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我在美联储监管银行《海外学子的路之一》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26:02
  • 93

几个要素使我想读这本书,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银行,美联储,监管。

看了前面的书评和作者的自序,觉得这不会是一本不靠谱的东西,只有她能够讲真话,讲实话。一路看下来,心中有不少共鸣,不敢和监管者有学识上的共鸣,但是可以有经历上的共同感受。

可能出于保密的原因,作者不少东西都是语焉不详,也没办法,还得在那个环境中生存,不能不有所取舍。只好讲一些四平八稳的东西,讲点Fed给大中学生准备的小册子里面的常识。通篇看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是一个独特的监管者的故事,其中的故事,会发生在北美的任何一间公司,只要他们有外界的人来,不管是做审计也好,做咨询也好,还是监管。都会有kick-off meeting,都会有close-out meeting。都会有老油条,都会有presentation做得很好的公司,都会有lobbying。

让人感触的是作者提及的那一段时间,却触到了我的神经。1998-2001。除去这段时间,那种典型的加拿大风情、美国风情也让我心中的琴弦动了一下。北美不光有华尔街的叱咤风云,不光有硅谷的鬼斧神工,也有安安静静,做一份工,养一个家庭,过自己日子的生活,而且还不在少数。许多人都是这样,在一间公司,“勤奋”的工作,直到退休。

曾经认为那是浑浑噩噩,曾经认为那是混吃等死。可是,现在,却有种蓦然回首,生活的意义不就在这里吗的感觉。

挑剔的我还是看到了些许夸张的地方。从Western Ontario PhD毕业,去约克当老师,四年就混到教授,可能有夸张的成分。终究,约克的教授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又不是博士论文写出诺贝尔水平了。可能是个assistant professor吧?也可能是个associate professor吧?本来没有必要夸大这个的。在北美,能当个助理教授或者副教授也是很荣光的一件事。要知道,那个被作者不齿的商学院的一个副院长也不过是个副教授罢了。在美联储的四年时间也只是在基层工作而已,就是在操作层面吧?

海外的学子,尤其是这拨,真的是传奇的一代人物。他们的英语不好,远不如现在的孩子们;他们没有什么钱,基本上靠奖学金,不像现在的孩子们,没有奖学金也有父母可以提供支持;除了比较强的数、理底子,没有什么特别的专长,比如领导能力,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可就是这代学子,正在海外的大机构中充当一些关键的技术岗位。是他们的幸运,也是他们的惋惜之处。

人生本没有旋律,就是一段段的经历使人生有了喜怒哀乐,六律八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