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第一性《本性变成第二性》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48:54
  • 51

2008-5-11

118页,这么短。泽穆尔(Eric Zemmour)说的却是一个大问题——现在的“男性”正逐渐变成“女性”,他们不再浑身散发着汗臭的情欲,不再强势,变成了爱修饰,重感情,想回家去抱孩子娘娘腔的“中性”,一场“第一性”沦丧的悲剧。

作者是法国出了名的“愤中(早已不年轻)”,他控诉看不顺眼的一切,对一切看不顺眼。《第一性》里,他想到什么说什么,整本小书更像语录集。犀利言语如戳戳花枪,他相当敏感、咄咄逼人、斤斤计较——这几个词在他看来可能都是“女性化”的。

“粉红化”是同性恋和女权主义者造成的?怎么可能。他只从他丰富的材料库里挑最具攻击性最挑衅的来用,破绽太多,逻辑混乱,我看着看着就在心里高喊:“别扯了!”书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一家之言滔滔不绝大放厥词,别人拿他没办法。女权运动之前,法国历史上有多少个路易戴假发、喷香水、穿高跟鞋,那奢华的巴洛克,阴柔的洛可可,不能不说是源于人们发自内心的需求,精致细腻是闲来无事时自找麻烦的追求,而现在,条件正合适,而已。

客观地说,他说的现象种种是当下确实存在的,从“粉红小男人”到政治的软弱,几乎都是全球化的,四处在高挂着都市“型男”的标准照,西部牛仔约翰•韦恩般胡茬奔放暴晒有异味的荒蛮不再性感,电视里反复播放着抚摸光滑下巴逗孩子玩的吴彦祖;再也不流行戴高乐、密特朗那样硬派的政治家,不再需要“阵营”间的生死对决,更多的是斡旋、悬而未决、回避,缺乏强有力的决断。有时我也觉得,泽穆尔批判的背后,不仅是看不惯“男性”正在丧失“第一性”的野性本能,更是看不惯法国,甚至整个世界变得缺乏棱角,对法国时事感兴趣的人应该能从中看出更多爆料和笑点吧。

话说回来,女人们虽然希望男人们干净、柔情,可仍希望他们坚强勇敢,有责任心,渴望着有值得信赖的臂膀可以依靠,这从未改变。如今,事态总是很复杂,要以减少实际生活中的冲突为先,大部分人变成了无性别的软弱者,凝固成硬块般的内心再也找不到,更多是果冻般软塌塌地一碰就晃。没有猛士英雄,令人遗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