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爱的艺术《如果那就是爱》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39:17
  • 75

这不是一本爱情操作手册,这是一盆冷水。

作者是泛神论者吧。爱就是他与神结合的途径。所谓神爱。

如果说这本书给了我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保持自己的思考,适度怀疑。

书摘: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的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

——大多数日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是否被人爱,而不时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

——什么东西能使一个人有魅力则取决于一时的时髦。

——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寂寞。

——实际上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

——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

——人永远不应该是实现他人目标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他人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一个被围困在这么一个罗网之中的人如何才能不忘记他是一个人,只存在一次的人,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能经历希望、失望、担心和恐惧的人,渴望爱情和受到虚无和孤独威胁的人呢?

——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

——爱情的形式:积极地给予,关心,责任心,尊重,认识。

——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情。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最终把握世界的唯一可能性不在思想,而在体验统一。

——掌握爱的艺术的方法:纪律、集中、耐心、极大的兴趣、信仰。

——客观是例外,而不同程度的自恋式常规。

——我们只有摆脱了童年时代妄图得到全知、全能的幻想,才能有客观性和运用自己的理智。

——要认识到那些自觉地害怕被别人爱的日实际上是一种不自觉地害怕爱别人的反应。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

如果只有书中定义的那种才叫爱,那我们身边的伪爱情太多了。

如果说一切的真理来自于现实的检验,那么就有理由去怀疑,难道一个哲学家写的就一定是对的吗?他对爱情的定义就是对的吗?

不相信他人的人,通常对自己也是不相信的。一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不自信究竟源于何方?一个假设是早年没有得到父亲的肯定,致使终生都在寻求权威的肯定和庇佑。那么现实检验是否能够修补他的自我怀疑?补充:3017.10.5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相处模式会被学习成为人的最初最本能的模式。所以父母感情不和睦,子女往往可能走上老路。在义务教育从来不教授正确的爱的方式,太可惜也太不负责任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