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红楼梦《握红小札:环三爷的“委屈”》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4:02:24
  • 69

好的,坏的;聪明的,愚笨的;在一些大人的眼里,大抵是从小都确定好了的。就拿《红楼梦》里的环三爷来说,除了王夫人屋里的彩云,我想很少有人会喜欢他。就拿王熙凤的话来说:“要依我的性子,早就撵出去了。”而这个“燎了毛的小冻猫子”,在作者的笔下,以及后来人的眼里,竟成了不折不扣的坏种。

要说“坏”,比起东府的那些爷们,不但有些嫩,而且还有些勉强,无非就是小孩子那种别样的淘气罢,这也成不了“坏”的特别罪状。而有人肯定会把宝玉被热油烫过的脸抬出来作证,以及宝玉捱打都有这位环三爷落井下石的痕迹,这话到是不错的。全屋子里老的少的都把宝于捧做心肝骨肉,环三爷的这些“劣迹”,无异于小孩看见别人闪亮的玩具,而自己只能闹,只能胡乱折腾,如果没有人“理”他,那就只有“破坏”了。至于宝玉呢?看见“龄官画蔷”,被雨水淋得就象落汤鸡似的,回到怡红院,“见关着门,便以手扣门,里面诸人只顾笑,那里听见。”一肚子没好气,袭人还不是也尝到了他的窝心脚。可见,两位哥儿的淘气大致是一样的,都是在“孩童”时的这个大圈子里胡乱打转。

但是环三爷毕竟也有可爱的时候,在“茉莉粉替去蔷薇硝”后,被赵姨娘劈头盖脸地熊了一顿过后:“你这么会说,你又不敢去,指使了我去闹。倘或往学里告去捱了打,你敢自不疼呢?遭遭儿调唆了我闹去,闹出了事来,我捱了打骂,你一般也低了头。这会子又调唆我和毛丫头们去闹。你不怕三姐姐,你敢去,我就伏你。”那种“又愧又急,又不敢去,只摔着手”的神态,更显出他的可怜。

这就是环三爷的委屈,虽然很容易就被湮没在那些“莺莺燕燕”的文字里,但这毕竟就是他所触目的这个世界。贾府的上下,对于那位有玉的哥儿过度地放纵和宠爱,这个没什么宝贝又是庶出的孩子,平时被宝玉压得连影子都没了,喜欢的时候和他一起玩,不高兴的时候就象贾政一顿随便的呵斥,而他那位不晓事的娘,要么把他当成出气筒,要么当作挑唆的工具,在这样的环境下,环三爷不是成了玩具,就是成了工具,难怪环三爷要“呐喊”了。

呐喊?再看看贾府的其他爷们是怎么教育的。贾蓉只是趁热地歇了一会子凉,就被贾珍让下人啐上满脸的口水;贾琏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便被赦老爷“不知拿什么混打了一顿,脸上打破了两处。”而我们的宝二爷呢?虽然有那块从口里衔出来的美玉所庇护着,但是只要被拿着板子的政老爷逮住机会,照例地给揍个半死。所以,“上行下效”,这种悲剧根源从骨子里一代接着一代给种下了。“你说教训儿子是为了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是怎么教训你来?”而这种教育下的后果,蓉哥儿把两个小姨给鼓捣上了;贾琏是好的坏的香的臭的都往屋里装;到后来有了环三爷这样的“搅家精”来收场,看来是真正地不足为怪了。

由此看来,眈着“末代”的名分,不管是上至龙子龙孙,下至寻常百姓,总之是不太好的,何况还有一些“粗傻”的淘气,给后人却留下了十足地坏印象。虽然环三爷还会胡写几句诗,但始终和李后主宋徽宗扯不上任何关系。而“千古之下,一些感怜和同情”也不免被他哥哥,宝玉那份精致的淘气率先抢了去。于是后人同情李后主,同情宋徽宗,看红楼也特地给宝玉多揣上一把泪水。如果真有所谓的“旧时真本”,在宝玉翩翩游于大化之境的时候,这位环三爷,入不了情榜,也上不了石碣,和《水浒传》里的过街老鼠张三,草里蛇李四那样的市井无赖田夫村氓一样,在一年比一年还疯长的稗草丛中销声匿迹了。

在这些“小人物”的悲哀里,尤其可以看出彩云的伟大。在红楼梦里的女孩子追星一样密密麻麻地簇拥在“绛洞花王”贾宝玉的周围,她却不大搭理宝玉的说笑,“两眼睛只是往贾环处看”。而在“投鼠忌器宝玉瞒赃”那一回书里,为了“爱”铤而走险,事发后彩云道:“……如今既冤屈了好人,我心也不忍。姐姐竟带了我回奶奶去,我一概应了完事。”让平儿等人“听了这话,一个个都诧异,他竟这样有肝胆。”环三爷有如此知己,何其幸哉!但恋爱的眼里毕竟容不下半粒沙子,何况还是触上了“伤疤”,“这两面三刀的东西!我不稀罕。你不和宝玉好,他如何肯替你应。你既有担当给了我,原该不与一个人知道。如今你既然告诉他,如今我再要这个。 也没趣儿。”于是,又一出“两个小小冤家”的戏又开始上演了。

“顽劣,纯滞,都足以使人灭亡。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鲁迅先生这话到是不错的,但若是有了类似“彩云”那样的关爱,或许“将来的命运”会好一些。而二十一世纪里某些新奇的人物,在提到这位“环三爷”时,总是和薛宝钗的“螃蟹咏”胡扯在一起,把他看作“铁甲长矛”的小魔鬼,并且连呼“妙极”,这难道是已经“成年”的大人面对“孩童时的顽劣”所具有的气量和年纪吗?难道非要把他放在太太小姐的桌子上,“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吗?那我们那些“明天的明天”呢?“未来的未来”呢?

有一位叫做玲珑的诗人,面对街上游荡的小孩子,写了下面几句诗,就权当这篇文字的结尾吧。

“一些孩子变的更无聊,更彻底

持着刀,走来走去,走向

更深更远,更致命的沉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