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群冒险者在中国这一舞台上展现了向商业社会转型中波澜壮阔的场景。转型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遍地机遇而又陷阱重重,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凭着在某些领域的超人直觉,又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惊心动魄的一跳,也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企业家精神”,只不过最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值得深思。作为后来者或旁观者,如何从败局中提取“失败基因”,则是避免第二次在同一地方掉进灾难之河的利器,吴晓波正是旁观者之一。
转型期的社会是容易遗忘的,人们靠着一腔激情驰骋商场,但不知借鉴前人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吴晓波在2001年出版的《大败局》,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20本图书”。作为企业案例的研究者,吴晓波得益于其新华社记者的特殊身份,新华社可以不计成本让他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新华社的背景和个人的人脉又让他可以采访到重要的亲历者。这种优势让他在第一手资料的掌握上如鱼得水。而对公司研究的长期关注,又使得他的写作具有问题意识,案例描述的背后始终跳动着终极追问。
企业为什么会失败?其基因是什么?吴晓波在《大败局》总结为三点: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然而中国企业成长的难点也在于,要在一个道德滑坡、缺乏秩序和经验的时代完成现代化转型,冲破制度和习俗的束缚正是企业得以成功的原因,当然其败局也在于在冲击制度和习俗时马前失蹄。放宽视野来看,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林毅夫等人总结这一中国经验时认为,中国的改革通常都是以改进微观激励机制入手,随后通过新的市场机制中的增长倒推更高的改革需求,将改革推进到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方面。局部试验、增量改革来做大蛋糕,以此提高每个人的净收益,而等经济发展了,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就必须随着进行制度创新,逐渐完成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
然而微观改革推动宏观改革、局部改革推动整体改革的动力是一批又一批的闯关者,改革三十年以来,从来就不缺乏闯关的英雄,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笑到了最后,这才是“中国式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一思想在吴晓波2007年出版的《大败局Ⅱ》中得到了体现,他把“政商博弈的败局”和“创业原罪的困扰”归为“失败基因”。与时同时出版的《激荡三十年》,则明暗线交替叙述,明线叙述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日新月益,暗线则是那些试图冲破制度束缚的企业家,如潘宁、李经纬、戴国芳等。我们看到,在***层面,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的法治基础建设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实施过,三十年的企业史,最容易受伤的就是民营企业,他们在模糊制度的藩篱中左支右绌,战战兢兢。在社会层面,人们至今仍然缺乏一种对普适的商业逻辑的尊重,这使得一些企业的成功总是蒙上了莫名的灰色。
对吴晓波来说,从发掘企业失败的基因,到叙述中国三十年的企业发展史,则显示了他对问题认识的深入,渐渐从激荡的叙述转向思想的沉淀。历史事件是作为知识、史实存在的,尽管文笔的朴实和富有震撼力的叙述让我们得以体会“中国式的奇迹与失败”。但历史又不仅仅是事件的罗列,其背后跳动的是时代的脉搏、观念的变迁,“为什么会有中国式失败”才是把握这一精神的钥匙,在FT中文网的“中国公司研究”专栏中,吴晓波将视线进一步扩展到百年企业史,他的下一部作品或许更值得我们期待。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3:55:5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