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永远是孩子《永远是孩子》:救赎与生存的悲恸诠释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32:35
  • 79

我认为任何一部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引发的读者思考和启示。读完《永远是孩子》,我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莫名悲恸,哭泣良久,不能自思。然而,平静之后却仍然迟迟不能动笔,究其原因是我仍然处在思考和得到启示的路上。

两遍读完,思绪万千。感动之余不免心烦意乱,天童荒太依靠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理解,用朴实的句法表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救赎与生存。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依然萦绕耳边;高中时看过《活着》,泪痕依然触动心灵。但是这些感思远远不及《永远是孩子》的魅力:救赎不是每一个人的人生,但活着却是一定要做到的事情。

天童荒太的作品不多,但是都有足够的水准,无论是在窥探犯罪心理还是社会现实上,荒太对于社会派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1986年《白色家庭》获第13届野性时代新人文学奖,1993年《孤独的歌声》获第6届日本推理小说悬念大奖优秀作品奖,1996年《家庭狩猎》获第9届山本周五郎奖。而此部作品正是2000年第53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的得主。

600多页的故事到底讲述的是一个多么曲折的故事呢?这个问题是当我拿到书时想到的。里面一定有离奇的情节,多彩的人物,宏大的背景……可是当我看完以后才发现,这是另外一个主题。

久坂优希坚信如果登上灵峰之顶便能“被神清洗罪孽拯救自我”。她和另外两个少年在登顶之后下山途中,好像被附体似的杀害了优希的父亲。三人把这个杀人事件密藏心中,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17年以后他们在有意无意之时重逢。后来优希的弟弟追究优希闭口不谈的“过去”,探索着自己被欺瞒的不完整的家庭记忆。以及警方对优希身边发生的杀人事件的侦察,打破了优希平静的生活。然而,这只不过是最后审判的序曲而已。

优希成为一名护士,笙一郎则变成了成功律师,梁平选择了刑警。围绕着优希的悲惨事件接踵而至。先是家中失火,灰烬里发现了优希的母亲。优希怀疑是弟弟放的火,惊恐万状;弟弟从此失踪。作为优希的精神支柱的长颈鹿和刺猬,对优希的感情纠葛也是纷纭复杂,互相猜疑。17年前的事件,被浓雾包裹着的深藏于灵峰的真相,逐渐展露眼前……

天童荒太采取的是插叙的手法,让现实与17年前的记忆交叉在读者脑海中。悬念伴随着主人公的秘密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优希为什么会在儿童精神病院的呢?她遇到的事情究竟有多么不幸?为什么笙一郎和梁平对于所谓的“资格”都默默不语,互相猜忌呢?故事的结局又会怎样呢?这些疑问陆续显露出来,却又被恰到好处的继续隐藏。作者不仅仅是在悬念上下足功夫,最为重要的是,他想让结局足够动人心魄,从而解释他会撰写此文的初衷:救赎与拯救所引发的思考。

书中不断描写主人公们的复杂心情,描述秘密的罪恶,描述人性对于孩童所带来的伤害。这一切都是在寻找答案,无论是“长颈鹿”、“刺猬”还是“海豚”。他们背后的辛酸无人知晓,但是也正因为心里藏着的莫大秘密,导致了所有的故事都朝着悲剧发展。被猥亵的男孩悲鸣嘶喊,被烫伤的女孩沉默抑郁,恸哭成为唯一能够释放自己压抑心情的方式却毫无效果。

那些经历过特殊事件的孩子们永远不会让自己的秘密被更多人知道,他们逃避,彷徨,呐喊,甚至报复……可是痛苦的仍然是自己。他们无力对自己的未来做任何期待,生存的意义变得渺小,他们不在乎会伤害谁?哪怕是最爱自己的人。他们也不在乎会影响到谁?哪怕是自己最爱的人。封闭的心灵不停思考着一个无人能够解答的疑问:我到底为了什么活下去?为什么这么肮脏这么丑恶的自己还在继续存活?

“活下去是为了赎罪。”笙一郎的母亲麻理子在病院里这样跟优希说过,与之类似的,“在这世上,并非只有你一个人在受苦。”同样是对自己受伤心灵的莫大安慰。我们都是幸存者,还有,我们需要有一个理解自己的精神支柱,这才是未来美丽的人生啊。

而事实上说出来的话都有自己独特的原因存在。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心甘情愿的理解和接受这样的现实。理解一个有着沉痛过去的人需要勇气,也需要耐心。在《永远是孩子》中试图理解这些受过惨痛伤害的人屡屡出现,可结局仍然让人无力摇头。

事情终归还是要发生,因为埋藏了17年的秘密。情节扭转,优希身边出现了血案,家里的房子被烧毁,弟弟不知所踪,母亲撒手人寰……一系列的打击蜂拥而至。然而理解自己的人呢?自己的精神支柱呢?却在围绕着一个关于“资格”的问题上踌躇不前,相互谦恭。在书中对于这条感情线是一个巨大的波动。我们明明可以在一起好好的互相支撑,互相理解,可是为什么……

还是那些不能言说只能孤独承受的秘密。天童荒太大费周章的铺垫换来了一个无法救赎社会的低沉哀鸣,引发了一段关于儿童问题的思潮。这是最为伟大的意义。故事的书名耐人寻味,永远是孩子,是的,过了那么多年,还是没有完全成为大人。脱离这些噩梦,一个人勇敢的面对以后的人生是最终的答案。

在技法上,除了现实与回忆与梦境与虚幻的大跨度交叉还有对于结局的独特安排。这都无疑在吸引读者读下去,看到结尾一切也都明白。辛酸的回忆伴随着无声的哭泣,在脑海中翻滚,那半截绷带和动物园的笑声仿佛都成为了支离破碎的胶片,无章的在眼前飘荡。

我们反反复复地说的是同样一句话:“应该活下去!真的!应该活下去!”故事从希望得到救赎开始,发展到这里,已然空白。关于今后的命运,我们无法判断,但是我们却有理由相信他们能够得到幸福,因为他们在努力活下去!

我其实在想,如果当时动物园毕业的时候,有一张泛黄的旧照片该有多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