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活动变人形《属于胡说》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3:00:33
  • 338

周国平说,他认定好文章的标准是文章的本身是否能让他产生阅读的愉悦感。这点我颇为同意。一本小说让我如此艰难的读完,那至少意味着,它确实有点不符合我的胃口。

《活动变人形》,王蒙的代表作,成书于80年代,是对那个年代之前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探索。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系统地学过中国当代文学史,对于当文里所谓的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术语,只能抱着一种朦胧的认识。说是这篇长篇是属于对“历史创伤小说”,那么应该将这部小说投放到大时代的洪流中去,解读出另外一些什么东西来吧。可是,小说只是小说,我权当一个浅薄的读者吧。和MOTO一起的时候,他告诉我其实解读一部电影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比如每个机位的摆放是否恰当,每个画面的转接是否流畅,背景音乐和台词的设计是否合理……他们要注意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常常有时候觉得,看完一部电影后,已经是身心俱疲了。后来述述告诉我,解读电视剧,那更是一种折磨,电视剧远没有电影精致,而花大把大把时间去研究一部本身就有太多瑕疵的作品,那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扼杀。可是毕竟她的专业如此,也只好作罢。这个时候,我反而庆幸了,还好文字是经得起咂摸的,如果作品本身经受地起考验的话。

花8天看完一本不长的小说,这较之这个学期我的阅读速度来说,似乎属于不正常了。通常碰到太好的作品的时候,爱不释手,却不舍得读太快,生怕亵渎了文字,当然这种情况例外。

对于作品的解读,我总喜欢带上很浓的主观色彩。记得师父曾经和我说过,他评价一本书的时候,总是和别人的观点不一样,甚至在怀疑,为什么这样呢?我笑了,我也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不过,这样的经历,我还颇感到享受呢。^^

不能否认,书中的文字很美丽,把文章的很多文字单独拎出来,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绝妙的文笔,处处也都散发着对于那个时代文化的某种深沉的隐忧。但是,读罢全文后,我总感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小说的主人公倪吾诚(我一直在想,“倪吾诚”是不是就是谐音“你无成”吧)是个颇为矛盾的结合体。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似乎太过于“崇洋媚外”了:外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中国的一切都是愚昧的。到最后悲哀地发现,她的骨子里充满了碱洼地地主(家乡在孟官屯-陶村,是一片盐碱地)奴性的髓。在我看来,这是个十足的悲剧人物,留洋的学习生涯让他认识到了国民劣的根性,但是他却全盘抛弃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懂得很多,却都只能是夸夸其谈,根本抓不住事情的本质……也许他只能做一个有点文化的阿Q吧……总体来说,对于倪吾诚的塑造,我还是颇喜欢的。

姜静珍,倪吾诚妻子姜静宜的姐姐。年轻的时候就守了活寡,生性泼辣剽悍。可能就因为所谓的贞女吧,姜静珍的性格已经扭曲到近乎变态了。每天的化妆像例行公事,那么一丝不苟,谁打扰了她那就废了;骂起人来滔滔不绝,甚至还颇有逻辑性……她总是轻吟唐诗宋词,”打起黄莺儿,啼时惊妾梦……“一个被扭曲的女子原本唤起了我深深的同情之感,但是,作者大段大段的心里独白,大段大段的骂人话语让我一下子感受到一种难以接受的审美疲劳。尽管我耐着性子看下去的时候,发现这些骂人的话语中巧妙地点缀这个女子的悲剧色彩,但是先前的审美疲劳已经让我没有欣赏的激情了。

另外的几个出场人物,我都或多或少感觉到异样的感觉,这里就不一一道出了。

整篇小说的各个章节中的突然的人称转化也让我特别不自在。有时作者强制的介入让我颇感突兀。看史铁生的《务虚笔记》的时候,写作之夜作者刻意的介入让我感觉特别和谐,因而整篇小说让我看来特别自在。而在《活动变人形》中突然的情节跳动就有点让我匪夷所思了。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时候文章补续的那部分。为什么要把每个出场的人物的命运都交代的那么清楚呢?是否只是为了满足中国读者追究大结局的好奇吗?好吧,那就写吧,文章最后说倪吾诚最后变了,还在某地混地不错,那么,他变了到底是怎么个变法呢?是对中国文化的妥协吗?还是?……作者在文章中交代说,活动变人形是一种日本的玩具,它总是不停地变换着身体、头、手,随意组合的。我想,它可能是想说,在那个尴尬的年代里,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只能如同活动变人形那样,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吧?西方新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知识分子们何去何从呢?总之,看完小说,我更乱了……

小说中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清楚,它说:人从宇宙万物中来,又到宇宙万物中去。这和史铁生的”人从虚无中来,回到虚无中去“有异曲同工的味道。那么作者是在对一种虚无的感慨吗?我不知道。文化的困惑、人生的困惑……导致,我对这篇小说的主旨困惑了。

我想可能是我断断续续看的原因吧。只有读了一次就胡言乱语发泄了那么多,希望不要亵渎了作者的劳动成果。或者我可以再读第二次,但是,那真的是要看心情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