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罗豫/文
幻想的空间源自好奇而又无知。自人类登月以来,关于月球的科幻故事再也提不起人们的兴趣。在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照片面前,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变得像是在搞笑。继月球之后成为科幻宠儿的火星,随着火星探测器“勇气”、“机遇”、“凤凰”的轮番着陆,其神秘的面纱也将在不远的将来被完全揭开。届时,除了各种型号的“火星人”被打入博物馆,不知道在亚文化群中甚为拉风的“火星文”一词,会不会换个名字。在这个即将废弃的幻想平台上,《时间回旋》恐怕是最后的,也是最优秀的科幻作品之一。2006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的殊荣颁给近年加拿大最重要的科幻作家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的这部最重要作品,毫不意外。
事实上,尽管身处技术和物质条件空前发达的历史时期,人类仍无法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而科学带给人类众多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弱小和无力。关于世界末日的种种幻想,成了文艺作品热衷的主题。《时间回旋》正是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启示故事。
小说构思所借鉴的科学知识,涉足当今科学探索最前沿的几个阵地:时空相对性和虫洞、外太空移民、基因工程、信息科学和神经科学。不过这些唬人的词语很少出现在威尔森的行文中,他只在必要时予以浅显介绍。故事的想象力虽天马行空,情节却糅合了北美人传统关注的质朴主题:家庭、友谊、爱情。与其说威尔森讲的是科幻故事,毋宁说是古老的救世故事,其中个人情感和文明命运才是真正的主角。对此,威尔森直言不讳:“(这部小说)运用了许多科幻类型特有的修辞和元素,不过我在这部小说中所希望达成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寻找出隐藏于种种科幻类型底下的人性关怀,并简单直接地将这些关怀呈现在读者眼前。”
地震海啸固然可怕,但能够将地球整个毁于旦夕之间的,多半是来自太空的力量。在太空探索领域遥遥领先的美国,不仅是盛产此类科幻的国度,也最容易成为这类作品的背景。在《时间回旋》中,人类头顶上似乎是“永恒不变”的星空,那个星座故事闪亮上演的舞台,被宽大的幕布遮蔽。地球和外面的宇宙用了两个速度相差亿倍的时钟,以至帷幕偶尔拉开一角,星星漫长的一生就如焰火般闪现,太阳几十亿年的寿命,折算成了地球的最后几十个年头。生活在末日时代的美国人,并不是老套灾难片里尖声叫喊、四散奔逃的情状:他们或投奔宗教,寻找精神上的安乐死;或献身科技放手一搏;或纵情享受最后的筵席;或对自己没有勇气相信的事干脆置之不理。人情百态,比灾难片里高科技制作的视觉效果更能打动读者。威尔森对世界末日来临时人类的反应,虽源自其“严格的”想象力,却有板有眼,让人深觉亲临其境。
其间也能见到美国科幻大片的元素:美国人总能代表地球、总能力挽狂澜,别的国家,如果还没被忽略,就只能扮演刚愎自用的捣乱者了。不过这一次,科技只是救世主的小把戏而非救世主本身。末日危机面前,技术力量固然重要,但在作者笔下,真正叫板的是政治博弈。人类真正的救世希望,是自身的美德和智慧——它们终不能在政治泥潭中长期存活。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2:47:0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2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