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很久了,但是上学期太过忙碌一直没有来得及看,期末了才有时间抽空来读,谁知一读就放不下了,以至于跟小妈抢书看。说实话,没有把这个书当作严肃的学术读物,当年明月的谐趣语言风格常常让我捧腹大笑,寓教于乐这个传统的道理,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难。就像正统的曲艺表演,每年的春晚,京剧演出兢兢业业,却总是让很多人转台,而相声小品却有极高的收视率。不要苛责观众们层次素质太差,而是一个亲和力的问题。说白了,这个其实跟学术也是相关的,身在高校的我,深受其害。按说稍微有点灵性的学术研究者,现在基本上被变态的体制压抑得变形了。必须按照现有体制,按照级别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而这个学术论文,当然不乏令人尊敬的呕心力作,但是又有多少良莠不齐味同嚼蜡的东东呢?反正我辈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说回到书上来,我觉得我之所以能够对此书投以无数的溢美之辞,倒是也有臭味相投的感觉。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其实是一条船上的,既然这边可以这厢云淡风清,那边又干嘛不可以嬉笑怒骂呢?如果读史、读诗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咱们的教育也不至于变得如此逼仄了。记得我的本科毕业论文遇到了我硕士导师,他呵呵乐乐地说学术论文不可充斥如此泛滥的网络语言,但是却并未横加干涉,容许我的个性发展,倒是后来的几位上了些年龄的老先生,在读我的论文的时候总是不忘一顿疾风骤雨的狠批,说,论文怎么可以这样?小孩子的心灵都是脆弱的,植下阴影之后就总是疑神疑鬼,渐渐就“走上正规”,不断的学术规范。这倒不是坏事,但是渐渐地也被这十年板凳冷的事业吓唬住了,觉得自己很快就要趋同于那些除了男人、女人以外的第三性了。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自己说白了就是一个喜欢热闹的小青年儿,学术书籍冷峻的面容总是不讨喜,喜欢的都是那些“旁门左道”。读了很多的专业书籍,也有自己的感悟,但是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时候,发现他们还是那么的面目可憎,当然首先要自我检讨是自己功力不足,火候不到,还不能化用他人成果变成自己的津津乐道,所以在课堂上发现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竟然还是于丹、易中天、江湖夜雨、安意如、当年明月一辈的“古典乱炖”。记得自己讲《长恨歌》,按照自己的路子述说二人的浪漫故事,说到“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时候竟然也来个全身酥麻的表情,估计全班同学掉了一地的眼镜,没掉的估计都是戴隐形的……
《明朝那些事儿》诚如斯言,的确有很多作者的主观臆断,但是不容虚构的历史,本身就有太多的疑点,见仁见智,分享他人的历史观,其实也是一种收获,至少,叫我捧着厚厚的《明史》来读一遍,打死我我也不干的,何况,即使读了正史,那些“为贤者讳”的传统似乎也本身就如渔网般布满漏洞。这样的风格,如果缺乏宏观的历史观的整体把握,其实是很难写好的。不过最近看到豆瓣上有人说,似乎没有必要用这种白话的方式来说明史,如何如何,总之就是对于作者的无限质疑,我觉得非常可笑,爱读不读,您自己不爱读那就甭读,那么多屁话干嘛?有本事您写本试试?It's easier said than done.站着说话总是不嫌腰疼。让我想到明朝那些可恨的言官,反正是好是坏,他们都是要批评的,不知道当年明月先生在写这些角色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也会遭遇这样一群“言官”呢?
让我们都来读《明朝那些事儿》吧~~刚读完第五本,说到了万历十五年的转折,黄仁宇有本书《万历十五年》,是学界极为推崇的一本书,从中国大历史观入手剖析,但是我觉得我真的是“啃”完的。当然,我承认,我不是做学问的料,也只能有这般境界了。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能有很多的启发,很多总结。比如,有两件事咱们不要丢弃,一个是“良心”,一个是“理想”。是的,足矣。如果学术也能如此趣味盎然……当然,这只能是,如果。
附录我小妈“非妖”的一则日志。
等书看
我承认我是一个很俗的女人,所以在流行文化前面没有半点免疫能力。
当随便在兔子家里翻翻《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就无法动弹,没日没夜的开始看,完全不顾及是否第二天有9节课等着我,完全直逼我年轻时候看古龙武侠小说的劲头。
常常是俊哥睡了,我躺在一边辗转反侧,完全无法入眠,然后偷偷溜到书房继续看。
我性子太急,迅速的直追兔子的进度。
我将第三部看完,兔子的第四部才看70页。
心里像猫抓一样。
我说:我等你,你马上看。
俊哥看不下去了,说:明天我给你买回来。
我回答:那得等12个小时。不干,还不如等兔子这本。
晚上十点,给兔子电话,兔子慌张的说:再等半个小时,还有几十页。
我在家走来走去,最后决定去游泳,消磨这半个小时。
一晚上加一上午,迅速解决了第四部。
下午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图书馆下的新华书店,问是否有第五部。
答案是买完了。
我郁闷的去上课。
上课之后直奔街上寻找。
说句实话,书只是写得好玩。对我的胃口而已。
要是学术语言都能如此放荡不羁,看学术书籍到真是一件乐事,学术也许会很好玩。
据说对这部书的评价毁誉参半——引自兔子的学术博客。
当初看《万历十五年》,我屡看屡睡,好不容易看完了.
说句实话《万历十五年》并不难看,只是因为导师说,让我们学习一下其间的“大历史观”,我顿时就委靡了。
我总想起小时侯去春游,兴奋一个星期,却为我妈一句:回来要写一篇春游的作文哈,一下就减免了一半的兴致。
那天上课,讲到老舍的《骆驼祥子》,我说要是用镜头来表现虎妞的强势,那虎妞该一边穿衣一边仰天长笑对祥子说,哇哈哈哈,你从此是我的人了。
学生大笑,很多睡觉的都被惊醒了。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3:07:10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