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海边的卡夫卡《出走的少年》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34:20
  • 87

阅读的意义,在于对自体的关照。每个人都想过从自己的生活中逃离,但是勇敢者选择面对,懦弱者选择逃离。

《海边的卡夫卡》总算读完了,村上春树的书总是那个样子,谈不上什么期待或者失落,倒是他重新诠释了俄狄浦斯情结,颇有一点新意。

田村卡夫卡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他十五岁生日那天逃家,为了摆脱他父亲关于他“杀父娶母”的诅咒,也为了弄清楚母亲为什么弃他而去。他受到宿命的指引去了甲村图书馆,在那里他遭遇了命运。

图书馆的佐伯是一个年近半百的女人,在她房间的床头有一张叫作《海边的卡夫卡》的画,画中忧郁的少年是佐伯的恋人,但他二十岁的时候就死了。田村住在这个房间,经常在深夜看见十五岁的佐伯,深深地爱上了她,并且开始猜测佐伯就是他的母亲。最终田村还是和佐伯发生了关系,并在梦中与可能是他姐姐的sakura交合。在此之前,他还借中田之手杀死了父亲。

当他深深地陷入命运的时候,在中岛的山中小屋找到了一个奇异的所在。类似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也是用图书馆来储存记忆。在那里,田村又遇到了十五岁的佐伯,即而是五十岁的佐伯。这个既是母亲,又是恋人的女人,劝他返回现实。

自我,本我和超我的三位一体

田村不仅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还是名叫乌鸦的少年,亦是叫中田的老人。书中引入了“半个影子”的概念,认为只有找到另外半个影子,才是完整的人。他们各自有着人性的一部分,感性,理性,社会,寻找影子的过程就是完善自身的过程。田村在经历完整的过程之后达到了统一,但谁又能说他不会再度分裂呢?

十五岁的少年/少女,大概都想过追寻自己生存的意义吧。自我的意识开始得到体认,不是作为家庭的附庸,而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我”的意识得到加强,并且开始寻找自我,寻找意义。

卡夫卡

捷克作家卡夫卡在这本书中成了一个意向,比喻生活的荒谬,变形,命运的偶然与必然,内省与冲动,不安与执著,懦弱与坚强,绝望与救赎。卡夫卡的《城堡》《变形记》处处弥漫着这样的悖论。《海边的卡夫卡》也是,荒谬扭曲的生活,与猫说话的中田,半男半女的中岛,鱼从天降等等,充满了神秘,机智,暗示,哲理,一贯的村上风格。

俄狄浦斯情结

古老的神话母题,认为男子生而有杀父娶母的愿望。田村的父亲预言他会杀父娶母,田村如其所言一步一步走向命运,充满了宿命感。村上春树的文字平静而散淡,但是除了宿命这一点,在这本书中,已经很难感受到幽玄。

村上春树用他的故事重新构建了这个神话,为了保持十五岁少年精神世界的完整,让他的分身杀死了他的父亲,并且在梦中与姐姐交合。换而言之,并未将作为本体一部分的田村推向道德的深渊,而是用更温和的方式解放了田村。

入口石

这是逃脱的终点。任何一个想要逃脱自己生活的大约都想寻觅这样一个所在,即便没有记忆,但是可以过平静的生活。虽然快乐不那么多,但是痛苦也不那么多。

佐伯就到过那里,十五岁,并且在这个世界留下了分身。田村也到了那里,作为母亲的中年佐伯阻止了他。封闭内心,封锁记忆可以让自己轻松一点,但是却不是面对人生的态度。分身留在那个世界,就永远无法完整了。

入口石也是一种意向,回归内心还是面对残酷的现实对任何人都是两难的选择。

村上春树的书中,充满了各种音乐,以前是jazz,但《海边的卡夫卡》充满了各种交响乐,我都没有听过,深以为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