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海边的卡夫卡《卡夫卡后的一一》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41:10
  • 77

之前看卡夫卡老是有种奇怪的感觉,而且这种奇怪的感觉还一直延续到看完这部小说,虽然它述说的故事好像都有了最终的结局,但心头的云雾久久没有散去,老是觉得还有另一面不为故事本身所知的真正的故事在后面。

今天才真正知道其中的原因。为什么卡夫卡会给人一种被救赎的感觉,就连自己看了也是这样,自己以为自己是本着一种很中立的态度进入,应该不会被救赎下去的,而这种感觉来得有点莫名其妙,它既没有源头,也没有结尾,但当你看完了也就真的有一种被救赎的感觉,它救赎于你无形中,这给自己一种很不能理解的感觉,本来以为交流一下会得到一种更好的结论,但很多能表现的都只剩下救赎了,而那种是文字的故事给人一种心灵的救赎,而没有具体的意识形态。

以至于也找不到很深刻的理解,刚开始还以为是由于挪威的森林的缘故,因为更多的人都去关注森林对于他们来说更接近于现实的生活,更容易给人带来亲切感,共鸣感,更能让人把自己溶于主角的故事情节里,从而也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不同心里层面留下轨迹,使得森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苦苦追忆,通常这样苦苦的追忆就更给人带来很深刻的烙印,以至于很容易在故事里找到另一种救赎。这可能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关于挪威的森林的救赎的原因之一,但,这也不能成为没有关于卡夫卡的救赎感的原因,因为自己始终相信真正的救赎是不会被埋没的,对于真正的救赎感,卡夫卡比挪威的森林来得要更有实际意义,更有力地救赎它的读者,即便不管你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看卡夫卡,它都同样给你带来不同程度的救赎,因为它把这种放置于任何情况皆准的救赎通式放在了一部看似是那么不具现实意义,那么富有想象空间和抽象思维的故事情节里,这也正是卡夫卡的魅力所在,而那救赎的通式就是——除了自己对自己的救赎,没有任何物质形态或意识形态能带来对于自己本身的真正救赎。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救赎。

还有一个不大被大众所意识到方面,对于很多卡夫卡的读者来说,而不是村上的读者来说,卡夫卡的读者太不历史,因为在卡夫卡背后有着作者是在怎样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创作的,不管是历史的隐瞒,还是历史的消失遗忘,都是很多读者所无知的,因为对这批读者来说那样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现问题是在当时热潮的时候所不解的,或错过了,其实对于这样的历史背景真的应该了解下,但在书的开头没有看到有关于这方面的序言,而让小说突然觉得不是很完整,虽然卡夫卡本来就穿梭在现实与虚幻中,但。。。

其实也不用刻意地去追寻什么,为什么而追寻,可能大家都是跟着感觉走。。。。

2008.07.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