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ine说从香港带了两本书回来,拿了这本给我看。感谢她。
此书看过,给她一个建议,这本书内所讲佛法,算是二乘佛法,她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来看,如果看着不难,都能理解,就建议她直接看大乘佛法。
看的是红色皮的包装(图片)http://i.cn.yahoo.com/belonma/blog/p_122/
————————————————————————————————————————————
镜中自己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读着时的一点感想)
是虚幻的,那只是自我影像的反射。如果它只是对真实的反射,那它必是真实的,如果它是虚幻的,只能说明反射的整个现实的你也是虚幻的,如果是真实的,那把镜子打破了后镜中自己又在哪里?忽然想到这其实就和庄公梦蝶是同一个问题。若说自己是真实存在的,那当你死去,你又如何证明那个死去的你是真实的你呢?无所谓真实,无所谓虚幻,真实虚幻只是你定义出来的,但这个定义是否是真实的呢?又如何证明这个定义的真实性?如果说镜中自己是虚幻的,因为镜中自己只是借着镜子反映出来而已,如果镜子没了,镜子中的自己也就没了,所以虚幻。如此来说,定义也是依附于“我“了,而我又依附于这个肉身,肉身又依附于组成肉身的各种元素,如果这个身体,这些元素被打破——就如同镜子被打破一样,那依附于这些元素的那个身体还在哪里?依附于身体内的那个我还在哪里?依附于那个我的定义还在哪里?如果没有定义的存在,那又哪来的真实与虚幻?
真实: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虚幻:主观想象,不真实的(形象)。没办法,借助词典,但很显然,词典定义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虚幻是主观想象,不真实(不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但事实是,镜中自己也并非是主观想象,也并非不真实。因为镜中自己并非主观想象,他是客观存在——他不依人的意识存在于镜子之中,但在漆黑的夜晚,镜中那个自己又何以不见?如果这镜子是哈哈镜,这镜中的自己又是谁呢?是我?非我?是真?非真?若镜中的自己是虚幻的,那镜外的自己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
以下为书中笔抄
如果一个人接受下列四项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诸法无我)
涅磐超越概念(涅磐寂静)
这四句佛陀宣说的话,称为“四法印”。印在此处意指确定真实性之印记。
智慧来自佛教徒所谓具有“正见”的心。但一个人甚至不需要自认为是佛教徒,就能具有正见。
当然你不需要随时随地、不停地专注于这四项真理。但它们应该常存于你的心中。就好像你不需要随处者忆起自己的姓名,但当有人问起来,你马上就记得,完全不会犹疑。
悉达多的重点是要直探问题的根源。佛教是不受文化所限制的。它的利益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社会。它关切的是另一种实际性,他想直探痛苦之源。
经过了长时间的思维,他终于了悟到一切万有,包括我们的血肉、我们所有的情绪和我们所有的觉受,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元素组合而成。当两种或多种元素和合在一起,新的现象就会产生:钉子和木头产生了桌子;水和叶子产生了茶;而恐惧、虔诚和救世主,就产生了神。
他接受了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只是这个循环的一部分。而且他更进一步地体认到没有全能的务量能够扭转死亡之路,因此也就不会困在期待之中。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着。
对悉达多来说,生指的是一切万有,不仅仅是花朵、蘑菇、人类,而是一切生成或和合的事物。而死亡指的是任何的解体或是解构。
拿煮鸡蛋来做例子。如果没有不断的变化,蛋就煮不熟;煮好蛋的这个结果,需要某些基本的因缘。就像蛋一样,所有的现象是由无数的成分所组成,因此它们是可变的。这些无数的成分几乎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所以会让我们的期待落空。
甚至“不信”也需要信仰:对自己基于多变情绪的逻辑和理性完全盲目的信仰。
恐惧的背后是对确定性不断的渴求。我们对未知感到恐惧。人心对肯定的渴望,是根植于我们对无常的恐惧。当你能够觉察不确定性,当你确信这些相关联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与不变时,就能生起无畏之心。你会发现,自己真正能准备好面对最坏的状况,同时又能容许最好的发生。你会变得高贵而庄严。这种特质能增强你的能力,不论是在工作、作战、谈和、组织家庭,或是享受爱和情感关系。知道下个转弯处就有某件事等着你,接受从此刻起有无限的可能存在,你将学会运用遍在的觉性和预见的能力,如同英明的将军一般,胸有成竹,毫不惊慌。
对无常的体认是个关键,让我们不再害怕身陷于某个情境、习气或模式,而永远无法逃脱。
我们的关怀与爱心变得没有附带条件,而欢乐常在当下。当另一半来日限时,我们会更自然、也更愿意地付出爱和支持。
我们不用依靠神的旨意这种超自然能力,只需要单纯地了解和合现象的本质,就能扭转乾坤。
我们能认清因缘的不稳定,就会了解自己有力量转化障碍,并且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生活中的各个层面都是如此。如果你现在没有一台法拉利,你完全有可能创造出因缘而拥有一台。只要世上有法拉利,你不有机会去拥有它。
佛: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和合现象,因此生命是无常的。
比龙:因缘和合即生命,因即生,命即果,因无常因,果无常果,故生命无常。岂止是生命,世间万象,宇宙万象,所有一切皆是因缘和合。因缘变化,和合恒常,常本无常,无始无终。
火圈和身体具有相同的本性。如果有人相信其中之一真实存在——不论是短暂的或恒常的——那么也的信念就是根源于误解;如此,便是失去了觉察,也就是佛教徒所说的无明。
无明单纯的就是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得不完整。任何源自无明所做的行为,都是冒险。
我们有如在沙漠中走失的旅人,瞧见远处有生气盎然的绿洲——这绿洲只是热气在沙上反射而已——由于绝望、饥渴与期待,这位迷失者把它看作是水。他用尽了力气走到那儿,才知道这是海市蜃楼,反而陷入极度的失望。
否认是一种低估,而盲信则是一种高估。
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觉受都是“在目前是”.
想像某人美丽是一个概念,他说道,执着于这个概念就会限制你,将你捆绑成结,而且禁锢你;然而如果你想像某人是丑陋的,那也是一个概念,也会绑住你。
在佛教哲学中,一切为心所觉受之事物,在心未觉受之前不存在;它依存于心。它不独立存在,因此它不真实存在,因此它不真实存在。但这并不表示它没有某种程度的存在。佛教徒称这觉受世界为“相对真理“——这是被我们凡夫度量而且标示的真理。要认定为”究竟“,真理必须非造作而成,它不能是想像的产物,而且必须不依靠诠释。
我们能享受经验,但仅仅由于能够经验某事, 我们能够经验某事,并不代表它就是真实存在的。悉达多只是建议我们榆社自己的经验,而且思维它可能只是一种暂时的幻想,如同白日梦一般。如果有人要你展开双臂飞翔,你会说我不能飞。因为在我们相对世界的经验中,飞翔实质上是不可能的,就好像躲进氂牛角一样。但是,假设你在睡眠中梦见自己在空中飞翔,如果在梦中有人说,人类不能飞翔,你会说,可以啊,你看!然后你会飞走。
不是显现(外相)困住了你,而是你对显现(外相)的执着困住了你。
另外一个日本佛教传说中,有两位禅宗比丘正准备渡河,一位年轻女子请求他们背她过这湍急的水流。这两位比丘都受过重戒,不可碰触异性,但其中年长的一位毫不迟疑地将她背了起来下水。抵达彼岸后,他把女子放下,也不交谈就走了。几个时辰过后,年轻的比丘忍不住问道:“我们不是比丘吗?为何你背那位女子过河呢?年长的比丘答道:“我早已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背着她呢?”
假设有一个胆小鬼叫杰克,他对蛇有恐惧症。杰克走进一个幽暗的房间,看见一条蛇蜷曲在墙角,顿时惊吓不已,事实上他看到的是一条花纹的亚曼尼领带,但是由于惊慌,他误认为所见的东西,严重到呆能把他吓死的程度——被一条不真实存在的蛇给吓死。
雕刻家可以从大理石中雕出美丽的女人,但他应该有足够的了解,不会和自己的作品坠入情网。然而,如同希腊神话中匹格梅里安爱上了他自己创作的雕像伽拉泰娅一般,我们自己创造出朋友和敌人,却忘记他们是怎么来的。由于缺乏专注力,我们自己创造的东西转化为坚固而真实,而更纠结于其中。当你完全了悟这一切都只是你所创造的,而不只是智识上的了解时,你就自由了。
我们像是沙滩上的儿童,忙着堆造沙煲,而圣者恰如在阳伞下望着我们的成年人。儿童们为了自己所创造的东西着迷,为了贝壳和铲子争吵,被拍上岸的浪头惊吓。他们经历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成年人躺在附近,啜饮着椰子鸡尾酒,只是观看着,没有批判,不因为沙城堡建得好而得意,也不因为有人意外踩到烽火塔而生气或悲伤。他们不像儿童一般地纠缠在战剧之中。 我们还想要求什么更好的证据呢?
一把刀变利,来自于两种耗损——磨刀石和金属的耗损,同样的,证悟就是染污的对治也耗尽的结果。最终,我们连证悟之道路也要抛弃。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4:12:5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