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管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分成三个方面: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并分别对每一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的阐述,把一些细节和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跳出来,告诉读者,我们曾经做错了什么,应该怎样做,到底该做些什么。这是一部创造经典的巨著,德鲁克不仅用鲜明的事实和深刻的道理修正了过时的管理理论,并且创造了新的管理经典。成为后人的灯塔。
【架构】(引用)
全书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实务。
本书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项管理的任务,贯穿整本书的主轴和精髓,并以八个关键成果领域、三个经典的问句以及组织的精神丰富其内涵。
第一部分德鲁克先以一个企业的实例点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
第二部分德鲁克以福特汽车的故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出组织精神(即企业文化)的完整性。
第三部分则透过活动、决策与关系等三项分析,深入管理的结构、最终的检验标准及绩效,同时也说明了五种组织结构之优缺点,与适用的大、中、小型企业及其限制条件。
第四部分德鲁克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IBM的故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
第五部分德鲁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
读完这部著作,我根据贯穿整本书的思想,总结了8个可以代表这本书意义的关键词。如下:
目标:
任何一个关键领域都必须有目标。目标需要仔细系统化的制定。目标需要时间幅度,稳定的平衡现在和未来,短期和长期的利益和风险。每一项工作必须以达到企业整体目标为目标。管理者并不会自发的追求共同的目标,所以要对目标统筹兼顾,而且要将企业的目标以及企业对管理者的要求清晰地传递给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让管理者自己制定目标,自我控制。目标指引和控制着管理者的工作。
分权:
从福特公司的失败和复兴说起,用鲜明的实例说明了拒绝让管理层拥有决策权的危害。在建立管理结构中,无论是联邦分权制,还是职能分权制,都是以分权为原则。同样,分权的思想也体现在员工的职务上:扩大员工的职务内容,让员工参与目标和流程的制定过程中,给员工充足的自我控制空间。
流程:
在新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流程成为企业管理,高效产出的关键。流程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投入,稳定的生产出最多样的产品。流程生产要求企业重新设计产品生产,使其可以大批量生产零部件,使用零部件组装多样化的产品,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并且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流程也是设立职能分权制整合单位的规则。
自动化:
自动化在管理中有重要作用。自动化是对于生产流程能够预先设定并自我启动的控制机制。他是把工作组织起来的一种概念。不仅适用于工业生产,也同样适用于销售和行政。
团队:
现代企业对管理者的要求很高,以CEO为例,他必须是思考者,行动者和抛头露面着。一个人无法完成,必须要组成团队,否则将会把工作搞得杂乱无章。团队内部要求集思广益,但是各自做决定,成员之间不能相互责难。团员的人数多于2人,但越少越好,以3-4人为最佳。
实践:
管理是一种实践。它是以结果为判定标准,无论一个人所掌握的管理学专业知识有多么丰富,如果没有实践过,是不可能懂得管理的。同样的道理,衡量管理的成果,不是依据是否符合管理学的理论,而是最终的绩效如何。
时间:
平衡好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包括在目标的设定,管理层的培养。切忌只顾现在,或者只憧憬未来。稳定的发展以及前瞻性对于企业至关重要。
品格:
本书中反复强调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品格是正直。管理者其他的特质和学识可以培养和教导,但是正直的品质是难以靠课堂和历练获得的,常常被企业忽略(我感觉在中国这现象尤为突出)。但是却是弥足珍贵的。
【见解】
以下是我总结的德鲁克关于管理实践中的部分独到见解。让我受益匪浅。
冗杂的程序和报告
不要相信程序是道德规范的工具,不要以为程序可以取代判断,不要把报告和程序看成上级控制下属的工具。
只有当报告和程序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时,才应该最简化的使用。作为管理者,应该定期审视报表的需要,尽量简化。切不可用报表和程序来衡量绩效。
怎样防止大规模企业的经营团队封闭自满?
首先,成立独立的董事会对经营团队进行监督。其次,与其他企业多接触,利用高层培训课堂的形式可以很好的实现。第三,有系统的从外界吸引人才。最后,也是很新颖的一点,就是培养广泛的兴趣,避免让高层管理者成为工作狂。
责任感才是创造绩效的最有效方法。
无论恐惧还是金钱,或者使员工感到满意,都无法让企业创造出最佳绩效。只有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才能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培养负责任的员工,需要慎重的给每个员工安排好高要求的适合能力的职务,需要让员工为自己设定高绩效标准,需要提供员工自我控制时所需要的信息,提供员工参与的机会以培养员工管理者的愿景。
对于能干的但又不能提拔的人
可以给与他们社区活动的管理权。企业也需要向学校一样,拥有一些非经营性的组织,例如文艺活动,对于那些在企业里工作良好,有管理者愿景的员工,应该让他们来担任这种非经营性组织的管理者,既可以培养管理者,安置员工,又可以培养企业的文化。
从抗拒利润到创造利润
把企业的目的从“获利”转变为“创造客户”,让员工认为利润的来源不是自己的工作,而是顾客,这样,员工对于利润的态度就会从和企业对立,变成和企业休戚相关。
管理者的工作
管理者的工作可以归结为以下5点:1.设定目标。2. 从事组织的工作。3. 激励员工,与员工沟通。4. 为工作建立衡量标准。5.培养人才。
【想法】
以下是我读了这本书自己的一些想法。
管理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我认识的一些工科学生不理解管理有什么好学习的。有些认为管理并不重要,有些又觉得管理是每个人生来就会的,还有的认为管理是经验、是管理者的天赋,学那么多理论没什么大用处。
我认为这本书给了这些偏见很好的回答:
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中,员工的目标和利益与企业的目标和利益不是一致的,甚至是相对立的。这就会造成企业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达到高绩效,甚至面临经营困境。
管理就需要对员工的生性加以修正,就像医生,工程师对身体和机器的修正一样,以优化资源。管理学也是对自然的改变,像所有古老的学科一样,是一门科学,也有一部漫长的历史,但他又不像其他自然学科,例如物理,新的理论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对旧有理论的推翻。
管理是一门随着时间发展而进步、修正、更新的理论。不能说过时的管理理论是错误的,也不能说某一原则就是真理,可以一直用下去。管理永远在发展,永远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创造更适应时代的管理理念。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
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德鲁克几乎在每一个部分都强调,一定不能靠“压力”和“危机”进行管理。
并且指出现在西方国家的“恐惧”管理方法已经失效了。但是在中国,还有很多人面临失业的危机,恐惧的管理方法可能还依然有效。
但是在几千年前,大禹治水的时候,就告诉过我们,“疏”和“堵”究竟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历代的贤君也知道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管理国家和企业,都必须依赖“疏”为主要的治理方法,对于员工的每一种错误,都应该找到疏导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禁止。
“堵”能让表面看起来很和谐,其实已经暗涌翻滚,随时有可能暴发。
服务业的启示
流程生产同样可以应用于服务业。道理同工业流程生产一样,也是用零件组合成大量的产品(多样化):系统化的分析产品,找出构成这些产品多样化的模式。
让员工有更多的判断和技能,系统化的工作,更加适用于服务业。一个例子是,在顾客进行咨询时,服务员很多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尤其是比较专业的领域。企业可以让一线服务员记录每一个顾客提出的问题,将他们进行总结和分类,为每一种问题设计正确答案,并给每个服务员共享。这样,顾客再有问题时,服务员就不用去请教领班和主管了。
中国的一个尴尬
中国管理学面临的尴尬情况之一,是主流的管理学论著多是西方国家的专家写的,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国情不符。但是中国的管理学在学术上缺少创新,而且很多国情上的本质问题,难以书写,是属于“灰色”地带的,不能规避,但又不能言喻。
毕业生和主管
本书在主管一节,强调了主管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应该让主管成为真正的管理者,并且给予其升迁机会的道理。
从主管选拔人才,与从外界聘请“高水平”“高学历”人才形成了矛盾。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和主管,究竟应该培养谁,也成为一个不衰的话题。诚然,毕业生必须要在基层历练之后,才能走上管理岗位,但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一种优先:作为管理培训生,他们比主管更容易升迁,这就打击了主管的信心。德鲁克强调高等教育不是工作的捷径,而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如果这样,管理专业的学生出路在哪里?
这本书还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去回味总结,我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的思考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4:10:5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