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作者的寫作立場是什麽?——一個對譯者的反駁嘗試》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12:34
  • 59

譯者在譯後記裡認爲,作者是貶低除自由主義外的一切哲學思想,就是說,作者站在自由主義立場上,認爲除了自由主義立場外,其他所有哲學思想都將導致極權。是這樣的嗎?

要解决這個問題,有兩點要注意。第一,作者寫這本書探討的主題是什麽。第二,作者是不是貶低了除自由主義外的所有哲學思想。

首先,來看看這本書探討的主題是什麽。我認爲,里拉想探討的是哲學與政治關係的問題。他挑了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科耶夫、福柯和德裏達,介紹這些哲學家的生平、思想以及與政治的關係。里拉認爲哲學家的哲學就內含地有著在生活裡實現的部分。所以哲學家總希望把他的哲學實現,這就涉及到政治。但這還未使哲學家必然成爲政治的幫凶。問題出在書中哲學家的思想裡有一個特點,他們有著“彌賽亞”情結,渴望出現一位英雄或者一種激情可以推動歷史使他的哲學成爲現實。後記“敘古拉的誘惑”裡,里拉把柏拉圖兩次入敘古拉島試圖教育統治者成爲哲人的故事與前面所提到的哲學家故事對比。柏拉圖與這些人的差別在于,柏拉圖最後清醒過來,知道統治者是不可能被教育成哲人的,于是從政治退出自顧自地當他的哲學家,讓統治者搞他的政治去。而本書探討的哲人的問題就出在,他們始終沒有從這種“妄想”中醒過來,或者醒得太遲,結果成了政治的幫凶。在後記的最後,里拉總結地談到“愛慾”問題,“愛慾”可導向好也可向壞,統治者對哲學的激情就是“愛慾”哲學家的差別就在于如何引導這種“愛慾”,犯錯的哲學家就是沒有審慎地看待這種“愛慾”,使“愛慾”走錯了方向。這讓我聯想到同樣探討哲學與政治問題的李奥·施特勞斯,他的耶路撒冷與雅典之爭,說的就是宗法(政治的根基)與哲學間的張力問題。關鍵在于哲學家的德性,他該如何運用他的哲學,如何使哲學改變政治。

第二,我們來看看里拉是不是對除自由主義立場外的一切哲學都反對。除了主要探討的六位哲學家外,除開後記正文中還涉及到阿倫特、雅斯貝爾斯、施特勞斯等。其中對阿倫特和施特勞斯,作者明顯是抱著比較同情或者贊同的態度。施特勞斯是反現代性的,更是反自由主義的,里拉對他表示贊同,就正好推翻了譯者“作者貶低自由主義思想外一切思想”的觀點。也許,里拉的確是個自由主義者,但這不等于他會對自由主義外的所有思想都排斥。

最後,我們還要解决一個問題。究竟里拉在此書中站的是什麽立場,是不是自由主義立場?前面已經說過,作者探討的主題是哲學與政治的關係,而關鍵在于哲學家處理“愛慾”的態度和方法。那麽,我們似乎沒有什麽理由相信,有一種哲學可以忽略掉哲學家對“愛慾”的控制問題,而直接認爲這種哲學可以與政治簡單地溶為一體。也許,自由主義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它需要的不是一個“彌賽亞”,它無需一個統治者強行改變世界,使現實符合哲學的模樣,它需要的是所有公民的共同覺醒。那麽,它不容易造成“極權”。但是,沒有個人的、少數的專制,就不可能出現多數人的專制嗎?里拉沒有提出這個問題更沒有試圖解决,這只是我的一個聯想。而我不相信里拉若持自由主義立場會沒有想到這樣的問題。事實上,里拉在評論柏林的文章《狼與羊》(見《以賽亞·柏林的遺産》)里就說到,自由主義和其他哲學思想一樣,都“需要以節制的方式加以運用”。另外,後記中,作者探討的是敘古拉問題,柏拉圖與自由主義也看不出有什麽關係。似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自由主義不僅僅是在全書中沒有明說的,根本就不是作者在這本書裡所想推崇的。

若說本書在探討什麽哲學比較好,而站在自由主義立場排斥其他哲學,我傾向認爲,本書是討論哲學家該有什麽樣的德性,該如何處理他的哲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