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宽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为这是一部带着那么点儿诡异气氛的著作,所以关于它的想法也就格外的杂乱而不可捉摸。我就在这纷繁的条条思绪中整理出一些可以说得上有逻辑的东西,尽管如此,我还是预见到,最终的产品会是多么的不忍卒睹。既如此,各位有兴趣的恐怕要忍受一些文字上和情理上的混乱了。
首先要说的倒不是这本书的内容,而是我买的这个版本低劣的翻译和校对质量(购买地点是西单图书大厦,当可排除盗版可能)。这其中尤以后者为甚;整本书充满了一眼就可以看穿的低级文法错误,这些错误给我的阅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使我有时不得不依靠上下文来理解作者某句话的意思。今天的文章不是刊登在《咬文嚼字》上,我当然也没有必要把错误一一指正,不过如此一部经典的文化学名著被出版社这么样不负责任的对待,还是可以看出如今国学热、超女热的大背景下,真正能从中汲取营养的著作的落寞境地。
就算无视掉作者苦心宣扬的宽容理念,作为一本了解西方思想史脉络的普及读物,这也是一部不错的作品。诚然,一本几十万字的小册子当然不足以概括西方思想漫长的发展历程,更何况作者的本意是通过这些事例来说明一些道理,这里没有提到一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却提到了很多(在国人眼里)名不见经传的家伙。总之,如果作为一本普及历史知识的读物,它是不合格的。但他给出了文明史的骨架,让读者可以把握住那些个时代发展的节奏和脉搏,这又是十分可贵的。有意思的是,作者可能最开始没想到他的这本书对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读者们还有如此的作用。可因为整个西方思想的发展史,就是宽容与不宽容,愚昧于理性斗争的最典型例子,作者的无心插柳,能有如此效果,也并非咄咄怪事。
不过说到底,这是一本文化学著作,它要探讨的还是这些或可笑,或可悲的事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并最终归结到宽容的总标题下。用宽容为纲,来指导整部书的走向。从古希腊,一直到美国的建立。无不浸透着各种进步的思想和落后的思想的思想的斗争,但这一切并不是本书的主题,这本书说得,还是有关宽容的事。
从引子开始,房龙就已经埋好了他要说的每一句话。这后来的每一个章节,都能找到引子的痕迹。这些不同的事例间,总有一些相通的东西,有关于宽容和不宽容。这其中既有希腊时代苏格拉底的惨剧,也有宗教裁判所对于异教徒的迫害。
作者试图通过这些事说明,宽容是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一个不宽容,无法容忍异端的社会不是有活力的社会,每个人没有权利以自己的正确去妨害别人的正确。
的确,如果用一种声音掩盖了所有声音,无论这一种声音如何的“正确”,发展就不可能进行下去,人类只能在停滞不前中走进死亡。人与人之间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有那样的大差别,但这不意味着大家非要打个你死我活不可。事实上,正是争论、怀疑、融合促进了社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心中明白宽容是如何的人总是不盲从,敢于反思批判自己的理想。有害的思想只是一小部分,并且与限制思想的传播相比,这种"有害”实在是微不足道。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不同的声音”一旦冲破了“一种声音”的封锁,总是自己却又成为“一种声音”去压制其它“不同的声音”了。这或许才是作者如此不遗余力地宣扬宽容思想的真正原因。因为如果总是在这种“不宽容——反抗——取代——新的不宽容”中轮回,人类的前进脚步必将大大缓慢。
这是一部写于1925年的书,但是书中所提到的事,自1925年以后在不同的国家时有发生.并且细节上惊人的相似。我不知道是应该佩服房龙的高瞻远瞩,真知灼见,还是哀叹这些年来我们的认识一直在原地打转?作者提倡的宽容理念,被无数的当权者无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造成了惨重的后果。作者在引子里提到,希望永远不再有类似的事发生,然而这些事在1925以后的历史中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
正如此,今天提起房龙的《宽容》并非仅仅是消遣或仅仅是学术目的,而是有其现实意义。现今的社会中还有太多的不宽容——出于自我保护也好出于别有用心也罢——对于所谓异端缺乏足够的容忍。的确,乱七八糟的东西甚嚣尘上不是什么好事,但清教徒式的纯洁和法西斯式的秩序井然却更加糟糕。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02:41:3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11930.html