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十宅论《房子的问题》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33:03
  • 70

——《十宅论》

上海的朋友,结婚之后一直住小一居,以前不觉得拥挤,塞下两个人就捉襟见肘。这高价的时候去看房,被人忽悠到车程二个小时以上周围是农田的地里赶着虫子,许给他们的那未来的“家”在如此充满乡野味道的环境里也要9000块一平米。我幸灾乐祸之时,她说,你怎能把人民疾苦当戏看。我说我更惨,还在跟人合租;房东每每说,房租是多么的便宜,自己的生活是多么艰苦,无异于黄世仁向喜儿哭穷。举头望,“调控”不调,“拐点”不拐,说是供大于求,房子照旧处处热销。“不患寡而患不均”,想到房子的问题,心里就涌起很多波峰波谷连绵的不平衡。不过,那安得广厦的梦想,更应该让灾区人民先实现。

这时候,我端出隈研吾的《十宅论》,好像隔岸观火。书的副标题是《十种人的十种居住方式(原副标题翻译过来应该是“10种日本人居住的10种住宅”》,行文非常像一类较浅显的建筑论文。他“生搬硬套”地将日本人分作十类,也就是单身公寓派、清里食宿公寓派、咖啡吧派、哈比达派、建筑师派、住宅展示场派、独门独院派、俱乐部派、日式酒屋派、历史屋派。他探讨十类人选择的住宅模式,具体地用一个个例子揭示这十种类型住宅中所透露的各种“符号化”的信息,比如,为什么住在“清里食宿公寓派”住宅中的人会喜欢圆形餐桌,那象征了他们内心的何种观念;“日式酒屋派”的房子里为什么会装有花柏木浴缸……住宅,成了照着日本贫民以上阶层城市居民的真话镜,戳穿这十类人选择这些住宅、将其布置成某个模式的用心,其中包含着自然而然的虚荣、媚外、装腔作势,也有些是身在其位的必然选择,总还是有不得不选择单身公寓的人,大概境况跟我类似,我们仍会在屋里放一些网球拍或者吉他,标榜自己对生活的憧憬。

读着这本书,知道他说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日本,我脑子里仍不断出现日剧里出现过的各类住宅,也渐渐在中国的住宅中找到了对应的,只是我们的住宅面积偏小,经济条件也更差点儿,哈比达派中的“哈比达”指的是池袋一家著名的现代家具专卖店,这一路人多少可以在当下流行的全家使用IKEA样式家具的人身上找到共鸣吧;建筑师派的住宅,可以看看“长城脚下的公社”,虽然那跟安藤忠雄用清水混凝土塑造的朴素的奢华并非同道;历史屋派非要住在老祖宗留下的旧房子里,跟那些非要住四合院的人大概有着相似的“追求”。有不少,我甚至可以在记忆里找到某个具体的人和家庭符合他的描述。

不过,隈研吾的分类为了凑够十种,界定并不那么清晰,有几种之间明显带有雷同和渗透,他原本想“尽量客观真实地记述下来”,最后还是“夸张且充满了偏见”。他的描述,虽然是武断的,甚至是蛮横的,却不能说是错的。他对住宅的观察,犀利而敏锐,这十种类型,无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都说中了不少人的心思,在住宅类型选择、装饰、布置上耗费心思,并不全为满足居住的功能要求,总是希望住宅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品味”,甚至“理念”。买房时选择“欧式别墅”或“现代雅居”,总还是怀有价值观和审美观的表达,这折射着城市居民的居住意识,是社会文化取向的表现——我们是在媚俗还是媚雅。

写这本书期间,隈研吾自己不在日本,跑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亚洲文化委员会研究所作访问学者,这在日本人看来是对国内激烈竞争的回避,更何况那时以地产为契机的“泡沫经济”正如火如荼。他怀着三十一岁男人常见的困惑:为什么别人都开始志得意满地收获了,自己却完全没发芽,明明野心正烤着他,他却看不到一个明确的方向。在美国,让他有一种“旁观者清”的眺望感,“用一种稍带刁难的眼神,用以可没有归属的自由的心,孤独地去观察社会”。回到日本的现实中,隈研吾开了事务所,做起住宅设计,我猜测,此后他也感到逐渐堕入了曾挖苦过的怪圈,本以为能“超越这十种类型,探求到别的什么东西”,终于发现,没有答案,而彼时那种距离感、怀有希望和野心的焦燥充实,才是最宝贵的,能留下一段自己无法破解的认真思考,也是好的。

或许我现在已经不能自诩为建筑界从业人员了,但在学校的那几年,最令人头疼的是译名不统一,大家各译其名将信息量扩大了数倍,又多是没意义的。朱锷先生百忙,翻译这本书不容易,但还是要挑挑他的错误,比如对古典柱式名的翻译跟现在大多书上都有出入、将《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翻译成《从拉斯维加斯学到的东西》等等,英文到日文,再到中文的转换中可能确有很多变化,但还是希望译者能采用更普遍,长时间为人使用的称谓。我的挑剔皆出于对学生时期未求甚解全盘通吃的混乱心有余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