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Lolita《my all-time favourite novel》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27:19
  • 58

第一次打开书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将邂逅20世纪最伟大的散文体小说。

我几乎能倒背出第一节了:Lolitalight of my lifefire of my loinsmy sinmy soul.Lo-lee-ta.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o the palate to tapat threenon the teeth.Lo.Lee.Ta.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洛丽塔是一个俄罗斯血统的名字,现在演变成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幼齿***的代称。这个名字清脆,灵动,有着少女的轻佻意味。安娜贝尔,亨伯特的初恋。这个名字显然出自爱伦坡的诗歌《Annabel Lee》因为作者在第三段都借用了其中的句子:“In a princedom by the sea.”这样的安排是一种刻意的对号入座。对于博览群书的纳博科夫,引经据典地为***狂人亨伯特注入黑色幽默式的雅致背景是一种游戏。从满纸只看出淫的读者,是多么的可惜。

纳博科夫是俄国落魄贵族,从小能用英文和法文交流和阅读,流亡在欧洲的生活使纳博科夫怀有一种深刻的乡愁。但这乡愁和昆德拉不太一样。纳博科夫认为自己的根已经深扎在欧洲的土壤中,对于陷入暴政的故土他是爱恨交加。尽管纳博科夫用第二语言写作出了英语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但对于这样的结果他感到很悲哀。纳博科夫认为只有用俄语才能最好的表达自己的文学理念和才华。但谢天谢地,我们读到了英文的洛丽塔。否则,我很可能与洛丽塔的中文译文擦肩而过。

作为剑桥大学昆虫馆的研究员(纳氏最大的爱好是搜集稀有品种的蝴蝶,事实上他发现过一种罕见的蝶群并以纳博科夫命名)和长期教授英文文学的教授,纳博科夫是一个老派的、欧式的彬彬有礼的、动作缓慢的学者。他本人对于小女孩没有什么多少现实接触。对于他来说,洛丽塔是一个他用充满狡诘和反讽的智慧编织的一个精巧典雅的谜语。至于后世评论界赋予洛丽塔的深意,如“用来隐喻地批判美国社会的腐朽落寞”,纯属扯淡和骗钱。

要我解释为什么迷恋纳博科夫在洛丽塔里的文字,我无法一一罗列,因为全书字字玑珠,没有哪一行我舍得跳跃过去。随便翻开这本书,都有绝妙的比喻或高超的戏仿。“The days of my youthas I look backseems to fly away from me in a flurry of pale repetitive scrpes like those morning snow storms of used tissue paper that a train passenger sees whirling in the wake of the observation car.”诸如此类的奇异而又贴切不过的类比信手拈来,而从文学技巧上来说,没有人能够像《洛丽塔》这样把一个性变态描写得如此动人,而不失其狰狞的本来面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