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公交车站又发生了一次骚动,许多人都加入了口舌之争,看起来像是两个不同党派人士的政治辩论。我看着那场景,莫名其妙地想起了儿时骑在爸爸背上跟大人去赶集的情景,不知道当时如果不走路,而有公交车坐的话会是怎样?
伟大的瓦特先生苦思冥想发明了蒸汽机,而后有了火车,再后就有了公交汽车,也就有了为抢一个座位而发生的“政治辩论”。瓦特们是值得人们永远记住的,他们是在为人类造福啊,可是他们能预示到今天的事吗?人们怕失去公交车上的座位而发生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如果没有了公交车呢,那又会发生什么可怖的事啊!继续假设,有一天,你发现家里的电脑不能上网了,楼下的超市关门了,手机只能玩游戏了,信用卡公司倒闭了,你将会怎么样?烦躁,抓狂,歇斯底里,想跳楼……只要产生任何一种症状,那对不起,很抱歉地告诉你:你已经被这些物质奴役了。
选择高露洁还是佳洁仕,选择麦当劳还是肯德基,选择出租车还是公交车,选择分期还是按揭,选择五星级还是汽车旅馆,选择咖啡馆还是茶社……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选择物质,生活在对物质的选择中,只是身陷其中,而全然不觉。然后就有了另一种描绘人的方式:他就是那个开宝马730,穿阿曼尼,抽古巴雪茄,喝法国红酒的,读狄更生的,很有贵族气质的人。人被物质所覆盖,所替代,但更令我惊奇的是人们竟能从这些物质直接判断出他人精神层面的东西:贵族气质——我记得纯正的贵族已经消失了近一个世纪了。曾经看到过一个对所谓“上流社会”的记叙,说其实那些豪宅大院里的藏画藏书藏酒,它们的拥有者压根就不懂得如何去欣赏阅读品味,他们只不过把这些东西搬到自己家里,让来客去羡慕妒忌称赞,而这会让他们感觉与普罗大众的区别,从而在心里窃喜,得到价格昂贵的满足。难道只有物质才能表达品位和思想吗,只有物质才是最终的追求和归宿吗?我不禁想疾呼真正的狄更生在哪,年轻的达利在哪,不修面的约翰-列侬在哪?
有一个叫泰勒-德顿的年轻人在“搏击俱乐部”里告诉我们,只有抛弃一切,才能获得自由。或许他说的是对的,但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消费者,人们永远无法做到抛弃一切,泰勒也只能藏在人们心里的某个角落挣扎,挣扎。
科学继续进步,生活中的需求继续增多,满足其需求的物质继续增多,同时人们继续离不开更多的物质,继续用更多物质表达着自己。卢梭说,会思考的动物是一种堕落的动物。而堕落的理由就是物质。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3:16:3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