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里的旅行》首版于2006年,但我无比怀疑(也恰可说相信),这是1985年《纽约三部曲》的外传、杂章。根据斯蒂芬•金在《尸骨袋》中的招认,作家大都有“存货”,好像松鼠囤积过冬的小松果,只要尚有营养,即可随时取用。保罗•奥斯特的这本小书,恐怕也是个小松果。
一口气读完7万字,先是惊:这本书没有鲜明的纽约气质,局限在一间密室里的情节、人物甚有实验感,和奥斯特先前的文本非常不同。当我意识到,那些人名恰如引线,将整个读者的联想牵扯到了《纽约三部曲》、《神谕之夜》、乃至其它。人即成符,名即成号,隐喻不露声色地铺开,而这一次,故事更迷幻,更没头没尾,仿佛终于道出了写作者的意识:抛开故事吧,这里,原原本本,只是写作所创造的乌有之乡。文字化的生命和时空如镜像般对映,但也不是忠诚的镜,只是随影一瞬,让读者在作者率性、任性、乃至不求其解的荒诞中找寻***。
囚室很简洁、很概念,很多人说那就是后现代和实验派。我只是想到《神谕之夜》里把自己锁在了“历史遗产办”地下室里的尼克。我很想知道他后来怎样了。但这里给出的,是写出尼克的作家的朋友——特劳斯笔下的残章。
追踪,我以为是奥斯特写出这么多气场相同的小说的布局技巧。追踪作家和书,尤其是他惯用的情节,《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都是如此。可这次的主人公孱弱、失忆、老朽、空洞,他要追寻的是——自己是谁?但没有一个来客、护士可以告诉他真相。大家都认可,这种治疗是他自己安排的。门是否上锁?外面的世界究竟什么样?到头来还是虚无的,近在咫尺,可他总被牵绊,譬如:纸张上莫名其妙的故事、深情或调笑的护士、时曾相识的名字和面孔、文字和物件之间的偏离……
这7万字,如同写在纽约奥斯特故事集最后的颠覆,作者本人、笔下的侦探、侦探所用的笔名、侦探友人所用的笔名和书名、作家太太的名姓、人物笔下的人物的名字……就拿这些名字作为启动故事的必备条件,奥斯特再写一则“搅拌式”的总结,貌似被囚禁的老者日日夜夜都在思索这些人名背后的故事,难道,不像是一次自嘲的传记吗。自我的分身和分身的对话,每一个都有着焦虑,想追究自己身份的真相。悬念、悲剧或荒诞几乎不用更多情节就已自动丰满了。
“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情。需要你付出整个一生。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作家是没有自己的生活的。”(《纽约三部曲》)
当茫然老者独自喃喃自语、给所读的故事编写下文的时候,他又是那么让人熟悉——是排遣人物四处追踪任务的将军、是带给很多人生老病死的家伙、是个在众目睽睽之下的自我囚禁者,总之,就像个地道的写作者。
我从来没有像这次阅读这样,感到奥斯特是个很空落落的、同时又勤奋笔耕的自囚之徒。世界本身对他来说,真的不重要吧,所有盒子里的盒子里的小人儿动来动去,就足够写出无穷尽的文本了。纽约,不过是他最熟悉的环境素材,写得好只因为人物需要场景活动。但是在密室里,外界因素尽可能削减至无。只剩下了文字、人物在微妙的失忆和编造中纠缠。
英国《泰晤士报》的评论是:“《密室中的旅行》的主题分裂可以用一系列反义词来表示:时髦的知性主义VS肆无忌惮地讲故事;后现代恶作剧VS老式的叙述手段;欧洲现代派文学(贝克特、加缪)VS美国流浪汉小说(梅尔维尔,马克•吐温)。”我觉得用那么多“主义”来形容这么本小书,有点太重了,倒是更喜欢原版精装本上的一句评论:“后现代嘉年华之中,奥斯特仍然是最有强迫魅力的预言家。”嘉年华这一说,真好。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3:10:1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