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还君明珠香港琐谈《买“读”还珠》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37:26
  • 20

买“读”还珠

《还君明珠:香港琐谈》严飞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26.00元。

成庆

□自由撰稿人,上海

对于一个上世纪80年代在内地长大的孩子而言,台港流行文化几乎塑造了那10余年间所感受到的全部文化内容。我们可以轻易地列出一个长长的影星、歌星的名单,如数家珍。而我心目中的香港,则是一个依靠香港电影和音乐构建起来的形象,那里面有《旺角卡门》的地下黑帮,也有“难舍难分”的怨女痴男,如今回想,把罪恶、真情还有种种欲望混杂在一起的香港形象,对我而言丝毫不觉惊讶,而且还认为是如此和谐统一。

事实上,今日看来,我所接触的香港文化,只不过是80年代中期以后商业文化的主要内容,更早时段的香港本土化文化运动我们只能隐约感觉,无法分辨出香港文化复杂的光谱。

由于偶尔的机缘,我开始为一份关注国际政治的电子刊物撰写每周香港的时政评论,于我而言,香港是一个通过记忆与冷冰冰的新闻构造起来的观察对象,每当我搜刮所有的想象力去试图理解香港的政治社会变化时,总会自问一句,香港人到底如何自我理解?

在这个时候,刊物里新来一位撰写香港文化的同仁———严飞,其深入浅出的笔调与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顿时心生愧疚,过去所对香港时事分析的种种判断,大部分都在严飞的具体描述下化为无支撑的臆断。从此之后,每当我撰写某件香港时事的分析时,总会翻出严飞所写的香港文化评论,来对照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香港人的基本常识经验。

如此下来一年有余,我几乎认真拜读了严飞所有的香港文化评论,无论是从“麦兜故事”背后的香港人的心理基础,还是“天星码头”、“皇后码头”的复杂情感历史,都让我逐渐触碰到一个更为鲜活的香港。

这样一个香港,在认同上并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他们既有英殖历史留下的对英帝国的复杂情感认同,也有从60年代开始的香港本土认同,而 97之后,也有对“大中国”的认同想象。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过程中,进行简单的“爱国/不爱国”的划分都有违香港人的心理经验。因此在这样的氛围下,最激进的保钓人士与最亲英的香港绅士能同处一地,互为呼应。而严飞对香港人的认同描述也让我对应起香港流行音乐的回忆,如许冠杰的“铁塔凌云”中就有“檀岛滩岸,点点鳞光,岂能及渔灯在彼邦。”香港人对“香港”的地方认同之深厚,恐怕难以用一个所谓的“大中国”认同所替代与取消。

在文化上,香港固然是商业为先,我们也时常诟病其为“文化沙漠”。这一判断固然大不错,但是如果要了解香港,自然不能以文化精英者心态高高在上,毕竟在这样一块弹丸之地,也有数位了不得的文化人物,比如饶宗颐这样的国学大师。而对于香港人复杂的文化心理,我们似乎更应细细揣摩。比如香港对 “玉女偶像”的狂热追求,以及对性解放、八卦“咸湿”的强烈需求,都集中于香港人一身。

这样一种保守且激进的道德文化心理,到底源自何处?这本书中有对香港中文大学刊物《中大学生报》***版的分析,也给我提供了一个理解的方向。香港人对自由价值的崇尚,导致这种自由被滥用,甚至为了打破所谓的“一元性论述”,而冲突基本道德的底线,甚至还以《圣经》中的性描写作为自我合理化的依据。如此复杂的香港文化心理,谁敢说我们都能清晰的了解?

在经历了香港购物、游玩迪斯尼的疯狂冲动之后,内地公众渐渐开始感受到,今天的香港,固然可以勾起80年代开放之初国人现代化想象的回忆,但是这种复杂的情绪却在内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中逐渐把香港去魅化。于是香港人自己也在焦虑,难道未来的香港,不仅难以回复昔日的“四小龙”荣光,而且还会自我边缘化,成为无足轻重之一隅?而这种种情绪,于我这种虽然关注香港,但却一次未踏上港岛一步的局外人而言,哪能体会纤毫毕见?于是,在这样的关切底下,严飞这本描述香港日常经验为主的书,或许能够让让关心香港历史与未来的读者们买“读”还珠,恢复一个更为丰富的“东方之珠”的面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