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历史学家《关于〈〈历史学家〉〉的杂谈》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24:52
  • 79

这本书确实曾经是畅销书,虽说我没看见什么广告或宣传,但至少我在英国的排行榜上是见到了的。而当时即将离开英国的我无意买书,但无奈本性难改,进书店逛大概成了无可救要的习惯。我承认那时候也确实被Historian这个标题吸引住了,从畅销书的架子上拿下来翻了翻,看了看简介。这本书确实有理由吸引我,标题和吸血鬼相关的内容都是我感兴趣的地方。然而看过简介之后,这本书就被我有些嫌弃的放了回去。又是一本打着历史名字和吸血鬼噱头的庸俗惊悚小说,那时候我大概是这么想的吧。

回国之后在YOMI的鼓动下买了中文版,不过也确实有点好奇,虽说现在流行小说泛滥,不过可以让人民文学看中的是个什么样子。拿到书之后,感觉就是朴实,结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装帧,内部也一样,至少没有世面上那些骗人钱的书那么花而不实,而是结结实实的五十万字。五十万字,虽说也就我一个月业余阅读量的一半,也需要我花些气力去看。我严重怀疑那些惯于阅读流行文学、快餐文化的人们怎么能容忍它。虽说我从来不相信封底上用作广告的销量数字,但三个月美国销量过百万也未免太高抬美国人了吧。

抱着为这本书写点什么的目的,我还真是耐耐心心,仔仔细细地看完了这五十万字的小说。最后的结论,这本书能成为畅销书,只能说明,人们还没有从达芬奇密码后遗症里走出来。借用异质文化的光环写惊悚、推理小说的模式还在继续着。从〈〈达芬奇密码〉〉到〈〈但丁俱乐部〉〉再到〈〈历史学家〉〉这本书。虽说仍旧没有从基督教文化中脱离开来,但人们的兴趣却是越来越边缘了。和前两部相比,〈〈历史学家〉〉没有了沉重的宗教压力,没有了文化反叛精神,甚至从借用的背景来说,都缺少了华丽丽,闪亮亮的大人物。虽然顶着历史学家这么看似有文化的标题,但实际上文化气息却是越来越淡薄了。以德拉库拉(书中这么翻译的)来说,他当然也算的上大名鼎鼎了吧,不过比起耶稣、但丁、达芬奇和〈〈最后的晚餐〉〉、〈〈神曲〉〉来说,明显分量是不够的。以吸血鬼这个主题来说,虽然流行却是太过泛滥,除了极少的经典,大多数无非就是色情加暴力。拿吸血鬼作背景固然可以是良好的卖点,但也很难跳出某种桎梏。 当然本书作者至少没有延续色情加暴力这个“传统”。内容中规中矩,甚至可以说相当主流,也无意给德拉库拉翻案或者***。就是说,这部书从背景上来说,已经落了下乘。当然,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并不止这一方面。

本来,对于历史学家这个标题,我本来期待着等有一些对古典生活的复原。就算中世纪的中欧离华丽奢华相距甚远,至少也该有一定的详细描写。何况小说中并不仅仅是中欧,还有不少有足够背景,完全可以展开的地方(不过那样不知道这本书会有多少字)。小说中涉及到的地方相当多,从牛津、伦敦、阿姆斯特丹、威尼斯、伊斯坦布尔、雅典、布达佩斯到法国南部乡村以及特兰西瓦尼亚。除了一些对东欧生活的抱怨,什么地方都没有特色。景点、历史、传说草草带过甚至提都不提。当然这方面如果不是作者的长项,尤其是与情节无关的话写与不写并没有关系。只不过对本来想徜徉一下“三代历史学家”所展开画卷的我来说,有点失望罢了。

另外让我主观上不喜欢的一点是本书的叙事方式。全书采用都是第一人称,其中包括叙事者“我”的见闻,所听到的转述以及第一人称书信体。吸血鬼小说用第一人称写成的相当普遍,为了是增加可信度,这不算什么。十九世纪,书信体小说就相当流行,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德拉库拉〉〉。这也没什么,但是,把这些所有第一人称所能采用的叙事方式都综合起来用,就让人觉得有点别扭了。第一人称的魅力所在,除了比较容易让人进入情境,增加逼真的程度之外,就在于它是有所局限的。第一人称不是全知全能的,对于读者来说,信息的接受不是全面的,让读者去发现,这点才能够吸引人。然而本书把三代人物的所知所得全部用第一人称交叉表现了出来,甚至在有些本应该是由书信体表达信息的地方也直接用了第一人称直接叙述,太过平淡了,不免让人觉得作者有偷懒的嫌疑。倒不如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来得直接干脆,倘若处理得当,或许会更加精彩。

从情节发展到人物设定,本书也流于平淡。恐怖根本算不上,甚至连惊悚都很勉强。没什么推理,悬念很简单,多数就是用些类似“欲言又止”之类的小手段而已。再说人物吧。整部小说写了三代历史学家极其相关人物,并不复杂,可是重要人物海伦与“我”的母女关系竟然到最后才揭晓,这一点稍微有点令人不解。倘若当作一个悬念,似乎有点没有必要,而且这么简单读者应该一早就料到了。而且她之前在有保罗保护的状况下尚且被咬了两次,为什么后来十多年的孤身追踪却一次也没被咬?最后终于留了个清白之躯好夫妻团圆,母女聚首。最重要的,作为吸血鬼小说,本书中德拉库拉的形象太过失败了。之前所有的吸血鬼小说中德拉库拉的形象并不尽相同,本书也略有些与传统不同的地方。书中的德拉库拉不邪恶不善良,不美不丑,有大志却没大能力,总之就是,太无能了。先来看看书中关于德拉库拉外貌的描写吧:

“他戴一顶金绿相间的帽子,有帽舌,眉顶处用领针扣牢,领针上嵌金镶银,金色天鹅绒的宽肩紧身马甲,绿色领子直扣到宽大的下巴处。额上的珠宝和领上的金线闪闪发光。白毛披风从肩头垂下,上面别着一条银龙。他的衣着稀奇古怪,和他古怪的鬼影一样让我害怕。”

如此搞笑的吸血鬼穿着,我恐怕只在作为儿童文学出现的〈〈达伦·山〉〉里见过。这位可笑的德拉库拉出现得奇怪,死得更是莫名其妙。书中曾经提到他能变做蝙蝠或老鼠,但又没有真的描写,他挑仆人挑的厉害,却一个有用的都没有。说起来,到不如传统力量型又妖魔化那个能呼风唤雨的德拉库拉来得痛快了。

不过,本书最令我不快的,并不是以上各点,而是书中处处弥漫的近乎仇恨的意识形态。作者的姓科斯托娃(Kostova)貌似是来自东欧的姓氏。或许作者本人经历过什么不愉快,也许书中的海伦形象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影子。当然这些都是我的枉自揣测,但我实在无法忍受书中那种对东欧的妖魔化和殖民化视角。第一代历史学家罗西和海伦的母亲,简直就是东方学里活脱脱的第一世界男性与第三世界女性的典型形象。第二代的保罗和海伦的时代正好是冷战时期,用当时的冷战思维去看世界本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作者写作的优秀之处,但从历史、历史学家这个作者一刻也没忘记的角度来说,也过于刻薄、偏颇。毕竟,这是在挖掘别国的历史吧。第三代的“我”和牛津的英国学生巴力终于站在了平等的地位上。因为此时的“我”已经是彻底的荷兰人了,不是特兰西瓦尼亚乡下愚昧的村姑,也不是从东欧到美国的半移民。最搞笑的一个细节就是,保罗和海伦在保加利亚碰到的令他们极端厌恶的接待者拉诺夫,保罗觉得他很面熟。我本以为这是个悬念,结果没想到最后揭晓的结果竟然是:原来他长得像斯大林,所以他才这么令人讨厌。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已经彻底无语了。作者究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又是用什么的逻辑在写这本书啊!这么看来,作者似乎深深地厌恶着东欧,从中世纪到现代,而且力求彻底、永远地摆脱这个阴影。

最后再来闲聊几句好了。这本书的翻译相当不错,几乎没有什么生硬的地方,毕竟是人民文学出的吧。只不过,我怀疑里面提到的英国的“公立学校”系Public school的理解错误。Public school一般翻译成“公学”,但却是私立学校。我想,以罗西这种人的身份背景应该足以上得起公学吧。再有就是书中数次提到的“龙之号令”,开始是我并不太明白,直到明白过来才醒悟这个号令大概是order这个词,就像哈利·波特第五册的凤凰社(phoenix order)一样是指一个组织。再有就是书中提到过一个罗西的好友,一位从不看十九世纪以后文学的牛津大学文学教授,说是因为他太出名了,所以只编了个假名代替。我没有任何根据的胡乱想到了一个人,符合罗西所在的时间,也符合“出名”和“从不看十九世纪以后文学的牛津大学文学教授”这几个条件,那就是J.R.R.托尔金。这当然纯属我的乱想,不过觉得颇有趣罢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