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追风筝的人《追——》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13:37
  • 50

阿富汗,那个在新闻联播中常常被提及的国家,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个名字只不过是约等于战争。坍圮的墙壁和人们脸上残损的表情似乎就是阿富汗的全部。但,这一切对于那里的人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卡勒德·胡塞尼,一个生于阿富汗的喀布尔后移居美国的人,写下了《追风筝的人》一书。全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以主人公阿富汗的富家少爷阿米尔的成长过程及人生经历作为主线。其书的主旨是关于友情,背叛和赎罪的,但令人触动最深及各大媒体评论的焦点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一个名词——阿富汗。真实的阿富汗,在我们面前,慢慢的呈现……

Part One 记忆中的家

小时候,车道旁,阿米尔和仆人哈桑快乐的坐在白杨树上,裤兜里装满了桑椹干和胡桃,时不时调皮地用弹弓去戏弄邻家的牧羊犬;墓园里,山丘上,那个只属于他们的“秘密基地”,在那里阿米尔为哈桑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两个人在树上刻下了“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冬天里,街道上,热火朝天的风筝比赛,比风筝飞得更高、飘得更远的是人们的笑声,还有兔唇男孩哈桑对阿米尔说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富汗也有过热闹的集市、川流不息的人群,那里的孩子也有着纯真的笑脸,也曾不知战争为何物,太多的曾经曾经,到底,去了哪里?

Part Two 被撕碎的梦

战争爆发了。俄国人占领了喀布尔,施行宵禁,无度的杀戮,放眼望去一片断壁残垣。后来,北方联盟占领了喀布尔。人们整日所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呆在家中祈祷,祈祷下一枚火箭击中的不是他们的房子……这之后,塔利班赶走了联军,人们在街道上相拥、跳舞,殊不知这正是噩梦的开始。塔利班禁止电视、录像、音乐、跳舞……还有风筝比赛,甚至禁止足球运动员穿短衣短裤,禁止观众呐喊加油。书中一阿富汗老人因替球队加油而被塔利班党人打伤,事后他无奈且伤感的摸着伤疤对阿米尔说:“我老得可以当他爷爷了,坐在那里,血流满面,向那个狗杂碎道歉。”……

Part Three 追风筝的人

多年后,在美国成家立业的阿米尔重返故土,看到眼前的一切百感交集。阿富汗,他来这里赎罪,这里有他成为好人的路,但物是人非、世事茫茫。塔利班已被美军击溃,可从那一张张阿富汗人疲惫的脸上我们仍看得到往日的伤。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人到中年的阿米尔的身影同一个在雪地上奔跑的12岁小男孩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至少,我们还看得到,希望。

http://hi.baidu.com/%C2%FD%D2%BB%C5%C4%B5%C4%D0%C4%C7%E9/blog/item/60540dce0407a539b700c8f7.html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