮里一篓刚运来的草莓”而辛格还是盲目的,他需要他的同伴,“他的手折磨着他。它们不肯休息。它们在梦中抽搐有时他醒来发现它们正在眼前打着梦话的手语。”我喜欢卡森小姐对于辛格的讲述,一直想象辛格先生清澈而沉稳的眼睛和修长强健的褐色的手。每到他去探望他的同伴时才有这样灵动的孤独的辛格:“有时他一个人时想到安东尼帕罗斯不知不觉他的手就打出了手语。等他明白过来他就像一个大声自言自语的人忽然发现边上有人一样感觉自己简直就像做了什么坏事。羞愧和悲伤混杂在一起他将双手并到身后。”安东尼帕罗斯的结局在最初就显见了,只是辛格“向胸膛开了一枪”才结束了他的爱和孤独,同样,也使围绕他的人们失去了可倾诉的上帝。米克面向辛格,比夫面向辛格,布朗特面向辛格,考普兰德面向辛格,辛格面向安东尼帕罗斯,孤独形成的链环,无从摆脱。

很少接触除名著外的外语小说,写作是心灵的文字表达,此与作者的真实情感已有一层隔膜,再经由不同的人翻译,所言之情所写之感已貌合神离。而文字又是切不可任意揉捏的陶土,于是总认为有了这一次次的淘洗,无法触摸到作者真正的感情而轻易阅读便是一种亵玩。然而麦卡勒斯的书,虽是译本却没有语言转换的生疏与刻板,她很好地控制着一切,不慌不忙。好像仅仅是在叙述,没有绚丽夺目的经过修饰的议论和抒情,普通的小镇,简简单单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即使到最后辛格的自杀,围绕他的人们各自流散,也不是所谓结局般的结局。生活还是一如往常,曾闪现的光点随之落下。

孤独与时光长久存在,并肩而行,而我们的辛格已死,无处可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