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别闹了,美国宇航局《80后科学传播的新力作》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34:08
  • 89

书评:龚东力作《别闹了,美国宇航局》

拿到龚东的新作《别闹了,美国宇航局》,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大方方又带着调皮味道的中英文对照书名,配上发射架上等待升空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直接冲击你的好奇心。美国宇航局?听说过,不过对于这个已经成立50年的最大的航空航天机构,我们知道的还真不多,顶多是一些雾里看花的概况介绍,龚东这本书应该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美国宇航局的著作。

对于美国宇航局的描述,可谓纷繁芜杂,牵涉到五十年来的人和事,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宇航局局长,宇航员,科学家,众多研究中心,以及数不清的太空探险计划,相当难以驾驭。龚东则独具匠心,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将众多机构、人物和历史事件分丝析缕,娓娓道来,将交致如网的时空交待得清晰明了,看得出作者很是费了一番苦心。

作者在文中,采取了一种《史记》体的“互现”手法,在相对集中的基础上,将同一个人的不同事迹,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放在书中的不同部分加以展现,从而加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散而不凌乱,分割而合情合理。尤其是对于科罗廖夫和冯•布劳恩两位航天界大牛的描述,在前面多次展现,却始终身影飘忽,最后在《两个人的战争》中精彩现身,宛若电影中经过层层铺垫之后的高潮,畅快淋漓,惊心动魄。

更值得赞叹的,则是作者讲故事的风格,风趣而不庸俗,幽默而不浮滑。爱好物理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本书的书名仿效自理论物理大牛理查德•费曼的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费曼的自传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举重若轻,风趣诙谐的物理学教授的形象,他会跟赌城的陪酒女郎搭讪,会跟巴西人一起打鼓。相信每位读者在阅读《别闹了,费曼先生》时,都会一边阅读,一边开心地笑,甚至会手舞足蹈地向旁人介绍你正在读的有趣的内容。我在读龚东这本《别闹了,美国宇航局》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感受,第一节还没有读完,已经乐不可支了,而书中精彩之处比比皆是。比如谈到美国人在探测太空的征途中屡屡落后于苏联,其中一段作者这样写道:

美国宇航局“水星”计划目标是“确认人类是否可以在太空生存”,不过这个理想很快就泡汤了,因为苏联帮助美国宇航局提前确认了。答案是“能”,人类能在太空生存,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同志搭乘“东方”1号飞船帮助确认的。

想来我们可以生剥老子的一句话“不笑不足以为道”,假如老子是一位现代传媒人的话,将其放在今天的语境中,理解为“不能让人发笑的作品就不是好作品”未尝不可。正如欧阳自远院士在序言中写的,“我们应该把趣味放在科普文章的首位”,娱乐大众是大众媒体的主要功能,科学媒体能够让大众看了高兴,看了会心一笑才应该算是真正的成功。毕竟大多数读者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神圣的科学殿堂”,而是为了在闲暇之余了解一些工作之外的事情,换换脑筋,愉悦身心,而不是为应付考试。那些正襟危坐,纯粹讲解知识的文章,放在大众媒体上,“写出来只怕是供人遗忘的”,而通过“娱乐式阅读”,通过人性化的表述,讲故事,讲科学发展中的困境甚至荒唐事暴露于天下,反而更容易传达科学中人性的一面,也是传达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而单纯传播科学知识的效果,在人们日益忙碌的今天,多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恐怕是适得其反,白白地将科学普及这块阵地(权且沿用“阵地”的说法)拱手让渡他人。

当然书中也若干瑕不掩瑜之处,比如哈勃空间望远镜已经决定要于本年进行第四次大修,可以继续工作到2013年,这个决定是在2006年格林芬出任局长之后做出的,书中未能注意到这一点,仍采用的命运未定说法。不过这不是致命伤。

龚东是我“未曾共事的同事”,他在帮我提交简历之后,在我入职第一份工作之前就已经辞职他处。后来见过几面,晤谈甚欢。今日大作在手,更知其人秀外慧中,功力不凡,对现代传媒的理解实是不俗。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龚东正在紧张进行他所创作的一部小说的修订工作,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蔡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