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要起名,我就只好起了个"《伦理学》之局部读书笔记"的标题,因为我的论述实在是非常的局部化(差不多只论述了三个或四个词语),不加"局部"二字,着实有愧。
《伦理学》之局部读书笔记
潘霍华在其《伦理学》一书中多次提及了”诚实”、”良知”与”责任”,并对此展开了论述。这三者的境界不同,但又不仅仅是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
诚实,就是“说真话”(或许它会有其他更有利的解释,但这里似乎还是把它局限于这个范围里较能说明问题)。比起善良、忠诚等其他道德判断标准,它无疑是最简单也是最机械的一条,我们只要把自已的言行与事物的真相一对比,就可以判断我们是否讲了真话。虽然不排除我们对事物产生了误解,从而导致我们的言行与事物的存在发展不相符合的情况,但“诚实”是个很主观的词语,我们只能探知自已是否就我们的所见所知作了如实反映,而无法判断我们的所见所知的真实性。
但由于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及“诚实”本身的机械性,“诚实”有时会被抛入一个荒谬的境地。潘霍华在书中就此批判了康德的相关论述。自尊的康德“从不说假话”,他说“一个杀人犯在追杀我的朋友,闯入了我家,问我,我的朋友是否逃到我家来了,这时我必须诚实地回答说是”。这时的康德甚至还不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唐僧的“善恶不分”是源自他的认识能力,他分不清“哪个是人,哪个是妖”,但康德已经知道此刻进门的乃是强盗,目的是要结果他朋友的性命,然而为了明哲保身或是为了不打破其个人“从不说谎”的记录,而将他朋友的个人性命拱手出让。这种“诚实”便完全沦为了个人自私的借口。这种“真话”是撒旦的真话,是一切真实者的死亡,此时的康德便沦为了撒旦的服务者。
所以,为了保护自已或他人免受“恶”的侵袭,我们便被允许以其他方式作出符合当时环境的反应,而不是一五一十地“说真话”。是什么引导我们?是良知。良知让我们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它有时是一次自我的重新审视,让迷途的我们返回善,良知教会我们以智慧去识别撒旦的“诚实”,良知让我们摆脱一叶障目的境地,促使我们勇敢地承当起因违背诚实而所负的罪疚。良知,让我们不再恐惧负疚,因为我们”担罪”却清白。
这种清白的“罪人”就是负责的人。当然我们平时所称的“负责”并不一定是这个意思,“负责”也并不一定就会牺牲个人的道德标准,但是最神圣的“负责”恰是“无罪担罪”。潘霍华在此书中最重要的一个中心词是“负责”,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词是“自由”,潘霍华对两者的关系论述为“责任事实上以自由为前提,而自由只能存在于责任之中”,这句话的前半句比较直观,理解也可以有多种,你的自由越少,可以遇上的负责之机会就越少。对于后半句话呢,我觉得最好的注释恰是该书扉页上的那句诗“自由不是纵心随意,而是正当之事敢承当”。我们若将潘霍华在《伦理学》中的“言”与他在现实中的“行”对照起来看,我们对他岂止是感激?确确实实,有谁能比潘霍华更配谈“责任”呢,这个心怀如大海般慈悲的圣徒, 1939年突然从美国返回到德国,而在回国后便积极投入到了暗杀希特勒的行动,“暗杀”必然会引起潘霍华个人的罪疚感,但他认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就应该勇敢地承担罪孽,于是他甘愿承担“负责任”行为所带来的“罪疚感”——去暗杀希特勒,从而解救他人。
或许,单单从“伦理学”这门学科角度而言,潘霍华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因为这是一部未完成作品。但我们仍为之所深深触动,当放下书本的那一刻,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真理在心中的诞生。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3:34:2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