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在影射着什么,英国是否盛产伪君子,人性是否丑恶,灵魂交换青春,或者青春交换灵魂,这些都与我无关,震动我的是王尔德笔下道连·葛雷的生活,从未感到他有多邪恶,或许这就是墨写的力量,无论主人公干了什么,作者都会让一切显得顺理成章而且情有可原。
想起电影《门徒》里最后一句话,大意是说,这些人为什么吸毒?因为空虚。
空虚填满了我们的生活,恶者用种种或者感官的或者精神的刺激来填补空虚,而这种刺激秩序无法给予,与其说他们违背了良心,倒不如说他们违背了制造稳定的秩序,善者用一条一直追求却也永远无法得到的目标作为努力对象,或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恶者的惩罚满足了他们的空虚,目标没实现是痛苦,目标实现是空虚,其实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实现目标的过程必须填满我们的生命,换句话说,这个过程里的主导因素其实是:时间流逝,一如我们的衰老。
就像所有的小说一样,道连葛雷身边有两个截然相反的人物,画家贝泽尔和亨利勋爵,贝泽尔守卫着道连葛雷的道德,试图让他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至少不会走入歧途,而亨利,或许亨利能活到百年以后的今天一定会认为自己是先知吧,亨利的话充满了趣味,蛊惑力,尽管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却又让人感到抽丝剥茧后的真实,正如曾经看到过的王尔德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不应该分为好人和坏人,而是有趣的人和无趣的人”。
道连葛雷最终选择了亨利勋爵,这大概会让浮士德很难以理解吧,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魔鬼都像这样充满情趣,但似乎所有的卫道士都会像贝泽尔那样言传身教却了无生趣,卫道的动人之处似乎总在血泊之中,牺牲,奉献这样的血色感动之中,为什么不可以轻松点儿呢?轻松地选择了亨利,做好人远比做坏人困难,如同做一百次好事未必能成就一个美名,但一次坏事就足以臭名远播,或许道连葛雷的小女朋友之死也促成了道连做这样选择的诱因,于是,道连就这样开始了令人感到震撼的生活。
道连选择用每日新鲜的生活来填满自己,他不断进行着新的生活体验,他是自由的,他用他自由的生活创造着一种奇特的生活方式,他用自由的姿态来追逐自由的生活,这种自由的生活暂时填满他的空虚,但是自由不可以肆无忌惮,打破一切是不是自由毕竟谁也不知道,推到永远比重建要困难得多,热衷于推倒一切束缚却无法重建,也许道连葛雷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自由,小说没有明说道连葛雷的死因,但我想,或者是王尔德在表达这一种深层次的迷茫
我曾经想象,假如没有杀死贝泽尔,道连是否永远可以这样永葆青春,日日新鲜地生活下去-----假如贝泽尔之死是道连自杀的诱因之一的话,事实上似乎道连在死前没有去祸害一个小女孩似乎在印证着这样的一个观点:自由的道连已经对这种自由感到厌倦。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象是自己在接触这部小说之前,觉得自己应该怎样生活的时候,也在想:用新鲜来填满空虚才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而这样的生活方式能伴随我一生,也是因为世界大而奇妙,总有数不清的有趣之事来供我消遣这辈子,自己也清楚,不会有人有能力重建,至少我没有,不去推到,不去重建,最好还是旁观着消磨,无聊也消磨,有聊也消磨,何不有聊地消磨呢?
看到一句话“一个人想恢复青春,只消重演过去干的蠢事就够了”,我不禁笑了起来,因为我自己面对朋友的质问也曾经说过“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能让俺觉得自己还年轻”,这样的话在我所处的时代不算什么,但终究生在百年前,一个少人理解的时代,王尔德是这样的天才。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2:48:0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