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香奈儿的态度《至魅香奈儿》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31:06
  • 42

至魅香奈儿(译后记)

karl Lagerfeld部分插画欣赏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0127029/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法国人戏称皮雅芙的歌曲、萨冈的小说和香奈儿五号是法国三大重要出口商品。如今皮雅芙的歌曲成为了怀旧的经典,萨冈及其小说亦化为不朽的传奇,只有香奈儿的名字依然站在时尚的前沿,激荡着一代又一代女人们的青春梦想。无怪乎对于很多人来说,香奈儿竟成为了法兰西的代名词。

1971年香奈儿逝世后,关于她的传记作品层出不穷。而保罗•莫朗独辟蹊径,记录了香奈儿众多坦诚的独白。阅读《香奈儿的态度》(L'Allure de Chanel),仿佛是在倾听香奈儿亲自讲述一生的精彩与跌宕。她的孤独、她的事业、她的爱情、她的人生都时时引起我们或歆羡或慨叹或敬畏的复杂情愫。香奈儿的世界仿如群星璀璨的银河。居于时尚与艺术之都巴黎,她所交往的朋友都是那个时代可圈可点的杰出人物:毕加索、科克多、威斯敏斯特公爵……香奈儿对这些人物的评论也成为本书的一大特点。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本书归结为一个名人的传记,它叙述了一段万人瞩目却鲜为人知的人生、体现了一种睿智的思想、更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与神话。

从圣诞聚餐谈起

本书的开端,保罗•莫朗描述了自己与香奈儿的初见。那是1921年的圣诞聚餐:"这时你还看不出香奈儿的天分,没有任何迹象能够表明她的权威、她的强硬、她挑衅性的专制,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她有着那种注定能够赢得盛名的性格。"但是香奈儿依然使所有宾客"对她迷恋不已"。这样一段描述使我一直沉迷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那场节日盛宴之中,仿佛在某个角落窥视着女主人当晚的神情。完成本书中文版的最后一次修改,恰好时近2007年的圣诞。我的朋友Merryl邀请我到她家过一个"典型的法国圣诞节"。圣诞当天是一个完美晴日。路过花店的时候我忍不住停下,买了一束火百合映衬那天的好天气。Merryl的妈妈MONEGHETTI夫人也从波尔多来到巴黎,和女儿一起庆祝节日。除了传统的圣诞巧克力以外,我还准备了丝绸方巾送给她们做礼物。而Merryl神秘地对我说:"我们准备了一件'非常巴黎'的礼物给你。"我好奇而欣喜地打开来看,原来是香奈儿07年限量版的指甲油。MONEGHETTI夫人亲自为我涂在指甲上。那一瞬间,原本沉迷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我,忽然发现时隔八十六年之后,香奈儿依然为法国人阐释着什么是"非常巴黎"。

餐前 MONEGHETTI夫人和我一起看Merryl的旧相簿。从四五岁的小姑娘起,Merryl就迷恋香奈儿的双C纽扣,她童年到少年的照片几乎成了香奈儿时装历史的展示。但是MONEGHETTI夫人解释说,这些都是Merryl外祖母的亲手做的仿制品。Merryl喜欢哪一个款式,只要对外祖母讲,外祖母便会做出同样的衣裙给她。得知我正在翻译香奈儿的传记,MONEGHETTI夫人十分欢喜,拿出自己年轻时候购置的香奈儿套装展示给我看,那是四十多年前香奈儿出品的黑色小套装,开襟圆领的上装配上金色的双C纽扣做装饰,简约而质朴的风格在今天依然不失其魅力。香奈儿曾说,一件上好的衣裙适合每个女人。从七十五岁的母亲到三十五岁的女儿,这件衣服映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材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各自的美感:对于MONEGHETTI夫人是时光无法磨灭的悠然与典雅,对于Merryl则是端庄之中透出的纯真。

四十多年的烟云过去,这套衣裙诉说的不是复古,而依然是时尚。那时侯我才相信,香奈儿的设计,同样也是在创造奇迹。如果你经过香奈儿的橱窗而不为之所动,那是因为你还未曾真正拥有。每个女人都无法抗拒时尚之美的诱惑,而香奈儿早已用路易十四的语气宣称"我即时尚"。这套衣裙是MONEGHETTI夫人送给Merryl的圣诞礼物。母亲把衣裙送给女儿,香奈儿风雅和她的传奇一起随着另一代人的脚步流转,留下时光所无法磨灭的踪迹。

半个世纪的巴黎传奇

加上定语"巴黎"之后,仿佛是在限定香奈儿的影响范围,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香奈儿的传奇不是个人的传奇,而是一个时代的传奇,正是巴黎这座城市赋予了香奈儿灵感与机遇,从成名到去世,香奈儿的故事浓缩了巴黎半个世纪的历史。可以说巴黎缔造了香奈儿,香奈儿也为巴黎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阐释。或许一个人的传奇,也是一个城市的故事。MONEGHETTI夫人跟我谈起她的家世时说:"我们以前是波尔多的农民。我的母亲是一位裁缝。后来她和我父亲来到了巴黎,开设了自己的店面,母亲成了有名的时装设计师,我们的生活才发生了改变。这是另一个香奈儿的故事,不是么?"二十世纪初,或许有无数的外省女人为着各种原因从她们的乡间来到巴黎,她们用自己的天才与梦想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外省的青绿颜色和新鲜气息。香奈儿就是这些女人中最为成功的典型代表。童年的香奈儿母亲早逝,父亲丢下她们姐妹去了美国。众多传记作家认为,香奈儿和姐妹们一起被送进了孤儿院。但是在香奈儿自己却固执地说"最为理智的我被寄养在姨妈家里"。童年是她不愿意忆起的时光,在讲述自己的一生时,她首先讲述的是两个字:孤独。我们无须考证究竟是传记作家们杜撰了她的童年,还是香奈儿为自己编造了一个故事。扑朔迷离是传奇的本质,传奇也因此才耐人追寻。传奇与女人在一起,则更会交映成趣。同样在巴黎成名的弗朗索瓦兹• 萨冈把传奇披做衣裳,"有如人们用轻纱遮面",而可可R26;香奈儿则希望自己的传奇"幸运且长久"。两个人的故事,更确切的说,是两个人的传奇都弥漫着巴黎特有的色调。或许巴黎不仅仅是盛产浪漫、时尚与优雅的都市,同样也是盛产传奇女人的沃土?

香奈儿出身贫寒,甚至姨妈们也曾嘲笑她的祖母是一个牧羊女。然而香奈儿却并未因此受到打击,"牧羊女"这一形象使幼小的她产生了无数的浪漫想像。少女香奈儿以她的骄傲和固执反抗着一切,如同所有"没有家、没有爱、没有父母"的孩子,她分外珍爱自己,也分外渴望关爱。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偏执而贫苦的外省女孩儿,日后会在巴黎掀起一场革命,并让所有的富人为她着迷。如《农民新贵》中所说:"我们的世纪将是牧羊人进行报复的时代"。香奈儿以牧羊人的复仇姿态投身于这场革命:"我并不是为了创造我喜欢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为了使那些我不喜欢的东西马上过时。我把自己的天份当作炸药来使用。"她使贵妇人们抛弃了貂皮大衣,抛弃了繁复的装饰和鲜艳的色彩,单薄的小帽、针织线衫和单一的黑色是香奈儿送给她们的新宠。她把贫穷的表象变成了奢华的极至象征:廉价的兔毛代替了毛丝鼠皮,软木底的沙滩鞋代替了昂贵的皮鞋,玻璃和宝石一起成为了首饰,如坚实的土地一样颜色的地毯代替了名贵精美的萨伏纳里地毯。当富人们对这一切改变趋之若鹜的时候,香奈儿依然过着极其简单的日子。九点入睡,七点起床,极少有晚间应酬,甚至连出席的社交活动也屈指可数——她雇佣着众多王宫贵族们为她处理这一切,她自己则如普鲁斯特一样在床上便可得知各个贵族沙龙里的一切消息。

工作之余,香奈儿过着清教徒一样的生活,阅读成了她唯一的爱好。她曾对人说,是书籍教会了她一切。她不断地从书本中领悟人生。因此在与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佳吉列夫、科克多等等天才艺术家接触之时,香奈儿并没有任何的不安与拘束。相反她却使众多艺术家们为她着迷,毕加索更曾称赞香奈儿是"欧洲最有灵气的女人"。可以说通过与众多艺术家们的交往,香奈儿见证了二十世纪法国艺术最为辉煌夺目的顶峰。俄罗斯芭蕾舞风靡巴黎的时候,香奈儿曾亲自为芭蕾舞剧设计服装,并且从物质上支持了芭蕾舞艺术家佳吉列夫、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创作。与众多艺术名流的交往显然给香奈儿的传奇平添了一种华丽格调。

香奈儿并不美丽。但是她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都具有让人难以抵挡的魅力。她的革命远非局限于服装业,这种"牧羊人的复仇"已经扩展到了社会领域。随着事业的发展,她的工人从六人增加到了三千多名。香奈儿给出了服装业最为优厚的工资,带薪假期、免费旅行等等措施甚至使其他业主想以"鼓动别家工人怠工"为名将她告上法庭。可以说除了在服装设计方面的天赋以外,香奈儿也同样是一位一流的管理人才。香奈儿对于时装设计的观点更是被业界人士奉为金科玉律:"一袭华美的布料,其本身是美的,但是一件裙子愈是金贵,就会变得愈为贫乏";"如果我写一部技术类作品,我便会写下:一件上好的裙子可以适合所有人穿";"为芭蕾舞剧《天方夜谭》设计服装非常容易,但是一件黑色小礼服却很难做"……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是如果不是亲身领悟,便永远不会理解其中的奥秘。香奈儿的设计征服了全世界的时尚群体,但是她却能够骄傲地说:"我从未在广告上花过一分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商业奇迹。

香奈儿独特的金钱观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出身贫苦的香奈儿十二岁便意识到"金钱是万能的钥匙"。当她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之后,她更深的意识到金钱不过是经济独立的象征,而工作才是更具吸引力的东西:"金钱给生活以点缀,但金钱并不是生活"。与上流社会人士交往的过程中,香奈儿总是为他们买单,"因为当他们确认自己的快乐全属免费时,他们便会变得很风趣、很迷人。"她买下的,是他们陪她欢乐的好心情。得知上流社会的吝啬女人们为得到一件漂亮的裙子而和设计师上床,香奈儿犀利地调侃道:"国王消失了,但是高等妓女们依然存在"。她借用金钱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修养与教养,与他的出身毫无关系。

她设计服装,也设计生活。剥落半个世纪的巴黎传奇,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设计师的光环。她用自己的设计为自己带来快乐。因为在那样孤独漫长的一生之中,快乐毕竟是能够慰藉灵魂的东西。

像香奈儿那样恋爱

终生未嫁的香奈儿,成为了永远的"香奈儿小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她是一个创造了时尚奇迹的女人,她的传奇往往与事业的成功不可分割。迷恋香奈儿产品的女人们往往不会知道,香奈儿的爱情甚至比她的事业更值得她们欣赏与体味。

虽然有关香奈儿的传奇扑朔迷离,但是叙述起香奈儿公司的历史,人们总会首先提到她的男朋友卡佩尔。卡佩尔出资为她开办了第一家女帽店,而后香奈儿才逐渐拥有了今日的辉煌。少女香奈儿在一次行猎中结识了英国商人卡佩尔,而后大胆地随他来到了巴黎。卡佩尔让她第一次拥有了可依靠的感觉:" 对我来说,他是我的父亲,我的兄长,我的家"。一个如丑小鸭般的外省孤女,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如父兄般的爱人,他给她以情人的体贴和家人的温暖,弥补了她童年时代所有的不幸与孤寂。但他不能给她婚姻。睿智的香奈儿在对人描述起他们的爱情时,丝毫不提起卡佩尔已经是有妇之夫,她巧妙地称他们的关系为"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她甚至还幻想过一段可能的婚姻。少女香奈儿的率真、单纯和独有的天分让卡佩尔迷恋不已。在卡佩尔的引导下,她的天分逐渐得到发挥,与此同时香奈儿也体会到了爱情给她带来的美好:

我还知道男人们会送花。

"你可以给我送花",我对卡佩尔说。

半小时之后,我收到了一束花。我简直欣喜若狂。又过了半小时,第二束花。我已经心满意足。再过了半小时,又是一束。这样变得有些单调。整整两天,每半小时就会有一束花送来。鲍伊•卡佩尔是想对我说些什么。我懂得了这一课。他是在告诉我什么是幸福。

卡佩尔使她拥有爱,而后拥有了一切。香奈儿对卡佩尔充满了感激。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么这段爱情俨然如童话般安稳美好。然而生命中总是有那么多突如其来,年轻的卡佩尔不幸在一次车祸中丧生。香奈儿为此深受打击,失去了卡佩尔,她仿佛失去了一切。但是她没有那样一盏阿拉丁的神灯,因此不可能期待奇迹的出现。此后的一生,唯有事业成了她的寄托与安慰。回忆起卡佩尔的时候,她只能不断地说,"他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奇迹"。她用一辈子的感激与思念来珍藏卡佩尔的爱。用一生去追寻,没有任何人能够取代。香奈儿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法兰西女性的浪漫与执著。

卡佩尔的死,留给她的是一段难以弥补的空虚和一段难以愈合的孤寂。她只能用工作来对抗这一切。香奈儿产品征服了世界之后,有人说她是幸运的。但是谁又能想到,一点一滴都是亲手所得,对于一个单身女人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与人相处的时候,香奈儿总是不亏欠,亦不奢望。她的独立、她的创造性和独特的气质吸引了众多男人的目光。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女人中,她率先穿裤装、剪短发,每一步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一点更让无数追求者为她倾倒,其中不乏艺术家和王公贵族们。此时的她已经不渴望拥有,但是如同所有的女人一样,她依然渴望爱。对于每一个追求者,她都保持着自己的原则与分寸,那一种收放自如的心情,仿佛是波澜过后的触变不惊。香奈儿曾说起,"上帝赐予我最好的礼物便是使我不去爱不爱我的人,并且使我无视爱情之中最普遍的形式,嫉妒"。这样却更激起了爱慕者的渴望,装饰家保罗•伊里布甚至想与她一起重新经历生命:

伊里布想和我一起一步一步地走过那些没有他的过去,重拾逝去的时光,他让我交待所有。有一天他甚至带我回到了奥弗涅,回到了蒙多尔,想去寻找我年少时的足迹。我们重新找到了我姨妈们的房子……走进那条椴树小径的时候,我真的以为我的生命已经重新开始。

在卡佩尔之后的故事里,最为轰动的是她与威斯敏斯特公爵的爱情。与公爵在一起的十年里,她的生活"非常温柔"。后来很多人用她拒绝威斯敏斯特的求婚大做文章,然而香奈儿逃离的只是一个公爵夫人的封号,而非逃离爱情。很多年后,她仍然用温柔幸福的语气叙述起他。她亲自为他挑选衣服和袜子,俨然是多年的夫妻。他们曾天真地在伊顿霍尔别墅里"偷"草莓,也曾经一起旅行、狩猎或垂钓。十年,足以经历爱情中所有的美好……,她毫不吝惜地赞美自己的爱人,称他是"最后的国王",她形容他温柔、单纯、害羞、好奇,那是只有深爱过才能体会到的感受。她从不计较为爱做出牺牲,然而却时时能够把握自己。因此她要逃离"公爵夫人"这个使她产生烦恼的封号:对于早已习惯独立的香奈儿,闲逸的寄生生活使她烦恼。或许更是因为她内心深处早已习惯那种她总是要摆脱的孤独,因此想要逃离任何形式上的束缚?

香奈儿的一生不断充满对爱的渴望。她渴望平等的爱、独立的爱,有呵护,但不娇纵,有付出,但不奢求,有固执,但不一意孤行,有改变,但不失去自我。生命使她拥有爱,然后拥有了一切。当她不再渴望拥有,却仍然渴望爱。于是我们发现,在天才设计师的光环下所隐藏的,是一个女人的灵魂。香奈儿用最女人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充满传奇的精彩人生。

段慧敏

2008年1月4日,于巴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