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智慧:朝聖者的歸家之旅
吳 燕
英國人濟慈在他的墓誌銘中寫道:“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名隨水逝;而時光的流轉如同水滴石穿,溫柔而又固執,當時間帶走人世的所有浮名,卻將智慧沉澱下來,從寧靜的前生流向囂喧的今世,於擾攘的塵世間獨守一番從容澹定。這是河流的智慧,也是光陰的智慧。因此,當我拿到《恒河——從今世流向來生》的時候,我對這本書立刻便生出一些天然的好感,我相信,這一場因大河而展開的旅行與感悟將會是充滿智慧的。
按照該書勒口上的介紹,作者杜欣欣是一位“旅行者、寫者、攝影者。足跡遍及非洲、南北美洲、亞洲和歐洲”,這樣的人生經歷無論如何都是令人羡慕的,而這其實也賦予作者更為開闊的視野,可以在走走停停之間邊看邊想,在不同文明的對比與衝突中追問。據說去過印度的人截然分成兩類,一類是永遠不會再去,一類是還要再去一次甚至多次,作者坦言自己恰好屬於第二類。因此她曾兩次走進印度,第二次更是自恒河入海口一路溯源而上直至源頭。她在自序中這樣寫道:“如今,物質生活愈發奢華,而精神和靈魂卻日漸稀薄。人類對世俗物質生活的追求本無可非議,然而敬畏自然和追求至善應為人類的天然情懷。這樣的情懷本如水和空氣一樣的重要,若無它們,生命意義何在?”——於是,尋根溯源之旅已不再僅僅出於一個旅人永遠“在路上”的境界,更是為於行走中尋求一處靈魂寄放之所。
我因此有點擔心懷揣著這樣的寄望上路是否會讓漫長的旅行變得沉重,直到將整本書讀完,我終於意識到我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即使是再沉重的問題,也依然可以有舉重若輕的解答,也許這該歸功於作者性靈的文字和女性獨有的細敏心思,又或者是因為古老河流及其所孕育的文明,其所承載的歷史感可以讓所有的沉重找到落腳的地方。
閱讀恒河文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宗教生活與世俗生活的相互交織與相互觀照。很難——事實上也不可能——將二者截然分開,因為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之後,它們已經渾然一體、難分彼此。在作者筆下,塵世中的宗教生活是悲憫的、充滿神性的,而神性照耀下的世俗生活則有如恒河水一般緩慢而悠長。
在特蕾莎修女墓前,作者追憶這位瘦小女子不平凡的一生,她將自己全部獻給了那些赤貧者,那些無人關愛的人,讓他們有尊嚴地活,讓他們不再獨自面對冰冷的死亡——“那是她呀,我們的母親!她瘦弱,卻能夠承擔如此多的重量。她矮小,卻有一顆碩大的心。她最簡樸,卻又最富有。她最簡單,卻最智慧。她謙卑地輕聲細語,可是全世界都在傾聽。她的臉上皺紋密佈、粗糙黝黑,她的身材矮小佝僂,可是她比最美的王妃還要美麗!”這樣的追憶與感歎會讓心變得柔軟。特蕾莎修女說過:“微笑就是愛的開端,一旦我們開始彼此自然地相愛,我們就會想著為對方做點什麼。”而當凝視照片上特蕾莎修女的微笑時,我相信每個人都將瞭解,愛何以能夠穿透所有的屏障。
在那爛陀大學的遺址,辯經之聲穿越千餘年的歲月迴響於旅人的耳畔。那次長達十八天的辯經大會,來自唐朝的玄奘大獲全勝,清冷艱辛的留學生涯成就了一代高僧。然而這座曾令年輕的玄奘心嚮往之並最終得償所願的那爛陀大學,卻在1199年被土耳其伊斯蘭教入侵者焚毀,“那場大火足足燒了半年,焚毀了九百萬卷藏書,也焚毀了一個文明”。當昔日的輝煌不再,廢墟上,“晨霧終於散去,陽光照耀在磚基上,紅如烈火。磚石無痕,無法說出它們曾經歷過怎樣的煉獄,木頭門窗卻留有燃燒的殘跡”。當作者困惑于“一種文明為什麼一定要毀滅另一種文明?”之時,其所觸到的不只是彼時彼處埋藏在人類記憶中的傷疤,而是一個綿延數千年的隱痛,在幾乎所有時代的智者心底都曾刻下最深的印跡。
在性愛之都克久拉霍,作者因那些香豔誇張的雕塑而震驚,既而被吸引,既而嘆服:“世界上的主要文明和宗教,要麼將光明美好的性愛視為禁忌,要麼將其描繪得齷齪不堪。唯有印度教,為性愛賦予神性,將快活和莊嚴崇高融為一體,這是遠古印度人智慧的象徵。”在古城瓦拉納西,人們迎著第一縷晨光在恒河邊沐浴;同樣行色匆匆於拂曉之前的還有運屍人,他們要趕上第一縷晨光,因為在第一縷晨光中化為灰燼最為神聖。在北安查爾邦,當村民面對伐木車的長驅直入,她/他們用雙手抱住樹,手拉手圍住樹,這個產生於1970年代的護樹運動為今天乃至以後的人們留下了一片綠色,而女性正是這個運動的中堅。在德里車來車往的大街穿行而過的白牛,悠閒自在,因為在這裏“一頭牛就是一座神殿”。
——如許鮮活靈動的片段每每閃現,在書頁翻動的瞬間帶給閱讀者或感動或溫暖的心靈體驗。作者寫道:“恒河的靈魂在北方宏偉的高山中,在平原的人神之間,在恒河的洗浴臺階上,在苦行僧的腳步下,在古老的念誦和歌舞中,在印度香和咖哩的味道裏,在印度朋友的情意中。”因為,那山、那人、那僧、那歌,原都是恒河的孩子吧,在大河低吟淺唱的搖籃曲中成長,在河水流過的地方找到自己最初的家。這是所有人都曾經歷過的情感,卻在匆匆步履之間將它遺失在某個角落。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恒河之旅其實也是每位朝聖者的歸家之旅。闔上書的時候,我這樣想。
《恒河:從今世流向來生》杜欣欣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42.00元
2008年3月17日•上海閔行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3:55:1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