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Red Mandarin Dress从另一个角度看《红旗袍》(我的第二篇评论)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42:52
  • 92

裘小龙在一次访谈中说过,他用英文写小说是希望能够向西方的读者展现当代中国,而侦探小说只是一个现成的框架。陈探长系列的第一部,也是他的小说处女作《红英之死》获得了2001年Anthony奖的“最佳首部小说”奖项。谈起这部作品,裘小龙说起初并未有意将其写成侦破推理小说,而是希望把自己对改革开放下的上海的变迁的感受写下来,但小说完成后,编辑和评论家认为这就是侦破推理小说,他也只得接受。

由此反观《红旗袍》,不难发现这并是一部单靠错综复杂的线索和悬念取胜的普通的探案小说。细心的读者其实只需读到全书一半,便可对凶手是谁有个眉目。但后半本书恰是最为精彩的:读者跟着陈探长的脚步探访各个能对案件提供关键线索的人物,案情的历史背景得以不断填补完整,读者也得以通过这些人物的职业、经历和工作或居住环境,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透过音乐学院老教授,摄影家遗孀和菜场老民警的讲述,读者能够体会到文革对他们的心灵带来的是怎样难以抚平的创伤。当年经历过文革那场浩劫的人们,如今在这座飞速发展城市中的生活状态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裘小龙1980年代末移居美国,1990年代中期以后有机会比较频繁地返回故乡,他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巨变,城市的面貌也成为他的侦探小说的一大特色。《红旗袍》中所有路名都是上海真实的道路,也提到了一些城市中标志性的建筑和场所,城市中的石库门弄堂、老洋房、歌舞厅、饭店更是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作者通过小说构建起了一个他印象中的上海,读者随着小说中的人物,仿佛亲身来到了上海的大街小巷。裘小龙呈现给读者的已经超越了纯粹的侦探推理小说,而更像是一部城市的探索地图。作为一部小说,背景构建这一要素在裘小龙的作品中被充分挖掘,运用得淋漓尽致。

裘小龙也尝试将各种中国文化元素融入《红旗袍》。通过陈探长的中国古典文学硕士论文,作者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故事是如何塑造女性角色,通过陈探长的思考,引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对女性以及男女浪漫爱情的态度。而这种思考恰恰是与小说的情节丝丝相扣的。另外,通过这位热爱诗歌的陈探长之口,裘小龙在小说中适时地“偷偷加入”许多他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和他直接用英文写成的诗句,成为他小说语言的一大亮点。另外,在人物对话方面,裘小龙大胆地将各种中文成语和俗语直译成英文,像“无事不登三宝殿”、“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等几乎字字对应的翻译在小说中随处可见,甚至根据语境对成语还有改编,如“杀猴儆鸡”等。这种看似中国式英文的表达实际却能大大加强人物对话的表达效果,暂且不论西方读者是否能完全理解,首先就显得十分真实可信,使得西方读者感受到自己是在聆听中国人日常的交流。当然,根据上下文,西方读者应该不难理解这些成语和俗语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裘小龙又一次成功地将中国文化元素加入自己的小说,达到了他向世人展现中国及其历史文化的目的。

在《红旗袍》中,裘小龙似乎也尝试通过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达他对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的理解。陈探长这个核心人物可谓社会中坚力量的缩影。他在公安局中处于中高级职位,由于破案而闻名全城,照理事业应该如日中天,但却不得不屈服于党内的上下级体系,夹着尾巴做人。他很清楚自己的地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请假学习与本职工作似乎完全无关的中国古典文学,也反映了这类人希望从巨大的工作压力中解脱,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的心理。陈探长十分擅长与人打交道,无论是与洗浴城美女经理还是与街道居委会大叔,他总能让自己进入合适的角色,取得对方信任,获取关键的线索。陈探长对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方式体现了作者对当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的认识,也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中国社会中各类人群的个性和共性。对于公安局中其他人物的塑造,尤其是于警官和他的妻子佩琴,也体现了这一点,也是作者对机关内某些官僚作风的透视。

读《红旗袍》一书,单单从读推理小说的角度,可能会有所失望。但是如果读者希望了解中国社会,了解作者透过故事传达的对中国社会的各种认识和理解,而同时又能感受探案过程的丝丝入扣,那这部小说就非常值得一读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