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施蒂勒《"我不是施蒂勒!"》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16:13
  • 83

"我不是施蒂勒!"

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写于1954年的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两个名字:德文版叫《施蒂勒》,英文版叫《我不是施蒂勒》。这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也许可以这样回答。它融合了一部分加缪,一部分卡夫卡,一部分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有一点点贝克特。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展现了令现代人焦虑的主题,包括:身份认同感、人的异化、心灵的失丧等等。

我们是谁?为什么是我们?我们真的能改变吗?我们愿意改变,为什么外力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我们成为现在这副样子,是不是被诅咒了?这些仅仅是这部小说中几个主题。马克斯·弗里施对主人公的心理分析,直指现代人心灵的痛处,有时你会怀疑作者究竟是个文学家还是个心理学家。

《施蒂勒》的主要情节并不复杂。一位持美国护照自称"怀特"的游客在瑞士人境时被海关人员抓获,警方怀疑他就是失踪了6年的瑞士籍雕塑家阿纳托尔·施蒂勒。为了调查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律师叫他写下自己的生平,可他一发不可收拾,写下了整整一部长篇小说,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这本小说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情境:施蒂勒必须向当局揭示自己真实的身份。真相问题是这本书的核心,读者也被邀请到这个猜谜游戏中来,判断真相到底站在哪一边。主人公一会高喊"我不是施蒂勒!",很快又说"遗憾的是我当真就是那个人",接着又坚持说自己是怀特。在澄清嫌疑人身份的过程中,他的妻子、朋友以及官方人士认定怀特就是他们正寻找的施蒂勒。

然而,这本书有着多重主题和多层结构。书中的一些小故事,乍看上去仿佛跟主题无关,然而认真分析会发现,这些都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小故事是为主人公的个人自述提供情感的动力和背景的支持。

关于施蒂勒,小说提供了三重画像。施蒂勒给自己的画像、外界给施蒂勒的画像以及施蒂勒为别人的画像。这三重画像结合在一起,我们会看到一个真实的施蒂勒。

首先,施蒂勒把自己想象成英雄人物,参加了西班牙内战,然而,他却没有完成看守渡船、阻击敌人的任务,可耻地逃跑了。当他为自己的行为狡辩的时候,有人一针见血地对他说:"你当时在西班牙没有经受住考验,也许你想把自己当作你所希望的人来加以考验,而你本身不具备这种条件。"

其次,在战场上经历了失败之后,施蒂勒想在婚姻中找到自信。然而,他无论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不能胜任好丈夫的职责。他屡屡在梦里开枪,可以说是性无能的暗示。对妻子他又有心理障碍,他说,"每一次只要她在我的身旁,我都感到自己好似一个满身油污、汗水淋淋、全身发臭的渔夫同一个水晶般的女妖在一起。"这促成了他的逃避。

最后,在他钟爱的雕塑领域,他也一样碌碌无为。他对艺术充满热情,但缺少才情,人们说,"施蒂勒究竟有多大的才能,一开始人们的看法显然就很不一致。有人从来就不认为他是个艺术家。"而最后,连他自己也看穿了这一点。

施蒂勒之所以要努力扮演一个好战士、好丈夫、好雕塑家,是因为他认为:"有那么一天,你睡醒了,读着报纸,你发现,世界正期待着你。"世界果然期待着他吗?他知道这只是他的幻想,是头脑中另一个谎言。

正因为看穿了自己生活中的失败,施蒂勒苦苦寻找新的认同感。他杜撰了自己在北美的身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牛仔,并且虚构出了"洞穴的故事"。他对狱卒说,有两位都叫吉姆·怀特的牛仔到一个山洞探险并都受了伤,所带物品已不足以让两人同时活下去,为了能重返地面,他们凶狠地搏斗,一个怀特被打倒,另一个怀特爬出了山洞。他就是幸存的那一个。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施蒂勒内心难以解决的矛盾,就是他的自我身份认同问题。他想过自己的生活,但永远找不到自己;他整天想成为别人,但摆脱不了沉重的身份和肉身。就这样,他在是与不是施蒂勒之间游移徘徊,最终把自己彻底迷失。

马克斯·弗里施作为一位眼光犀利、感觉敏锐的观察者和收放自如地讲故事的大师,把这样一个心理学为主的寓言讲得文采斐然,即使描述一片废旧的建筑工地,读起来都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如果你对现代小说感兴趣,不妨读读这本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