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古代建筑与火与“苛政”之关系》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45:57
  • 90

近读清华大学教授楼庆西先生著的《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后,就拟了上面这个题目。这里我并不想对这本书的文本做一番精细地述评,而是想谈谈我在读后的一点衍生性的思考。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具有浓墨重彩的灿烂华章。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和由此形成的建造风格是世界建筑艺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古代建筑在今天的境地已然岌岌可危,大量历史珍贵的建筑遗产遭到致命性的破坏。或则遇到灭顶之灾,人为地大规模拆毁并代之以摩登建筑;或则年久失修,残败不堪。任凭风雨飘摇,随时可能轰然坍毁。造成这种悲惨局面的原因大概和我国古建筑自身存在的缺陷密切相关。主要有两点:其一,浪费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从先秦时期开始直至近代,我国一直采取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形式,这势必要以牺牲大量的森林资源作为代价。这种砍伐森林的数量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简单累积,而是呈几何级数的飞速递增。因为大凡在改朝易代之际新的统治者往往是在破坏前代的宫殿庙宇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建和扩建而不是单纯在保存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增加数量。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之句,极生动地说明秦代建造阿房宫所造成的后果。说到这也就引出了中国古建筑的第二个缺点,即畏火。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本身最大的弊端与缺憾。也正是由于畏火这一缺欠所以才会有大量浪费森林资源的情况产生。实际上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中国古建筑与火的关系是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探究的课题,差不多可以写出一部专著来,这里只能浮光掠影地谈一点。中国古代建筑毁于火灾来自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前者如雷击而引发的火灾。这类例子并不少,历史上也有许多文字记载。但是真正受火光之灾则更多的是由于人为原因。让我们粗略看看历史上有多少建筑人为地葬身火海吧。

西周末年犬戎攻下周都镐京,斩杀幽王后纵火焚城。西周由此灭亡。

秦季楚汉相争。项羽率军进入咸阳,杀秦王子婴,放火焚烧秦宫。大火三月不息,包括阿房宫在内的咸阳城也随之毁灭。

东汉末期董卓专权,曹操等诸侯起兵讨伐。董卓逼迫汉献帝迁都长安以避联军锋芒。临行放火将洛阳烧成废墟。

元代末年,朱元璋起兵讨元。于公元1368年闰七月底,挥师北伐元大都。元顺帝见大势已去,遂携后妃太子逃往上郡。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一举攻克大都。后纵火焚城。

明朝初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率军南下金陵夺取建文帝政权。适燕王入城,建文帝放火烧毁皇宫并自焚。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并放火焚烧了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三园。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烧毁破坏古建筑无数。

1937年起日军侵华八年间,烧毁破坏建筑及文物难以计数。

……

以上仅仅对正史上留有记录的史实做了一个大致地列举,如若把民间野史的例证算上则足使我们触目惊心。中国古建筑从一开始就是在危殆的境地中艰难生存,五千年中它不停地在同历史和人类抗争和挣扎。到今日仍然存世的古迹已实属不易。似乎建筑中也适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讲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由此可证人类对于古代建筑的破坏是何等残酷。建造一座圆明园花了上百年的光阴,而一把火将之毁灭只消三天三夜。这是木结构的建筑自身所难以解决的痼疾。古代时候人们往往只能眼睁睁看着房屋建筑起火焚毁,一切消防措施在熊熊烈焰面前都显得杯水车薪,于事无补。火,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大的宿敌!!古代建筑在貌似强大的“火”这一宿敌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更多是因为这个敌人的背后隐藏着更加残忍的人类的手掌。诚然,除了畏火,我国古代建筑也畏潮湿和虫害,不过这些比起火灾对建筑的影响实在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实际上,自然引发的火灾和人为失误造成的火灾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但是像上述列举中由某些当权者故意对建筑的破坏则无计可施。我们不妨将之称为“苛政”。有时这种极端的专制政策对古代建筑造成的损害远比火灾还要严重得多。实可谓苛政猛于火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京古城的消亡。

众所周知,北京自古就是一个历史名城。从西周时期分封的燕邑算起,直至辽、金、元、明、清和民国前期。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几代都不约而同地以北京作为都城。北京城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完美结晶,是千年封建社会建筑历史的颠峰之作。无论皇宫贵院还是普通民居都是我国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如果世界上仅有一座无与伦比的大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拥有完美无暇的建筑群体和建造工艺,那只有北京城。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建筑是历史、地理、社会、与艺术综合起来的纪念碑。它没有声音,没有文字,而使人受感动,感动得要落泪。”北京城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催人泪下的伟大的建筑集合体。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新首都的北京随即迎来了灭顶之灾。***以发展交通为由开始大规模拆毁内城的城门和城楼,接着先后拆毁了内外城的城墙。北京城在一天天地消逝,直到今天还在继续着。今天的北京是以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对外展示的,而那个作为历史名城和千年古都的北京已经渐行渐远,并从人们的记忆中悄然淡忘。难道你能说现在的北京是历史古都吗?名义上如是,但实际上呢?北京仅剩下屈指可数几处古迹了。古都之古,名存实亡。作为一个古都应该自成体系,但是现在仅有的那些名胜仿佛是从原有的母体中被肢解而显得支离破碎。如果你用心倾听,你能够听到这座古城在不停地抽泣。

古都的神韵已失!

古城的灵魂已亡!

我一直在想,如果像地处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协和医院这样的古建筑若通灵有知,面对四周林立的高大而摩登建筑会做何感想。我国在改革开发以后,各个方面都在向西方学习,包括建筑。人家有的,我们也要有。这种一味地西化的政策也无形中丧失了我们民族特有的精髓。北京之能成为北京,即有别于纽约东京之处。较之钢筋混凝土,我觉得青砖灰瓦更有我们民族自己的味道。火可以烧毁北京城内的建筑但烧不掉北京城的精神,因为我们可以从废墟残迹上重建;但是“苛政”却可以轻而易举地使整个北京城面目全非,风韵不再,我们却再无力恢复和重现。今天的北京满目充斥着钢筋混凝土的包裹,而那些曾经的青砖灰瓦则瑟缩在历史一隅黯然神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